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原创作者:卓语


平儿是红楼人物里口碑最好的,读者历来对她零差评,这绝对是个奇迹。因为全书里,只有她能如此。


她到底有何魅力呢?


01 是否忠诚


按理说,一个优质奴仆,人格中最大的亮点莫过“忠”字。自古以来的统治者,也都是这么宣扬的。何况王熙凤是个铁腕独裁者,在她手下,怎敢不绝对服从、绝对忠诚呢?


兴儿曾经对着尤二姐,大肆吐槽凤姐,说她是天下难寻的醋缸醋瓮,对内实行三光政策。只因

“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把这一件事放在心上,也不会挑妻窝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胆伏侍他,才容下了。”


平儿的忠心赤胆显然出了名,全府上下无不称赞。李纨对凤姐,不羡慕她吃、不羡慕她穿,就羡慕她有个平儿!


可平儿跟凤姐真的同心连体吗?看不去并非如此。


1、多姑娘头发事件


平儿发现了赃物,并没第一时间向凤姐报告,而是去向贾琏邀功。


后来她还在贾琏跟前撒娇发嗲一通,又要避嫌,惹得贾琏上火发狠说,迟早砸烂凤姐那个醋缸。


细看这个事件,贾琏就像只猴子,平儿却像个耍猴者。而凤姐则像只呆瓜,自己屋里翻着各种浪花,她一无所知,到最后还被平儿怼了一顿。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平儿的几句话柔中有刚,虽没恶意,却能将凤姐的口碑值,又打折许多。她并不向着凤姐啊!跟紫鹃掏心掏肺的对黛玉,可不一样。


2、御下之道


平儿与凤姐的管家理念其实截然相反。凤姐是典型的王家作风,暴力统治;平儿却颇有老庄之风,抓大放小,体现人性、简约和无为。


如果你细细体会其中奥妙,会发觉作者煞费苦心。平儿虽是个小人物,却在表演惊世技法——治大国若烹小鲜!


既然俩人理念不同,她如何打下手呢——当着领导面,尽力维护她;背着领导时,对下人施恩。下人们犯了错,别让凤姐知道,求求平儿,或许就躲过去了。


如此,平儿在荣国府的粉丝能不多吗!但与此同时,凤姐的反面形象是不是更深入了?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3、尤二姐事件


在尤二姐问题上,平儿不仅不跟领导保持统一战线,而且首次公开作对了。


她偷偷照顾尤二姐、暗骂秋桐、偷出银子给贾琏、劝贾琏到外面哭、帮贾琏收藏衣物等等。她的所作所为都很善良,读者都忍不住给她赞,想来贾府也有不少人在内心赞她。


但是换个角度呢,这些事对凤姐而言,全是釜底抽薪。琏凤就此恩断义绝,彻底离心,平儿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放印子钱


王熙凤挪用仆人的月钱去放高利贷,这件事关系甚大!第一属于高利盘剥,是犯法的。第二属于以权谋私,是犯家规的。


所以这是顶级绝密,凤姐连老公都坚决瞒着,别说其他人了。可平儿却偷偷把实情告诉了袭人!


其他事如果说尚可解释,这件事就实在说不通了——平儿真有背主之嫌。


有人解释成平儿跟袭人关系好,信任她,我认为完全站不住脚。关系再好,也是私下关系,工作上是各为其主。贴身大丫鬟们的第一职责,就是保护主人的隐私,袭人就绝不会跟平儿说宝玉的私事。


隐私尚不能说,何况犯法的事。更何况还说的那么详细:


平儿笑道:“何曾不是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这哪里是为回答袭人的疑惑啊?连犯罪数额都计算清楚,告诉了她!


可我们必须知道,袭人并非普通角色耶,她是王夫人的新宠!打小报告是袭人的专长,邀功固宠是她上位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手段......


即便平儿误读了袭人人品,只看王夫人那么高冷严酷,从不信任亦不亲密任何下人,可袭人却独得青睐。面对王夫人的特殊心腹,把高度机密透露给她,是不是细思极恐啊?


02 大智人生


以上种种事实,是否说明平儿大奸似忠?


不!卓语仍然认为平儿是个很忠诚的好孩子。为什么呢?


平儿跟紫鹃所处环境不同。她的主人王熙凤,狠辣、跋扈、专权,聪明有余但心胸眼界却很差,在这样的主子手下,就像一只随时被撸毛的羔羊。稍微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被蒸着吃了。她的另一个主子贾琏,又好色有怯内,专门坑情妇侍妾(因他死了好几个)。


凤姐和贾琏,单独服侍任何一个,都难为死人,何况两个加一起?平儿遇上了世纪难题!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在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作者大面积的描写了平儿的艰难、委屈。其实书中下人众多,不乏各种委屈,屈死的也不少,可作者唯独描写了平儿的生存困难。


特殊的情况下,就要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在艰难的夹缝中求生存,必须要会变通——这便是平儿的生存智慧!


红楼梦是一部宏大的现实主义悲剧文学,里面充斥着文化腐朽、制度愚暗、人性丑恶,这些黑暗吞噬了无数美好生命。但作者的高明在于,任何一种类型都会写到,总有那么几个能对付黑暗的人,平儿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平儿的生存之道绝非一般!现今很多人称其为职场典范,那是杀鸡用牛刀,何止职场,而是全部人生!


东方哲学里的生存智慧,运用到实践中的样子,就是平儿的样子。


作者塑造这个角色,是有大意图的。让我们细细揣摩下,平儿到底有什么不一般。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一、熄灭欲望


人们解读平儿,颠来倒去,都是说她如何聪明、如何高情商,这就永远摸不到核心。人要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前提是——熄灭欲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我们来看平儿,她能被凤姐容下,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不打贾琏的主意。


就像兴儿说的 “从不把这一件事放在心上,也不会挑妻窝夫的”。


莫说挑妻窝夫、争争欲上,即便不求上进,只尽点侍妾本份,被动受点“临幸”,凤姐也早把她打发了。


再看软语救贾琏那一回,平儿和贾琏隔着帘子说话,凤姐儿调侃她:“正是没人才好呢。”


平儿听说,便说道:“这话是说我呢?”凤姐笑道:“不说你说谁?”


平儿道:“别叫我说出好话来了。”说着,也不打帘子让凤姐,自己先摔帘子进来......


脂砚斋批注说【“笑”字妙!平儿反正色,凤姐反陪笑,奇极意外之文。】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是啊!面对杀伐决断的凤姐,平儿为何敢扥着脸怼她,凤姐为何反而陪笑?平儿摔帘子去了,把凤姐气的干瞪眼,竟然也没办法?


不是凤姐弱,更不是没办法,而是明知人家平儿绝欲离尘,“是个正经人”,还要拿低级玩笑去试探人家,自己都觉得站不住理,所以气短一截。


平儿表现的那么理直气壮,敢于颠覆尊卑,这无敌底气,不就是无欲则刚的最好诠释吗?


无欲,不仅让平儿被容下,有了立足的可能,更让她人格空前强大,所向披靡!


我们可以站在凤姐的角度去想:她未必对平儿完全满意,平儿优待尤二姐她是知道的,平儿比她会做人她也知道,平儿跟她很多想法不同她都知道,那又怎样?只要一想到,贾琏总要有屋里人,而谁能像平儿这么“正经”,不求攀附男人,甚至不思男女情爱呢?


冲着这份难得的“正经”,无论如何,她都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助手啦!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当然,平儿并没跳出三界外,依旧是肉体凡胎的她,怎会么没有一丝男女情爱、没有一丝名利的向往?说她绝欲离尘,只是个比喻,是跟欲望深重的人对比。


其实她很爱贾琏,但她的难得在于:充分认清自己的位置,把爱和利益分割开,绝不将两者挂钩。然而这世上有多少人,从来分不清这两者,以爱之名裹挟利益需求的,满世界都是,因此而撞的头破血流也满世界都是。


人与人的冲突,本质上都是因为利益,既可能是物质利益,也可能是精神利益。所以熄灭欲望,便是令自己安全达到最大化的唯一途径。


一个站在安全岛上的人,跟波涛汹涌中的人对峙,当然永远游刃有余,智商在线。


平儿就总是带着一种置身事外的洒脱!尽管地位尴尬、进退两难,她却始终可以遵从良心、正道去处事。这令世人羡慕不已,却很难得其要领。


其实秘诀就在于,一旦无所求,便无所惧。


许多人会把她的处事周旋之能,称为平衡之道。但如果没有“熄欲”作前提的话,所谓的平衡,就是无法平衡。难道今天对凤姐好点,明天对贾琏好点,就能两边不得罪吗?很可能是两边都得罪了,死的更快吧。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平儿本是过了明路的侍妾,有法定资格的。但她从不把自己当侍妾,什么争宠、子嗣、建立自己的堡垒地盘,对这些她连想都不想。不仅如此,连“有脸面的丫鬟”也不奢望。


多次无辜受气、挨打、被当枪使,她都能忍下来,还能跟主人一笑泯恩仇,这强大的心理受挫能力,绝对堪称贾府第一!许多屈死的姑娘们,如果能有平儿的心理素质,命运都会改变。


人日常的内心设定,在突发事件中很难扭转。平儿之所以受挫力强,因为她能把自我预期,设定的很低很低,不图名、不图利、不图争荣夸耀,只要平安踏实的活着就好。


作者给她起名平儿,我相信原因就在这里。她无关风月、无关富贵、无关任何梦想,她的最大特点就是平常做人,平安生活。


无欲,不仅让她得到了安全、自信和坚韧,还让她保持着一颗高度清醒的头脑和客观公正的心。


平儿常常规劝凤姐,得放手时且放手,少得罪人。又劝她要搞好婆媳关系。还劝她将息身体,生养子嗣。话虽简单,却都是至理名言,都是事关凤姐人生成败的大枢纽。


如果平儿也像凤姐一样争强好胜,她会巴不得主子搞的台面更大些,自己才好跟着耀武扬威。贾府里专门生事的下人少吗?面对大权在握的诱惑,不仅凤姐如飞蛾扑火,谁不是趋之若鹜?在你死我活的争夺里,谁又能看清这世界,看清自己?


平儿却能看清一切。这个家她看得清,自己的人生、凤姐的人生,她都看得清。所有这些,只因为她没多少争荣夸耀的心而已!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熄欲说说容易,做起来是世上第一难。对多数人而言,不为提升阶级去筹划、去争夺,还活着干嘛?可平儿从不筹划身份、谋算富贵,最终却跨越阶级,活成了终极赢家——这是无欲则刚的终极诠释,东方生命哲理最深刻的体现!


二、永保公正和正直


东方思想家说:公其心,万善出。


西方思想家说:公正是文明社会里最伟大的力量。


人要善良一时不难,难在永保善良。而永保善良绝非凭空而来,它的前提在于,内心必须有一份公正、正直!


平儿身份很特殊,她是总经理助理,很多时候可以代行权利。尽管有权有势,却并不弄权,不仗势欺人,更不炫耀踩踏,这可不容易啊!


对下层人,尤其是本分人,她始终抱着同情之心,总会尽量去帮助她们,这就更难得了。


无论52回是情掩虾须镯,还是61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里面都牵扯一大堆人的利益和面子。平儿能考虑到每个人、体谅到每个人,照顾到每个人。


每看这些篇章,卓语内心都很感动——平儿并不是大家长,只是代行权利,但凡有一丝私利之念,就可能半管半不管,何必去趟浑水,给自己惹麻烦呢?而只要稍微拖延一下,或许柳五儿当下已香消玉殒。若是私利再重些,拜高踩低、嘴歪来歪去的,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从这些事件里能看出,平儿不仅为人正直,处事公正,而且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真是个难得好姑娘!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到了尤二姐事件里,这些特点体现到极致。


贾琏的后院忽然间进入鼎盛,有正妻凤姐、二房尤二姐、姨娘秋桐、通房平儿。四个女人分属于四个阶级,拥有四种品性,按礼制应当享受四种不同的待遇......这局面真比一锅粥还稠!

【注】详见《尤二姐:低到尘埃无人知


二房属于主子,跟正妻以姐妹相称,有权抚养子嗣,祖祠有排位,死后入祖坟。简单说,就是正妻的备胎,随时准备接替正妻的。这些都是姨娘没有的资格。


凤姐当然不乐意有备胎,秋桐不甘心有人压她一头,两人毫不犹豫就联手了。平儿呢,按说她跟秋桐位置相似,心理诉求应当一样,更何况她还是凤姐的嫡系,自己的命运都跟凤姐捆绑着呢——其实比秋桐更多一层原因。


反过来看,尤二姐如果得势,平儿却没有直接利益可得,地位待遇不会提升,更关键还有贾琏,他对尤二姐可是有几分真情的,平儿就不觉得失落,没点嫉妒吗?


在这样微妙的关系网中,人性的善恶会被无限放大。每个人的私欲,都无法掩盖。然而平儿依旧得了满分!


要问平儿为什么能这么善良,我认为就是因为她对理不对人——公正而已。


二房制度是社会赋予贾琏的特权,不是谁的错。尤二姐只想安安静静做个合格的妾室,她温柔听话,敬爱夫君、和睦內帷、尊上宽下,还会生育........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受尽屈辱,也不过为一口饭而已。


同为天涯沦落人,为什么不给别人一点活路呢,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踩踏别人才能获得安全感?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这世界原本属于天地万物,心存公正的人,会尊重每个人的生存。反之,独占欲强的人不可能有公正。


当尤二姐靠平儿偷出来的二百两银子,才终于入土为安时,贾琏对平儿应是怎样的感激和敬重,岂是以色事人能比拟的?


二姐生命虽然卑微不堪,可她的灵魂并不卑微。上天有好生之德,平儿怎会不得到天地护佑?!


三、奉公守法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儿,觉得好笑,奉公守法也算人生智慧?


当然算!还真的很难做到呢。


平儿就是这样,作为总经理助理,经手的事里颇多违法违规,这怎么办?忠诚、尽职尽责,和奉公守法之间发生冲突,这难题在我们当代更常见。


平儿处理这个难题,使用了三种方法:


1、变相委婉的规劝


第16回贾琏从苏州回来,恰巧旺儿媳妇来送利钱银子,平儿谎称香菱来了。由此引起琏凤一段夫妻磨牙的小插曲。


平儿此举,有很多刻意而为的痕迹(无怪乎凤姐说她 “原来你这蹄子肏鬼。”),旺儿媳妇一天来几回,随便说个别的公务,都能搪塞贾琏。


等贾琏离开,平儿发表长篇讲说,什么贾琏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什么旺儿媳妇多没眼色、搞得多么惊险等等。


以平儿的资历,根本用不着这么费劲的卖乖表功。至于事情的机密性,也无须如此唠叨。


所以,她说了那么多,根本目的是要把空气搞紧张,把事情的严重性搞大,这是不得已的变相规劝凤姐啊!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这哪里是说贾琏,明明是说凤姐嘛!


2、直接规劝


到了本书的中后期,贾府内部矛盾愈加激化,凤姐愈加力不从心,平儿一逮着机会就劝凤姐“放手”。


凤姐真能放手的话,不知能免除多少灾难呢!


可见,平儿始终是爱护凤姐的,这份爱甚至远超至亲。王夫人身为长辈血亲,却只会利用凤姐,从不疼惜凤姐,丝毫也不为她的未来做打算!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3、寻求监督,变相阻止


平儿跟袭人透露印子钱机密,其实就是想借袭人之口,寻求王夫人的介入监督。


因为凤姐的行为,风险越来越大。原因来自多方面,既有人际关系问题,也有贾府政治背景问题。


平儿有清醒的头脑,她知道再不收手,捅出篓子时将无法收拾。如果王夫人知道此事后,真能介入监督的话,看似对凤姐不利,实际上却救了凤姐。


她对鸳鸯透露凤姐的病情,也是此意。故意把真相透给该透的人,都是为了寻求一种外力,阻止凤姐的自戕。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在那个时代,身为奴才原本不能有独立大脑,只需要服从。更何况,很多贵族头脑里尚且没有“法”,只有权。所以平儿能以法为先、规则至上,非常非常难得!


世人谁不知道守法好?问题是,很多时候守法守规就挣不到钱了,在现实中处处碰壁!所以这奉公守法不是件容易事啊!


只有深度参悟了其中的“得失”奥秘,不惧眼前损失,才能坚定的奉公守法。在这个问题上,平儿和凤姐又是两种人生态度。而作者安排的结局,足以印证他的人生观。


所以,看待平儿的忠诚,不能死执模式。她是高级阶段的忠诚,她对凤姐没有唯命是从,但她尽了本份,做了很多保护凤姐的事情。即便损害了凤姐的利益,也非故意,前提是凤姐执迷不悟。


平儿最大的智慧在于,她并不跟任何人绑死。当主人执意走向泥潭,她就选择遵从规则和良知,遵从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这个角度看,平儿生来是个当领导的料。


03 平儿和袭人


作者写了那么多丫鬟,其中有两个最重要。一个是袭人,她贯穿了整个黛钗之争;另一个是平儿,她贯穿整个家族治理,由此见证了家族兴衰。


这两个人,有太多可比性了——


1、平儿是贾琏的通房,袭人是贾宝玉的准通房,她们的男主都是荣国府第四代宝贝。两人都是极有脸面、举足轻重的人物。


2、平儿是凤姐心腹,袭人是王夫人新宠,王氏姑侄是荣国府的掌控者。因此两人都是实权派阵营里的,都跟权利随时打交道。


3、按常规来说,两人最后都会成姨娘,其身份地位一样,面临的人生抉择也一模一样。


4、两人都混迹在丫鬟群里,但却不是纯女孩,而是(实际)已婚人士。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曹雪芹写作有个制胜法宝,严格遵循对称法。同一事件里,外喜内忧;同一时空里,真假参半。同样重要的人物里,必有一奸一贤、一善一恶。


黛玉和宝钗,就分别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平儿和袭人也是。


如果说袭人的特长是翻江倒海,那平儿就是专门平息波涛的。一个是奸佞小人,一个是从容智者。


平儿是合法通房,但她只把自己当丫头;袭人是不合法通房,但她一向视自己为正妻。


满世界都帮着平儿铲除竞争者(尤二姐),平儿反而忍着骂、费着劲去保护她。袭人是宁可得罪贾母、离心宝玉,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坚决铲除竞争者(晴雯等人)。


她两人从小就是好友,长大了身份相似,境遇一般,但心性却截然不同,因而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注】莫提袭人命好好吗,不接受蠢人质疑。请参看《袭人的结局: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红楼梦细节解密:抽花签


当袭人沦落娼妓不见天日后,不知她是否会在某个清冷的寒夜里,想起她的童年好友平儿,那个已经被扶正,执掌了荣国府长房的人。袭人终生梦寐以求的理想,最后由平儿实现了。


04 结论


红楼梦里有那么多人物,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角,都代表一类群体。于其中细细揣摩,能学到无尽的人生智慧。


作者对贵族写的很隐晦,就像我们俗话说的“端着”,让人很难一眼弄明白来龙去脉,写奴仆就直白多了。


贵族碰撞的是意识形态,黛玉代表的文化曲高和寡,看不懂的大有人在。可是平儿,其文化本质跟黛玉一样。把颦儿的规格降低后,就变得老少皆宜,全民皆爱了!


清朝人评价她说

“平儿不矜才,不使气,不恃宠,不布恩,不辞劳怨,有古名臣事君之风。”


稍微注意下就会发现,她的名字被写入回目,达到了四次之多(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多少正钗都不能与之匹敌。曹公对她的偏爱,可见一斑。


平儿的人生智慧,长期以来一直被读者津津乐道。其实千言万论,根本在于【

少欲知足】。


《墨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止学》里说: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平儿就是因为懂得止,而立于不败之地,活出了大智人生!


平儿:小智惟谋,大智知止!


#红楼梦精解# #平儿# #闲话红楼# #人生智慧# #中国古典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