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伤害,大家都悠着点

共情伤害,大家都悠着点


“共情伤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指人们如果长期大量地关注灾难的、负面的信息,同情心导致的代入感,会伤害人们的心理健康,会让你抑郁、焦虑、愤怒甚至精神崩溃。

多少天了?

关注着,隔离着,议论着,

绝大多数人没有被病毒感染,

却无一幸免地被它影响,

包括不知不觉中的情绪影响…

从白衣天使的感动,

到他们凯旋归来的喜悦;

从吹哨人的悲壮,

到求救人的悲怜与逝去;

从从未有过的封城,

到习惯于不出门戴口罩;

从上半场中国的战场,

到下半场全世界步其后尘的硝烟…

疫情期间,

我们过着不同寻常的生活,

也不知道波动了多少的情绪

疫情的共情伤害

是否已潜移默化地存在?

心理医生提醒大家:可以适当减少对同一公众事件的过度关注,以减少共情伤害的可能。

我们也可以测一测自己:

你更愿意关注、转发世道不公的新闻,

还是更喜欢分享那些感人故事?

你更愿意在意身边人的安危与快乐,

还是忧天下之忧,义愤填膺?

下面有关于进入疫情下半场后,在美华人的描述,

看图或文字后,

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


共情伤害,大家都悠着点


描述1:

这个非常时期,华人社区成立了日常互助群和紧急救援群。前者是大家互相照应,比如万一谁有确诊需隔离的,社区朋友可以就近伸出援手,以防不时之需。后者是极端情况下,如碰到武力袭击,在群里报警,其他人前来驰援。最近网传华人因“中国病毒(Chinese Virus)”而在公共场合被无故歧视或攻击,还有小道消息,说一歹徒看准华人趁火打劫,这些传闻甚嚣尘上,估计能得以坐实的很少。但还是有效传播了恐惧、加重了一些华人的不安全感,加上被韩裔美国人在1992年洛杉矶骚乱事件中反击黑裔、西裔的打砸抢而捍卫社区利益的英勇传说所激励,华人拥枪自卫的人越来越多。当然,这些还要以合法使用枪支、考量法律风险为前提。但也许能有震慑作用。这个所谓的武装群,大概率只是个心理安慰剂。

描述2:

除了纽约这类的大都市,美国大部分人的居住方式是独门独院的所谓别墅,上下水、空调都独立;出行交通是自驾车,不存在坐电梯、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密闭空间内的传播风险。所以,闭门不出是最安全的。偶尔去超市买菜,超市的客流量也远不及国内那种熙熙攘攘的繁荣景象,戴上手套、尽量保持社交疏离(social distancing,是政府提出的策略之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米以外),回家再用消毒剂狂喷一通,应该还算风险可控。现在,美国很多超市都把开门的第一个小时给了老年人,因为经过头天晚上的消毒,早上的超市相对安全,照顾高危群体单独,不和其他人接触,不失为好办法、也体现了人性化。我家附近的Costco采取了限制每个时段客流的办法来降低密度。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去超市购物的频次,从每周2次降为两周1次,降低感染几率。

描述3:

我所住的小区,有300多户,我们这条街上是20户,我家华人、一家韩裔、一家印度裔,其余都是白人,其中,退休老人(65岁以上)是12户。上周六上午,我发现邮箱里不断有新邮件闪现。打开一看,很意外:我们这20户通过邮件形成了互助小组,发起人是Anna, 她说在这个非常时期,让大家邻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她告诉大家,她今天会出门采购,谁需要买什么,她可以帮着买回来,尤其是老年人,她随时可以提供帮助。在她的倡导下,邻居们纷纷回复,说他们很乐意帮助有需要的邻居,大家还纷纷留下电话号码……顿时觉得好温暖、好感动!

共情伤害,大家都悠着点


说说我看到的:

1、我相信在病魔前,每个人的恐惧与不适应都会一样的,不分种族。所以对别人幸灾乐祸或歧视的绝对是变态;

2、我喜欢“很多超市都把开门的第一个小时给了老年人,因为经过头天晚上的消毒,早上的超市相对安全,照顾高危群体单独,不和其他人接触,不失为好办法、也体现了人性化。”这样的存在;

3、比起华人武装的消息,我更喜欢社区邻里互助的消息

……

当然,

我最想彻底听不到有关疫情的消息,

最希望它不曾存在过,

最祈望没有限制、没有警告、没有撕裂,

从一月开始的日子

抑郁已经延续得太久了

我们都需要

呼吸自由而健康的空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