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棉被時,古人冬天睡覺怎麼禦寒呢?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在古代,人們對於生活上的追求很簡單,很多人的一生所求不過是“溫飽”二字。從這兩個字的排列順序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古人眼中保暖是一件比吃飽更重要的事情。對於生活在古代的人們來說,漫長寒冷的冬夜是一年當中最難熬的時光。

古代沒有棉被時,古人冬天睡覺怎麼禦寒呢?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古代沒有空調,更沒有暖氣,對於生活在古代的人們來說,寒冷的冬天是一個嚴酷的考驗。比如唐朝大詩人杜甫,他晚年時的生活過得比較淒涼,親身體驗了寒冷對窮苦百姓帶來的威脅,於是做了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在這首名傳千古的詩歌中有這麼兩句:“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裡裂。”這首詩中的“布衾”,其實指的就是古代的布被子。

杜甫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正處於深秋時節,他此時居住的地方也是比較溫暖的南方,雖然當時寒冷的冬季還沒有開始,但是他所蓋的被子已經被凍得又冷又硬像鐵板一樣了。也許詩歌中存在著一定的誇張成分,是詩人對晚年淒涼生活的一種藝術加工,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寒冷給人們帶來的威脅。

古代沒有棉被時,古人冬天睡覺怎麼禦寒呢?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很多人在讀杜甫這首詩的時候,可能都會覺得奇怪。既然天氣這麼冷,為何杜甫老爺子還偏偏要蓋一床布被,為何不用棉被禦寒呢?也許有的人會認為,這是因為杜甫晚年比較落魄,所以買不起棉被。其實,當時就算杜甫有錢也沒地方去買棉被,因為棉花是在宋朝之後才傳進來的。

說到這個問題,那麼可能有人又要問了,既然宋朝之前沒有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睡覺的話,用什麼東西來嚴寒呢?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在棉花還沒有傳入之前,古人當然有其他方法禦寒了。而且,古人的禦寒方式多種多樣,令人對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古代沒有棉被時,古人冬天睡覺怎麼禦寒呢?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在宋朝以前,只有在西域地區才有棉花種植,內地是沒有棉花這種植物的。所以宋朝以前只有“綿”字,沒有“棉”字。在史書中,關於棉花傳入內地的時間和途徑是這樣記載的:“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由此可見,棉花是在宋元時期傳入由海陸兩路傳入內地的,海陸最先傳到的是福建、廣東等地,陸路最先傳到的是關中陝西。

其實,雖然棉花在宋元時期就傳入我國,但是當時卻並沒有普及開來,只是被人們當成一種觀賞植物。直到明朝,才在朱元璋的嚴令下得到推廣。在棉被還沒有出現以前,古人只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禦寒的問題。

古代沒有棉被時,古人冬天睡覺怎麼禦寒呢?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古代的窮苦人家到了冬天時,大多用柳絮和蘆花充當被子的填充物。雖然這兩種材料無法和棉花相比,但是也能起到一定的禦寒作用。明朝著名戲曲學家高濂編撰的《遵生八箋》中,就記載了這種情景:“深秋採蘆花,裝入布被中”。

古代的窮苦人家冬天用蘆花、柳絮,這也是為生活所迫。條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是不願意用這兩種材料的。在古代,除了蘆花和柳絮之外,最常用的禦寒材料還有葛、麻、蠶絲和羊毛。古代的普通人,身上穿的一般都是粗布麻衣製成的“褐”,到了冬天就在衣服裡塞進一些“纊”來禦寒。

古代沒有棉被時,古人冬天睡覺怎麼禦寒呢?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古人所說的“纊”,實際上指的就是絲絮。在《小爾雅》對“纊”是這麼解釋的:“纊,綿也。絮之細者曰纊也。”古代的絲絮有很多種,差一點的是由葛、麻絲製成的,古代的普通人一般都選擇這種材料來禦寒。再好一點的則是由絲綢製成的,這種絲絮是古代大多數有錢人的選擇。對於古代的貴族來說,他們是不用擔心如何過冬這個問題的,因為他們不但有炭火還有狐裘皮毛用來禦寒,這種由動物毛皮製成的短襖,也就是古人常說的“襦”。

在古代,能夠穿上“纊”製成的衣服御寒,也算是一種不錯的待遇了。對於古代的大多數窮苦人家來說,很多人只能穿更差的“縕”來禦寒。這個“縕”指的是用亂麻舊絮製成的衣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破衣爛衫。例如孔子的弟子曾子,被後世尊稱為“宗聖”,他當年不得志的時候,穿的就是由“縕”製成的衣服,而且一穿就是十年。這種衣服擼起袖子就能看到胳膊肘,正所謂:“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因此產生了“捉襟見肘”這個成語。

古代沒有棉被時,古人冬天睡覺怎麼禦寒呢?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在古代,最好的禦寒物當然是動物毛皮了,例如狐裘或者羊皮襖。但是這兩種東西都比較昂貴,一般人家都用不起,只能用柳絮、蘆花來禦寒。但是這兩種材料的保暖效果確實不太好,無法幫助古人抵禦寒冷的冬天,所以古人用自己的聰明智慧發明了不少可以幫助禦寒的物品。例如北方的土炕,晚上睡覺前燒的暖暖的,一整夜都不用擔心寒冷,還有日常用來禦寒的手爐、湯婆子等,這些小物件在冬天都非常的實用,令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