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凌煙閣二十四人

故事:凌煙閣二十四人

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已然四十多歲。

人過中年,就會逐漸變得懷舊。尤其是像他這樣,早年四處征伐,登基後生活卻逐漸被政務填滿,變得枯燥無味的君主。

於是,他便叫來大畫家閻立本,讓他繪製了二十四幅功臣畫像,並將其掛在凌煙閣表達紀念。

那麼,凌煙閣二十四人,當時任什麼官職,有什麼功績呢?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按照唐太宗設置他們時的官職大小來排序的。

按照古代的慣例,皇帝會在大臣死後對其進行追封,而追封的官職往往品級很高。這樣一來,去世的大臣官職一般就會比在世的更高,在凌煙閣排列時,已經去世的便會位居前列。

凌煙閣中排名第一的便是趙國公長孫無忌。在入閣前,他已經官至司徒。他年少便與唐太宗關係友善,又結為姻親。自李淵晉陽起兵,長孫無忌就是李世民帳下的重要謀臣,他隨同征戰,又策劃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幫助李世民登基。他能力出眾、資歷最老,更是忠心耿耿,在朝中很有地位。

排名第二的是河間郡王李孝恭,他是李世民的堂兄,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負責平定巴蜀之地。此後,他又整頓水軍,南下平定嶺南,他輔助取得江南,功勳卓著。在進入凌煙閣前,李孝恭便已經去世,他被追封為司空、揚州都督。

協助李世民征戰和發動玄武門之變,位列"十八學士"之首的杜如晦位列第三,他去世後入閣,此前被追封為司空、萊國公。

以直言進諫著稱,幫助李世民實現"貞觀之治"的魏徵位列第四。他官至光祿大夫、鄭國公,並在病逝的同年進入了凌煙閣。

排名第五的是與杜如晦並稱為"房謀杜斷"的房玄齡。他也是在李世民起兵初期便投靠,一路立下功勞,並在玄武門一事出力甚多。入閣時房玄齡任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

第六位申國公高士廉,在玄武門立功,此後也勤勤懇懇,被授開府儀同三司。

鄂國公尉遲敬德排名第七,他南征北戰戰功赫赫,更是有過單騎救主的事蹟。玄武門之變中,他射殺李元吉,入閣前也被授開府儀同三司。

第八位衛國公李靖,先是協助李孝恭平定巴蜀,又在對突厥的戰爭中立下首功。於是受封濮州刺史,入閣後一年,他被授開府儀同三司。

被唐太宗評價為"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宋國公蕭瑀是第九位,他六次為相,又六次罷相,入閣時,他擔任著左僕射。

第十位褒國公段志玄資歷很老,又始終忠於李世民,入閣前去世,受封為揚州都督。

第十一位夔國公劉弘基,多有戰功,入閣前被封輔國大將軍。

十二位蔣國公屈突通在消滅王世充時戰功位列第一,去世後被追贈尚書左僕射。

第十三位勳國公殷嶠在二十四人中去世最早,他死後被封陝東道大行臺右僕射。

譙國公柴紹位列十四,他平定各地割據勢力,死後被追贈荊州都督。

邳國公長孫順德位列十五,他屢立戰功,參與玄武門之變,死後也被追贈荊州都督。

第十六位是鄖國公張亮,他被房玄齡推薦而得到重用,入閣前擔任洛州都督。

第十七是陳國公侯君集,他是李世民的心腹重臣,不但足智多謀,還文武雙全,入閣前他被封吏部尚書、光祿大夫。

排名十八的郯國公張公謹是受李靖推薦而被重用,病逝後,他被追贈左驍衛大將軍。

第十九位是盧國公程知節,也就是俗稱的程咬金,他驍勇善戰,入閣前給他總管幽、易、檀、平、燕、媯六州軍事,擔任幽州刺史。

排名第二十的是永興縣公虞世南,他文化修養極高,又敢於直諫,死後被追贈禮部尚書。

第二十一位是渝國公劉政會。他善於經營理政,又忠心不二,死後被追贈為民部尚書。

第二十二位莒國公唐儉。從晉陽起兵他就為李家謀劃,提出過不少良策,去世後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幷州都督。

第二十三位是英國公李勣。民間多稱他為徐茂功,他助李靖攻滅突厥,又鎮守北疆多年,入閣時,他任太子詹事兼左衛率,加位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

最後一位是胡國公秦瓊,他常常擔任先鋒,勇猛過人,但後來傷病積累而去世,被追贈為徐州都督。

聲明:喜歡看各種故事的朋友請關注下,每天都會分享有趣的故事給大家。本文轉載自網絡,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進行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