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李振声


中国人能吃上饭,要感谢两位幕后英雄,一个是我们熟悉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另一个是不显山露水的“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李振声和袁隆平是唯二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农学家,他通过小麦和野生牧草之间的杂交,让小麦增产高达千亿斤,中国粮食实现自给自足,打脸了美国专家的“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质疑。


可这位收获无数荣誉的农学家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他因幼时挨饿而学农,又因忙着研究小麦,留下了无法见母亲及妻子最后一面的遗憾。


01 因幼时挨饿而学农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一户贫困的农村家庭。


身为农民的父母,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即使是节衣缩食,也坚持让他上学。于是,李振声就被送进了一家私塾学习。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可就在他13岁那一年,父亲却不幸染上疾病去世了。没有了顶梁柱,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即使母亲带着兄妹五人幸运地熬过了饥荒之年,李振声也不得不在高二那年辍学了。


辍学后,李振声便一个人去到济南找工作,恰好这时候,他看到了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广告“免费提供住宿,还能上大学”,这样的好事自然不能错过。


于是,原本准备打工的李振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更加幸运的是,他在这里遇到了两位良师沈寿铨教授和余松烈教授,他们对小麦有很深的研究,让从小挨饿的李振声有了很高的兴趣。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后来,李振声还把自己在课堂上培育出的小麦品种,拿回老家种植,结果确实比“祖传的老品种”收成高,因此备受家乡的村民好评,纷纷前来换种种植。


这也让李振声备受鼓舞,他看到了科学技术对农业的重大影响,心想:如果能在全国范围内种植出更优质的小麦,挨饿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今后继续从事小麦育种的研究。


1951年,李振声以优异的成绩,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中科院,继续跟着导师研究小麦育种。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02 让小麦增产千亿斤


5年之后,李振声积极地响应当时的国家号召,乘坐火车来到了陕西农业研究所,从事牧草改土工作。


也是在这一年,我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灾害,放眼望去都是染病的麦田,通常蓝裤子下田,黄裤子回来。小麦的产量也减了30%,似乎又要回到以前挨饿的日子了。


李振声看到这一切忧心仲仲,却也束手无策。因为这种小麦条锈病,也被称为“小麦癌症”,一旦发病后传播极快,危害面积很大,根本无法有效控制住病情。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带着对小麦条锈病的忧虑,李振声继续研究牧草,后来惊喜地发现:

小麦的种植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但如今还是体弱多病,偃麦草都没人照顾,却长得格外茂盛。能不能把小麦与偃麦草杂交,培育出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呢?


于是,李振声决定培育抗病小麦新品种。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小麦8年才能育成新品种,可条锈病每5.5年就产生了变异,根本可不能育成抗病性小麦。


但为了那些颗粒无收的农民,李振声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试验。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由于偃麦草和小麦的花期不同期,不能授粉,李振声便与同事一起起早贪黑,利用人造光源催熟偃麦草,使得它的花期提前2个月,才赶上小麦花期。


虽然这次的培育花了很多心血,但培育出来的新小麦还是有点不伦不类,长得极其像偃麦草,一点小麦的痕迹都没有。


就这样第一次杂交试验失败了,很多人都怕他钻牛角尖,劝他放弃。还有部分人指责他,这样下去永远不会成功,可李振声依然坚定不移。


他深知偃麦草和小麦两个属于"远亲",很难结合在一起,于是又决定先尝试“近亲结合”。到了1964年,也是育种的第8年,该出成果的时候了。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连绵40天的阴雨,却让小麦试验田一片干青,李振声大为失望。但仔细检查猛然发现还有一株颗粒饱满的小麦,这就是杂交后培育出的理想小麦品种,科研工作终于有了初步进展。


可这还远远不到庆祝的时候,困扰着李振声的偃麦草和小麦的“远亲杂交”问题还没解决。他不得不每天下田查看记录小麦长势,回实验室作分析。


就这样每天的来回反复地筛选,一干就是20年,终于在1979年,他才培育出有效抵抗条锈病的优良小麦品种“小偃6号”。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不仅如此,“小偃6号”的育种期仅需3.5年,而条锈病变异期是5.5年,也就是说在条锈病变异之前,新的小麦已经诞生,不用再担心小麦断收问题。


因此,“小偃6号”广受农民欢迎,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在陕西还流传着“要吃面,种小偃”的民谣。


后来“小偃6号”还衍生出了几十个品种,种植的面积超过3亿亩,小麦产量增加150亿斤。其中一个“高原333”品种,更是创造了单产最高的世界纪录。1979~1998年,小麦的产量比水稻还高出十个点。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小偃6号”的成功,不仅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让粮食不再依赖进口,养活更多中国人,还让李振声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03 打脸美国专家,却无缘见妻子最后一面


可李振声依然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他尤其关心着粮食危机,先是通过调研提出增产1000亿粮食的对策,又在粮食连续5年减产时,提出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由于他过硬的科研能力,在80年代,曾有过担任陕西省副省长的机会,但他说:“做研究更能发挥我的作用。


到了90年代,已经是新一代农业人才的时代了,退居二线的李振声依然没有闲下来。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他又在昌平平西府建立了一个新育种基地,刚建时,没有卫生间和围墙,连道路也不通,他就带个饭盒去到田里,一呆就是一整天。


这些年,李振声忘我地工作,让他错过了许许多多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尤其是中年丧夫,一手把他抚养成人的母亲,好在母亲理解和支持他,很少有埋怨过。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妹妹李永颖曾这样说过:“我母亲病重的时,我二哥回来住一段时间,后来又被领导叫走了。母亲也理解,她知道他是国家的人,他太忙了,我们都不怨他。


后来,李振声长期在外搞科研,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在实验室里,始终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直到2003年,李振声才稍微减少了部分工作量,因为他的夫人因脑溢血卧床不起,大部分时间都靠输液。李振声不得不每天去医院两次照顾妻子,风雨无阻,医院里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当夫人病情有好转时,李振声就将夫人接回家,并且把她的饮食起居、日常护理等,都详细地记录在一本厚厚书里,就像他搞科研一样细致。


但因为照顾夫人长期劳累,他也病倒了,不得不大把吃药,可他始终没放弃研究小麦,他一边照顾曾患难与共的妻子,一边照常工作到深夜。


2005年,李振声参加了海南举办的博鳌论坛,他讲述了1990到2004年间中国农业的变化,用一个又一个的数据直接回应了,1995年美国作家莱布斯·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发问。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当时,这本书根据1950~1990年中国农业发展状况,预测了2030年中国将出现粮食供应不足,需要其他国家来支援。许多美国专家也借此来抨击中国拖了世界的后腿。


为此,李振声在会上用了大量的数据论证,有理有据,掷地有声的反击说:“中国人能养活自己!”不仅赢得了阵阵的掌声,也让世界看清了中国粮食的地位。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他们想不到,除了袁隆平的水稻有了革命性的技术,李振声的小麦亩产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居然有两位傲视全球的农学家。


可就在论坛演讲大获成功时,李振声却没有心情庆祝。因为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在他参加博鳌论坛的当天,突然离开了人世。


这位年近7旬的老人,遗憾地没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但他始终压住了所有悲痛的情绪,对工作依然一丝不苟。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2007年,李振声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了继袁隆平之后,第二个获得此殊荣的农学家。但相比袁隆平,他的名气似乎欠缺了点。


可他却说,不希望得到这个奖,因为这么大的奖,他不知道如何报答国家恩情。于是,转身又去环渤海地区做下一个科研项目了。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如今,虽然斩获无数荣誉,但是李振声的生活依然节俭,经历过挨饿年代的他,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连洗脸水也要重复利用。


他还在自家的阳台上,放上一盆小麦,一看到小麦,老先生总有说不完的话,但对自己的荣誉却从不提及。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并不是那些奖项,而是农民。”


李老先生一生只为麦浪滚滚,默默向前的背影,是每一位人追随的旗帜。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粮食,不辜负这位麦田守望者辛勤的付出,也为咱们的粮食大国贡献出自己微薄之力。

小麦界袁隆平:让小麦增产千亿斤打脸美国专家,未能见妻最后一面

点击右上角“关注”,带你解读名人情感故事,如李兰娟、钟南山、俞敏洪、任正非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