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題記:牧原被“封神”了,但“神”的眼淚在哪裡?誰又看見了“神”的眼淚?


1

牧原股份和它的掌門人秦英林先生,也算得河南企業和企業家中的異數。


自從2014年元月在深交所上市,他們便長期佔據了新聞媒體的頭條位置:那一年,胡潤百富榜將秦英林、錢瑛夫婦列為“河南首富”,正式取代輔仁藥業的朱文臣家族;此後的2015、2017、2018年,這一地位一直沒有旁落;到了2019年10月,夫婦二人更是以1000億元的財富擁有量,排名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15位,一年之中,財富增值640多億元。


但這還不是最令人感嘆之處。昨天(4月6日),胡潤研究院發佈《疫情兩個月後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秦氏夫婦名下財富達到1550億元人民幣,兩個月增長16%,首次躋進中國富豪榜前十名行列,與馬化騰、馬雲、許家印、李嘉誠、何享健等人並列。


到了今天晚間,牧原股份發佈公告,稱今年一季度預計盈利40億~45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5.41億元。這,還是養豬嗎?還有什麼行業能有這麼高的利潤?騎在豬背上高高飛起的秦英林,可不就被封了“神”?


據說現在有人見了他,私下裡會低低喊一聲:“看,財神來了!”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短短數年,一個豬肉生產商坐著“火箭”升入財富“太空”,這樣的奇蹟,很少見,大概只有在中國這片土壤上才能發生。牧原趕上了前一輪的豬週期,並有驚無險地度過和超越,順利迎來目前這輪數十年少有的暴漲行情,不能不說,除下運氣,該企業超前的戰略決策能力、專一嚴謹的閉環型產業模式、多元有序的資本運營體系、高效精準的執行效率等,都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出了巨大作用。


天時、地利、人和,本身就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而且,它們的發展還是動態的,此點的和諧,並不意味著彼點的平衡。平時講課過程中,我常舉的一個例子是,自在2010~2015年間,牧原、好想你、雛鷹、科迪、新亞造紙、伊賽牛肉、少林客車、大用、金丹、志元等企業特別是食品企業,曾同被列入河南擬上市企業重點培育名單,但短短几年之後,一些企業何以一躍龍門在資本市場稱王稱霸,而其他不少企業又何以萎靡不振、一敗塗地,甚至被迫走向破產重整或倒閉的境地?


其中的關鍵問題,我想都是所謂的木桶短板理論的具體反映。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上市,有時就等於一場不折不扣的“賭博”,不是死,就是活,或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這麼多年,當牧原“幸運”,我們必然看到了雛鷹、志元、眾品、康緣等一干同行的“倒黴”;無論最終收穫的是悲壯或壯麗,它們哪一個都滿身傷痕累累,若一定要說誰誰誰僥倖,它也只能躲進家裡沒事偷著樂。


在此,我想提及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小地方,大企業”——因為“山高皇帝遠”,一個區域的資源盡我所用,營商環境不錯,老闆的決策思維不大受外界干擾,企業亂七八糟的事情也比較少,這種情況下,假如一個老闆眼界寬廣、志向遠大、管理有方、用人得度,那麼,這樣的企業,一般都會發展得比較平穩健康。


牧原如此,宛西製藥如此,雙匯如此,林州、長垣、長葛、濟源等不少地方的企業,也都類似。山坳坳里長上一棵樹不容易,但只要有樹,往往就是一棵大樹,甚至是一片茂密的樹林。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2

當然,這篇文章不探討這個問題。


我們的問題是,面對著如火箭上竄般的發展速度和如印鈔機般的豬肉市場行情,牧原股份應該秉持一種什麼樣的理性態度?如何去適應並有效把握它們?“快”是機運,但與“快”相伴的“好”,該如何體現?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家企業又該如何穿越企業生死的週期律,成為我們產業界的常勝將軍?


“其興也忽,其衰也忽”,這大概是我們在過去二三十年裡經常從企業那裡看到的一種現象。短時間內,不少企業往往伴隨著規模的膨脹、資源的匯聚、市場的擴大,而在外在的營商環境、環保治理、要素整合和內在的戰略制訂、集團管控、組織建設、人才引進、團隊培養、財務運營等方面,提升速速跟不上,或彼此脫節,最終在發展過程中因動態失衡而導致結構性風險。


企業成長是要付出時間成本的,一個組織的壯大也是需要經歷眾多考驗的,就像最近爆出的瑞幸這樣的企業,它們只能是財富攫取者滿足自身貪婪、掠奪本性的產物,只能是資本玩家的“遊戲”,而絕不是一個忠實的產業經營者正常的行為選擇。看看周圍,現在一些人和機構只要抬腳踏入資本市場,到最後還能留下多少敬畏心和職業良知?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牧原股份成立於1992年,於2014年1月上市,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生豬養殖、生豬育種企業之一,形成了集科研、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為一體的生豬產業鏈。截至2019年底,牧原股份全資及控股子公司數量已經達到138個,分佈在18個省區。秦英林和錢瑛夫婦為牧原股份實際控制人,合計持有牧原集團100%股權,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牧原股份58.53%的股權。數據顯示,當前基金持股家數為117家,佔總股本的3.66%。


牧原股份何以發展得如此迅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融資渠道通暢、多元,企業在任何一個戰略擴張期都能得到金融、資本市場的巨大支持。


財經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牧原股份累計募資285.45億元,其中直接融資219.75億元,間接融資65.71億元,具體的形式包括:定增、發債、中票等。該公司2019年年報披露,截至2019年12月31日,牧原股份總資產528.87億元,總負債為211.75億元,其中,流動負債達181.6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0.04%,較上年同期的54.07%下降了14.03%。


去年11月,牧原股份與華能信託合作,共同投資設立南陽市牧華畜牧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山東省牧華畜牧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雙方聯合養豬的投資規模達到210億元。到了12月,兩家公司又共同投資設立淮北市牧華畜牧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滑縣牧華畜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總額達到72億元。


以充足的資金提前佈局、擴建產能,牧原股份抓住了此次豬週期上漲性行業機遇。與此同時,他們還在成本控制上不斷下功夫。2019年年報顯示,牧原股份在擁有“玉米+豆粕”型、“小麥+豆粕”型配方技術的基礎上,研發了大麥、原料加工副產品的應用技術,實現了對原料的充分應用。同時還根據原材料的性價比及時調整飼料配方中的主要材料,有效降低飼料成本,從而形成了較強的成本優勢(這種原材料成本佔總成本的60%左右)。


數據顯示,從上市以來,牧原股份的生豬出欄量已經從2014年的不足200萬頭,增長至2019年的1025.33萬頭。今年,牧原股份計劃出欄生豬1750萬頭至2000萬頭,這一目標如果達成,那麼牧原股份將會無可爭議地位列中國養豬行業“前三強”的地位。


當上“豬大哥”,或許也不會有太多問題。它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河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的發展潛力。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3

但,在眾多行業人士看來,牧原股份的“盛市”之下,必有暫時被遮蓋或未發現的“隱憂”。


目前,持續推高的股價、時時肆虐的非洲豬瘟,就是橫亙在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就內部的常規性問題而言,一位養了一輩子豬的大型企業老總認為,牧原目前必須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擴張太快,後續的管理、品質控制很難能及時跟進;二是在當前市場缺豬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品質,打造有特色甚至有特質的養豬事業,做出綠色環保的豬肉及製品,去佔領市場、去做行業的標杆,這一點也迫在眉睫!


我把這些話理解為切中要害的“經驗之談”。因為涉及“常識”,涉及企業運營“基本面”,所以真要去防範它們所揭示出的那些風險,往往“知易行難”“畫虎類犬”。雙匯萬隆常年求穩,不冒進,凡事反覆權衡,支撐這個“穩”的,即是“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

處於同一行業的“後來者”,牧原也當以此為警醒。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但除此常規性的問題之外,目前,牧原股份有沒有突出暴露出來的“風險”?答案,自然是“有”。


比如環保問題,日前該集團位於鄧州市的第五分廠,就被媒體爆出曾經長期偷埋死豬、汙染周邊環境,為此,鄧州村民曾在今年元月投訴到人民網,當地政府接招後,公開給予答覆,要求“及時整改”。


這樣的事件,在當前整個牧原股份推進“百場千萬”工程的進程中,或許算不得什麼“大事”。但不要忘了,2011年雙匯“瘦肉精事件”之所以形成風暴,就是因為當初一些人認為是小事,是行業通行規則,所以在怠慢和不屑之中,缺乏正確的應對,不僅雙匯,整個行業都遭受到公眾質疑,繼而受到重創。


做企業,本就如履薄冰,隨著牧原股份在全國各地擴建養殖場,環保問題也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監管和問責。蘿蔔快了不洗泥,過去或許可以搪塞一下,現在這政策、這環境,還敢再不“洗”嗎?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武漢大學鄉村治理中心專家賈林州所言,牧原的競爭優勢,應該是技術和規模牽引的成本優勢,在得到政府補貼和扶貧政策收益後又進一步強化;然而牧原已出現的環境汙染成本,全民承擔的,是自然環境承擔的,媒體爆出來的死豬偷埋、汙水排放和糞便佔田或只是冰山一角,極有可能是基層普遍存在的情況。


他認為,“牧原當然要面對環境成本外部化問題,這是一個有責任的企業應該承擔的,更是一個偉大的企業必須思考的。在生態文明新時代,在‘兩山’理論指導下,將環境成本納入企業成本,那麼根本問題是什麼樣的養殖規模和養殖模式適合中國的小農國情和村社制度,適應自然環境的承擔能力。在這個意義上,恐怕‘牧原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樣的話,大處說涉及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商業文明,小處說關係企業的發展理念和精細管理,按照現在通行的說法,企業只有將價值鏈擺正了,才能構建完善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百場千萬”,僅一個社旗縣就要有11個生豬養殖場要建,環境汙染能做到集中而徹底的治理嗎?


牧原股份的掌門人秦英林其實一向比較注重社會責任問題,比如向西湖大學捐獻股份,向武漢抗“疫”前線捐助2億元巨資,在貧困地區以產業扶貧,如此等等,都說明企業家的責任意識和發展意識是並行的,主觀上並不存在顧此失彼或因噎廢食的“故意”。既然如此,補上以上所列“短板”,就顯得極為必要。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近些年,河南本土的農牧企業因為經營模式、風險管控能力、產業週期等方面的問題,出現“倒伏”的有不少。牧原股份能夠從中“一飛沖天”並“一枝獨秀”,老實說,這樣做,既為農業提振了信心,為行業指明瞭方向,也為民生找到了出路,為企業樹立了榜樣,還為政府增添了面子,為地方增加了稅收,總體上十分難得,也十分了不起。


所以對這樣的“寶貝疙瘩”,我們需要珍惜、需要呵護。但珍惜和呵護的另一面,卻是要“求全責備”。一味的讚美甚至“照顧”,等於毫無原則的捧殺,有時恰恰會導致企業走上“不歸路”。


無來由地想起幾句話:與其我們一味看熱鬧,不如一起洞悉這“熱鬧”背後,那潛藏的或明或暗的“門道”;與其我們讚美財富,不如讚美那個或那群能善待財富的人;與其我們稱許一個人的高風亮節,不如稱許他所探索並創造出來的積累財富、善用財富的機制和平臺;與其我們稱讚這些機制或平臺,不如共同仰望它們頭頂的星空和腳下的土地。


這樣的話,希望牧原股份和秦英林能當得起。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4

多年前,聽過牧原股份的一首企業歌,《拜豬文》。時至今日,我都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我所讀過的最好的一篇企業文化宣言,最好聽的一首企業歌曲。因為

它極為全面、深刻、樸素而生動地詮釋了一家企業的發展理念,表明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有點類似於今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味道。


現錄於此,與歌手香香的那首《豬之歌》互文,也許我們會從中發現一個曾經那麼呆萌、青春而莽撞的牧原:

豬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

他平凡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悄無聲息地離開。

當人們看不見他的時候,他已經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豬的一生,實則是偉大的一生!

豬的精神就是牧原人精神的寫照。


豬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

豬,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人們才能夠擁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天,豬讓我們明白,是生命在延續著生命;唯有用生命才能換得更高品質的生命。

牧原人肩負著為大眾生產豬肉食品,為人們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崇高使命,我們也願意像豬一樣,坦然的奉獻出我們的一切,讓人們的生活因我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豬的一生,是快樂的一生。

豬,面對付出珍貴的生命,沒有苛求生命的長度,沒有計較自己吃了多少,依然是樂呵呵,快快地長。

今天,豬讓我們明白,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度而在於質量。我們也要像豬一樣,用生命的長度換取生命的質量,無怨無悔。

豬的一生,是充滿哲理的一生。

當人們還在對生命的意義冥思苦索,對名利難以取捨的時候,豬卻簡簡單單明明白白,用生命做出了答案。那就是:生命的真諦不在於你索取多少,而在於你能給予社會和你的人類同胞多少。

今天,我們不再猶豫,不再把珍貴的時光耗費在對人生價值的討論上,而是堅定信念,像豬一樣,少算計,多奉獻,創造價值。

我們感恩。

我們的事業是養豬,實則是豬養活著我們。

尊重豬就是尊重自己,崇拜豬就是崇拜自己。

我們和豬一起,傻乎乎,樂呵呵,奉獻自己,成就高品質的人生!


周健 | 牧原秦英林與“中國首富”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