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菲尼:最慷慨的亿万富翁,如今已经“破产”了

查尔斯·菲尼,1960年与罗伯特·米勒共同创立了机场免税集团。一生中积蓄了数十亿美元,但他本人却过着苦行僧似的简朴生活。作为一名慈善家,他开创了捐赠的想法,同时把大部分的钱花在了大规模的慈善事业上,而不是成立一家基金会。既然你不能把所有的财富带走,为什么不把财富全部捐献出去,亲眼看看这些财富最后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查尔斯·菲尼:最慷慨的亿万富翁,如今已经“破产”了


“我把我所有的财富捐出去,我感到无比的高兴。”菲尼告诉《福布斯》杂志:“感谢所有与我们一起踏上征程的人。对于那些想回馈社会的人:试着去尝试一下,你会喜欢的这种感觉的。”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菲尼通过他的私人基金会—“大西洋慈善机构”,捐赠了超过80亿美元给慈善机构、大学和基金会。在2012年,他就开始计划只为他和他妻子留下200万美元作为他们自己的退休金。他主要以匿名方式的进行捐赠。当许多慈善家邀请大批公关人员见证自己的慷慨之举时,费尼却不遗余力地对自己的捐赠进行保密。由于他的秘密捐赠,福布斯称他为“詹姆斯·邦德式的慈善家”。

他主要靠向游客出售奢侈品,后来他又创办了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General Atlantic),现在住在旧金山的一间公寓里,公寓里只有一间新生宿舍那么简陋。

他的极端慈善和巨额奖金已经不再是秘密,他赢得了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慈善家。正是受菲尼慷慨之举的刺激,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在2010年发起了“捐赠誓言”(Giving Pledge)。这是一项激进的运动,目的是说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在死后将至少一半的财产捐献出去。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表示:“就捐赠承诺的灵感而言,查克是一个基石。“他是我们大家的榜样。我死后12年才能完成他生前所做的事。”

无论是给北爱尔兰带来和平,激励越南的医疗保健系统,还是斥资3.5亿美元把纽约长期被忽视的罗斯福岛变成一个技术中心。他并不想等到死后才去赠礼,也没有设立一个遗产基金。他寻找能改变世界的事业,并全力以赴。

“我看不出有什么延缓捐赠的必要性。此外,活着的时候付出比死后付出更有趣。”

2020年9月14日,芬尼完成了他40年的使命,签署了关闭大西洋慈善机构的文件。这场与大西洋慈善组织董事会合拍的仪式包括比尔·盖茨和前加州州长杰里·布朗的视频留言。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致函美国国会给菲尼发来一封感谢信。

大西洋慈善机构有300多名员工,并在七个时区设有10个全球办事处。具体的停业日期是几年前定下的,作为他长期计划的一部分,他制定了一个严格的期限,即捐出所有的钱并关闭商店,以此来进行高风险、高影响的捐赠。

80亿美元去哪儿了?费尼给了37亿美元的教育经费,其中包括近10亿美元给了他的母校康奈尔大学。超过8.7亿美元用于人权和社会变革,如6200万美元用于美国废除死刑,7600万美元用于支持奥巴马医改的基层运动。他向健康部门捐赠了超过7亿美元的礼物,从2.7亿美元用于改善越南的公共卫生保健,到1.76亿美元的捐赠给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全球脑健康研究所。

菲尼最后的一份礼物是3.5亿美元,让康奈尔大学在纽约市罗斯福岛建立一个科技园区,这是他捐赠理念的一个典型例子。虽然他自己的生活以节俭著称,但当价值和潜在影响大于风险时,他毫不介意破产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