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的辐射育种,能否实行增产呢

水稻的辐射育种是如何进行育种的呢,以及良种的繁育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进行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的辐射育种,能否实行增产呢

辐射育种,这是1958年以来广泛采用的育种新方法,它能保持品种原有优良性状,用很短的时间改进这一良种的某一重大缺点,还能选出一些杂交育种很难分离出来的性状。例如天津的"津辐1号",江苏的"南粳32号",浙江的"辐育1号",我省的"信粳75-4",一般处理后3-4年时间就可稳定而育出新品种。它的缺点是发生的变异很难定向,而且坏的变异往往多于好的变异,甚至不希望变的性状也会变出来,希望它变的,它却不变,使选择工作过于繁重。

在进行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的辐射育种,能否实行增产呢

具体做法分三步:

第一步是确定改进的品种(或品系)和改进的性状,最好选那些容易发生突变,或者便于田间选择的性状作为改进性状。例如高秆变矮秆,使迟熟品种(或品系)变早熟品种等。

第二步是把准备好的干种子约4-6两,送到有辐射设备的机关(郑州同位素研究所)去请求辐射处理。一般多采用Co60(称钻六十)30,000-35,000伦琴的伽玛射线(或称丙种射线),分两种剂量进行照射。

在进行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的辐射育种,能否实行增产呢

第三步是经过照射的种子,可以象普通杂交后代材料一样,进行后代选择。从这些种子中长出来的植株称辐射一代,除杂交育种未稳定的后代材料外,一般也不发生分离,而且大多生长不健壮,结实不好,奇形怪状,一律称为"形态变异"。凡有形态变异而成活结有子粒的个体,都可作为选择对象,以免漏掉好的变异。

总之,辐射育种要严格掌握"活"、"变"、"选"三个程序,才能保证辐射育种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三代以后按杂交育种后代处理方法处理,一般到第4-5代就可选出优良株系,再进行产量鉴定,示范繁殖。当成为新品系后,就可命名成为新品种。

在进行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的辐射育种,能否实行增产呢

良种的繁殖,培育推广一个新品种,要花费很多的财力、物力;示范推广过程中,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摸索新品种的丰产栽培技术。如果种不到3-5年,就因混杂退化需要换种,这就不能发挥新品种的特长和增产潜力;因此,在良种繁殖工作中,除有关农业领导和科研部门积极繁殖、推广外,应根据1978年国务院公布的97号文件,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和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简称"四化一供")的种子工作方针。这是我国种子工种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种子工作落后状况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方针,切实做好良种繁殖工作,就可为种子工作现代化打下可靠的基础。

在进行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的辐射育种,能否实行增产呢

(一)建立和健全良种繁殖基地,建立种子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是搞好"四化一供"的基础。种子基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为大田用种基地,也称良种基地。它的任务是为大田提供优良种子。主要是采取特约和订合同的办法,即由县种子公司与一些有条件的社、队订立合同,进行生产并收购种子。社队应具备的条件是:生产条件好,领导力量强,农民有信心;有一定种子生产经验和技术骨干;配制杂交种时的隔离条件好;交通方便等。第二为原种基地。它的任务是为良种基地提供高质量的原种、新品种和杂交水稻三系亲本,主要由国营原(良)种场承担。国营原(良)种场原种基地面积不够用时,也可"以场带队"。

在进行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的辐射育种,能否实行增产呢

这两类基地一定要互相配套,形成制度。换句话说,供给大田的种子必须是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良种基地所用的种子,必须是原种基地生产的原种。这两类基地,一般由县种子公司统一计划,具体安排。每个基地生产种子的数量,必需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做到产、供、销三方都满意。基地一经确立,就要相对固定。每年繁殖、制种的数量都要以销定产,以产定面积和定地块;或者说,在播种之前,就要同用种单位签订供种合同,再根据供种合同另留一些后备数,以此安排每年的繁殖与制种面积,避免盲目性和供求失调,影响生产或造成浪费。

在进行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的辐射育种,能否实行增产呢

(二)良种的提纯复壮,经过几年的繁育或种植,由于自然杂交变异和环境条件的不利影响,加上机械混杂等原因,使良种的丰产性能向坏的方向转化。因此,每年或每隔几年要进行一次提纯复壮工作,借以延长良种的生产寿命。具体做法很多,其中以"三圃制"原种法效果较好。它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年从原种圃选一些优良的单穗或单株,通过室内考种(检验与原品种特性有关的性状),再从中选取具有原品种特性的单穗或单株为单位,留待下年种植,称为"穗行圃"。

在进行水稻的杂交育种,水稻的辐射育种,能否实行增产呢

第二年以单穗或单株为单位,种一行或一个小区,每隔5-10个小区,用原品种的原原种做一个对照小区,在分蘖、拔节、孕穗、出穗、乳熟、黄熟等重要生育阶段进行观察比较。凡是不符合原原种性状或表现不好的小区,一律淘汰,其余小区单收单藏,留待下年种植,称为"穗系圃"。

第三年以小区为单位种植,也设对照小区,同样进行田间观察比较,加上室内考种,选定具有原原种特性的小区供继续推广用,称为"鉴定圃"。鉴定出圃后,就称为原原种,进行单本繁殖,扩大繁殖系数,以供应原种基地生产的种子。

谢谢大家的阅读,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文章了解了吗,可以在评论区里评论留言给小编哦,希望能看到你的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