三利谱:偏光片龙头蓄势待发,国产化替代成趋势

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坐落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镇。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偏光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来源:化工最有料;ID:XM-ZYL)

偏光片是将聚乙烯醇(PVA)膜和三醋酸纤维素(TAC)膜经拉伸、复合、涂布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原材料之一。

三利谱:偏光片龙头蓄势待发,国产化替代成趋势

公司主要为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液晶显示屏,汽车电子、医疗器械、仪器仪表等工控类电子产品的液晶显示屏,以及3D眼镜、防眩光太阳镜等提供偏光片产品及周边产品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为我国国内少数具备TFT-LCD用偏光片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公司已成为了包括京东方、天马、龙腾光电、信利、帝晶光电等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模组生产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公司发展历程

●2007年4月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6月 ISO9001:2008体系认证通过; 10月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张CSTN半透偏光片。

●2008年,2月 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张OLED偏光片;3月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张TFT半透偏光片;6月建成窄幅(650mm)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

●2009年11月,三利谱荣获首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奖。

●2010年9月,三利谱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11年8月,建成国内首条宽幅(1490mm)TFT 偏光片生产线。

●2012年9月,获批“深圳市偏光片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013年12月,获批“广东省工程中心”。

●2015年,1月获得“深圳市质量强市骨干企业”荣誉;11月获得“光明新区质量奖”。

●2016年9月列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直通车服务企业名单。

●2017年5月25日,三利谱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876。

公司营收情况

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为817.6百万元,同比增长2.1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2百万元,同比增长12.89%。2017年,公司营收与利润都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

1.收入增长的原因

●合肥子公司于2016年10月投产项目已于2017年下半年量产,有效解决了产能瓶颈问题;

●国内偏光片市场的稳步增长以及公司产品具有进口替代功能,随着产能提升及交期、性价比方面的优势,确保公司全年收入的稳步增长;

●国内主流面板厂家的收入持续增长,对我司偏光片采购业务也持续增加。

2.净利润增长的原因

公司2017 年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毛利率相对稳定,同时基于公司业务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报告期内获得政府补贴相对于2016年有大幅提升。

三利谱:偏光片龙头蓄势待发,国产化替代成趋势

▲2013-2017年公司营收情况;来源:公司年报,最有料

不过,由于2017年公司收到政府补助22.72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7.32%;以及公司为满足客户市场需求而加大了研发投入,2017年研发费用为65.86百万元,较16年增长49.70%,从而使得公司2017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略有下降,为63.07百万元。

三利谱:偏光片龙头蓄势待发,国产化替代成趋势

▲公司各类偏光片产品及其主要用途;来源:招股书,最有料

公司生产的偏光片产品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TFT-LCD系列偏光片和黑白系列(TN\STN\OLED)偏光片两大类,前者主要应用于彩色TFT液晶显示屏,后者主要应用于单色及假彩色液晶显示屏。

三利谱:偏光片龙头蓄势待发,国产化替代成趋势

▲2013-2017年两大主营业务市场规模;来源:公司年报,最有料

自2013年以来,公司偏光片产品开始以TFT系列为主,受益于下游面板企业的巨大需求,公司的TFT 系列产品收入增长迅速,收入占比在2015年之后保持在80%以上。

黑白系列产品系成熟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且客户规模偏小,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接近饱和,近年来黑白系列产品年收入稳定在1.2亿左右。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厂房出租、废品销售等,占比不足1%。


面板投资促进需求增长,偏光片国产化亟不可待

液晶面板投资推动偏光片市场增长

近年来,在电视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屏幕面积的扩大,全球TFT-LCD面板的需求随之增长,TFT-LCD需求面积有望在2020年突破2亿平方米。

三利谱:偏光片龙头蓄势待发,国产化替代成趋势

▲2013-2020年TFT-LCD需求情况;来源:招股书,最有料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的上游原材料,对于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液晶面板成本结构中占比10%左右

近年来,在TFT-LCD面板需求的稳定增长下,偏光片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全球偏光片市场面积需求已从2014年的3.91亿平方米,增至2017年的4.57亿平米。预计2019年突破5亿平米,年复合增长率为6.28%。

三利谱:偏光片龙头蓄势待发,国产化替代成趋势

▲2014-2019年全球偏光片市场需求情况;来源:招股书,最有料

基于未来AMOLED对偏光片平均采用量的减少,以及大尺寸LCD对偏光片采用面积的增加,预计未来全球偏光片整体市场将保持一个相对温和稳定的增长态势。

由于偏光片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全球市场主要被LG化学、住友化学、日东电工等几大厂商垄断。根据OFweek统计,2017年全球偏光片产能总计约7.35亿平方米,其中:

韩国LG化学以1.84亿平方米的产能占比25%,位居全球首位;日东电工以21%的比重居于第二;住友化学排在第三位,市场份额为20%,排在全球第三位;前五大厂商占据全球84%的份额。

三利谱:偏光片龙头蓄势待发,国产化替代成趋势

▲2017年全球偏光片产能分布结构;来源:OFweek,最有料

国内偏光片市场供给存在巨大缺口

截止2017年,国内TFT-LCD偏光片年需求面积达到2.06亿平方米,OLED偏光片年需求面积达到512万平方米,但国内偏光片年产能仅1.36亿平方米,存在0.75亿平方米供给缺口。

预计到2019年,偏光片需求有望达到3.98亿平方米, 但本土偏光片产线,即使不考虑量产程度,把所有既存和在建产能全部算上,总产能也仅2.1亿平方米,本土化替代的目标产能缺口达到1.88亿平方米,对应200亿元市场, 国产替代空间尚宽。

三利谱加速扩产,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随着大屏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面板产出地。而目前我国的偏光片材料对进口依赖度高,超过95%都需要进口,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因此,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和原材料配套能力,快速扩大生产能力,积极拓展市场份额,以期早日完成偏光片国产化替代。目前,公司已取得31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27项。

为抓住合肥建设“全球液晶面板产业基地”的机会,公司通过收购合肥三利谱控股股权,在合肥建设新的生产基地,主要为下游面板企业形成配套,一方面有助于缓解产能瓶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实现规模增长。

三利谱:偏光片龙头蓄势待发,国产化替代成趋势

另外,公司上市募集资金3.46亿元将全部用于哭宽幅偏光片的生产线建设,设计产能1000万平方米,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完成后2年内达产,预计实现年均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8.6亿元和1.05亿元,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收入及盈利水平。

公司发展至今,共有5条生产线:

●L1——深圳松岗工厂:是一条宽幅1330mm偏光片中后工序生产线,主要生产TN/STN类偏光片;

●L2——福建莆田工厂:宽幅650mm,主要生产TN/STN类偏光片,产能120万㎡/年;

●L3——光明工厂:国内首条宽幅1490mm的TFT偏光片全制程生产线,年产能600万㎡;

●L4——合肥工厂:幅宽1490mm,年产能1000万㎡;

●L5——合肥工厂:幅宽1330mm,年产能600万㎡。

目前,三利谱公司偏光片总产能超过2000万平方米,产品包括黑白系列、3D系列、OLED系列、TFT系列,目前与国内京东方、天马、中电熊猫、夏普等各大面板厂商以及信利、帝晶、比亚迪、合力泰、国显、同兴达、星源等知名模组厂商均存在广泛的合作,产品应用于三星、华为、小米、魅族、OPPO、VIVO等各大知名品牌。

三利谱:偏光片龙头蓄势待发,国产化替代成趋势

▲公司主要客户与合作伙伴

未来,三利谱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在5年内再建2条2520mm宽幅TFT偏光片生产线,全部建成后三利谱的总产能将达到10000万平方米,届时将跻身全球偏光片行业第一阵营,完成国产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