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琴的《西江月·柳絮》,表達了她怎樣的憂愁別恨?

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

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櫳?江南江北一般同, 偏是離人恨重!

薛寶琴是紅樓中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物,一出場就博得了賈府眾人的喜愛,有的讀者稱其為梅花女神。為什麼人人都愛她呢?這是由她的喻象決定的,她喻丹道中的金丹大藥也!我們就來看一下她的詠絮詞,講了什麼道理?

薛寶琴的《西江月·柳絮》,表達了她怎樣的憂愁別恨?

漢苑零星有限,

柳絮的喻象是丹道的元神,此時金丹已凝結,神炁合一,所以這裡柳絮是神炁結成的大藥,因陽炁從下升上來,元神就凝聚在一起了。

“漢苑,”漢代皇家園林,規模宏大,有三十六苑之多,上林苑、宜春苑等,在都城長安附近,紅樓這裡用這個地名錶什麼呢?不是講皇家氣魄,只是一個代表,漢苑在北方地區,在我們身體上,北方為下,所以漢苑喻身體的腹部。讀紅樓要懂喻象,否則不知作者要講什麼。

“零星有限,”是漢苑的柳絮少嗎?明顯不是,有的讀者講,上林苑的柳樹比不上隋堤的多,是比宮室的繁華去了,沒領會作者意。這是講什麼?柳絮為神炁和合的大藥嘛,從身體腹部升上來,送到中田和上田,那麼下田這兒,陽炁還在生,煉炁化神嘛,陽炁快抽盡了,所以下田少一點,就叫零星有限。當然你當成神來解也行,合一了嘛!

薛寶琴的《西江月·柳絮》,表達了她怎樣的憂愁別恨?

隋堤點綴無窮。

明確了漢苑,再來看隋堤就好懂了。隋煬帝在南方建國後,開鑿運河,營造了隋堤,河堤上多種柳樹。隋堤因在南方地區,在我們身體上,南方為頭部位置,所以隋堤喻頭部。

“點綴無窮,”前面講,大藥已從腹部升上來,到達頭頂,煉炁化神嘛,所以這裡的藥氣多一點,純陽一片,這叫點綴無窮,不是說隋堤的柳絮比漢苑的多,那成了什麼意思?

頭頂是神的本位,炁已化神,神在頭頂清虛之地多一些,下田北海少一點。實不是這樣,陽炁一生,元神一旺,身體是虛的,上下成一虛空大境,所以這裡明顯是講藥氣的分佈。

薛寶琴的《西江月·柳絮》,表達了她怎樣的憂愁別恨?

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

“三春事業,”好多人爭論這個三春,講元、迎、探、惜賈府四豔去了,實際上是沒看懂這個象,三春就是孟仲季,春天的三個月,此句出自蘇軾《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春天陽氣旺嘛,所以三春事業喻陽炁,下田煉出的大藥,就這麼簡單,沒什麼別的隱意。

“付東風”,丹道上,東風都喻真息,大藥在真息的鼓動下,運往全身。

下句有改成“明月梨花一夢”的,梅花、梨花都喻大藥,結合寶琴和梅花有關,應梅花為準。寶琴許配了梅翰林,讀者都不知啥意思,實虛擬人物,表寶琴喻象用的,因寶琴和梅花一個意思,都喻大藥。

“明月,”這是功夫,採大藥時,眉間有明月之景,功夫到了必然出現,整個人都在一片光亮中,佛家也有這個描寫,“朗月當頭事如何?”功夫到了就呈現,佛道是一樣的。

“一夢,”在定境中,朗月呈現,梅花,就是那大藥充滿全身,“欲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薛寶琴的《西江月·柳絮》,表達了她怎樣的憂愁別恨?

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櫳?

“落紅庭院,”出自葉夢得《虞美人》:“曉來庭院半殘紅,”這是講什麼呢?庭院喻腹部下丹田,落紅還是喻大藥,“幾處,”下田大藥快要抽盡,到飛到上田去了,同上闕的零星有限同意,藥氣漸少了,也表身體漸虛之意。

“香雪簾櫳,”出自晏幾道《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遊春路,”香雪喻大藥,大藥升到頭頂,“簾櫳”,喻眉心,眉心金光閃爍,眼前現明月之象。“誰家”,身體已化空,眼前之景是個虛的,似在身中,又不在身中,所以是誰家。

薛寶琴的《西江月·柳絮》,表達了她怎樣的憂愁別恨?

江南江北一般同, 偏是離人恨重!

“江南江北,”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即身體的上下部,江南為頭部,江北為腹部。“一般同”,大藥經過運轉,已送到全身各處,陽炁遍身,打成一片了。

“離人恨重,”句意脫胎於蘇軾《水龍吟》:“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讀者一般據此,說是寶琴後面的命運,有離別憂傷的暗示。實不是的,離人即離卦,丹道喻元神,煉炁化神嘛,是用陽炁煉去神中陰質,化成純陽,成就陽神。所以這裡“恨重”,即神中陰質重,此陰只有陽炁才可化去。

“偏是,”消去一分陰,得到一分陽,消去十分陰,得到十分陽,陰氣消盡,純陽圓滿,化神就成功了。我人之神都是半陰半陽,所以“偏是”,是講一定有那五分陰,神仙都是純陽,所以長生不死。

薛寶琴的《西江月·柳絮》,表達了她怎樣的憂愁別恨?

最後講一點詠絮詞的順序,在紅樓裡這個很重要,因為它表示丹道的次第程序。我們看到黛玉在前,寶釵押軸,寶琴在中,這有學問的,黛玉為神意,寶琴為大藥,寶釵為金丹,神意運藥,將大藥送到頭頂,成就金仙。紅樓越研究越有味,你看詞牌《西江月》,都是喻寶琴這顆金丹大藥的,這下讀者就清楚了為什麼她人見人愛,她是能使我人長生不死之大藥也,誰不喜歡?除非是傻子。

總之,讀懂了寶琴的詠絮,我們應尋求這味大藥,都是自身具有的,為何不求?不要道聽途說,自我放棄,那就辜負了我們的生命,相信自古聖真是不會欺騙我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