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就好这口·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地 点:兴宁大坪布骆村

制作豆腐的历史已有500余年

源于汉代、盛于明清

88岁的村民杨梅清说他曾听爷爷杨智福讲过,明代时兴宁杨氏始祖靖公因战乱迁徙至布骆村,利用肥沃的土地种植大豆,并用清甜山泉水和祖传技艺制作豆腐,因制作的豆腐特别鲜嫩可口,于是不断扩大生产,建起豆腐作坊。

据《兴宁县志》和《兴宁杨氏族谱》记载,大坪布骆村杨氏源自中国豆腐发明地淮南,世代传承的豆腐制作技艺随着不断的迁徙也带到了布骆村。清嘉庆年间,古驿道旁的大榕树下,就有杨志恭、杨毓球、杨汉古的曾祖父等人在开豆腐作坊,大坪圩镇还有“福记” “毓记”豆腐店。

梅州美食三宝

客家酿豆腐、盐焗鸡和梅菜扣肉

最为人知晓

其中酿豆腐

可以说是不少梅州人

自记事起就熟知的一道菜

也是客家阿妈信手拈来的“镇桌之宝”

客家人就好这口·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一道美味的酿豆腐

自然少不了一块上等的好豆腐

不一样的豆腐

酿出来的口感完全不同

你知道

梅州最好的豆腐出自哪里吗?

布骆村距离兴宁市大坪镇近8公里

因其独特的“包子豆腐”闻名遐迩

上个世纪50、60年代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做“包子豆腐”

而如今仅剩3户人家仍以卖豆腐为生

杨汉古便是其中之一

客家人就好这口·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杨汉古夫妇和孙子、孙女一起制作“包子豆腐”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汉古便是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人。

1949年出生的杨汉古

一辈子都在与豆腐打交道

他也算不清祖上第几代开始做豆腐

只知道他的手艺从爸爸那学来

而爸爸的手艺从爷爷那学来

与大多数人

“日出而作”的习惯不同

他与妻子每天凌晨2点起来做豆腐

持续了大半辈子

“做一批豆腐要十几个小时

我每天都围着豆腐转。”

客家人就好这口·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石磨较重,杨汉古和孙子一起推石磨磨豆浆

来到杨汉古的豆腐作坊时,他正在磨黄豆,推着门口那台父亲留给他的100多斤的砖红色石磨,这个70岁的老人看起来跟年轻人一样灵活。

  • “推磨讲究勤砻懒磨,
  • 慢慢磨做出来的豆腐才鲜。”
  • 杨汉古说。
  • 随着石磨一圈圈地转动,
  • 细腻的豆浆从磨盘中流出。

“这些豆浆还‘不合格’,要用细布把豆渣过滤干净才能煮浆。”杨汉古边说边搬出一口大缸,把豆浆用布包住架到缸上开始滤浆,待滤掉豆渣,柴火已经备好。

客家人就好这口·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杨汉古把磨好的豆浆用纱布过滤,去除豆渣

煮浆的时候,杨汉古才得空歇一歇。 “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做,现在村里还在做的就三家了。”杨汉古说: “但是我家里人都会,这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没丢。”

客家人就好这口·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磨好的豆浆倒进大锅里用柴火煮沸

随着豆浆沸腾

豆香味也越来越浓

杨汉古又开始忙活起来

把豆浆倒进大缸里

待温度冷到五六十度,加入卤水

这个环节叫转缸点卤

客家人就好这口·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点卤这道工序最考验技巧,杨汉古一边用勺子慢慢搅动缸里的豆浆,一边把卤水小心地滴进缸里

“这一步最考验技巧,全凭经验和手感。”他边说边往缸里倒卤水,眼睛死死盯着缸内的“反应”,时不时地搅拌一下,专注的神情让人不忍打扰,时间也仿佛静止了,只留下这一人一缸。当缸内有“渣”一样的东西翻滚出来的时候,他停止了动作。

“等豆浆凝固,就可以包豆腐了。”杨汉古笑着说: “待会你就知道为什么叫包子豆腐了。”只见他把豆腐装进木制格架里面,然后用布扎好定型。 “一般的豆腐都是一大块,这样切开的时候水分会流出来,没有这么鲜。”杨汉古道出了包子豆腐鲜嫩的秘密。

客家人就好这口·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将豆腐花一块块用小纱布包起来放进格子里,再将其定型成大小均匀、圆圆鼓鼓的包子状

包豆腐的时候

杨汉古的孙子、孙女都围了过来

家人开始了包豆腐“竞赛”

“一起做豆腐已经成为一家人的共同记忆了。”杨汉古说,以前我四个兄弟姐妹也是这样和父母一起做豆腐,两个大的推磨,两个小的煮浆……等过年我儿子、儿媳妇回来也要加入。 “我儿媳妇手脚(速度)比我快多了,”他言语间透着自豪: “等我退休了,她就可以接替我。”

客家人就好这口·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经过压水处理后,包子豆腐就做成了

吃过兴宁大坪布骆包子豆腐

的小伙伴们

点个

看看有多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