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教你用“柴胡”

潘澄濂 肖相如頻道

導讀:

學習《傷寒雜病論》中的柴胡。

文章推薦星級:

醫生醫學生:★★★★★

中醫愛好者:★★★★★

非醫夥伴們:★☆☆☆☆(遵醫囑,更重要!)


柴胡屬傘形科植物,味苦,性微涼,具有解熱祛邪,疏肝調氣的功能。

《本經》稱柴胡能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別錄》稱能“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胸中邪逆,五臟間遊氣,大腸停積,水脹及胸痺拘攣,亦可作湯浴”。

柴胡為《傷寒論》少陽證之主要藥物。現將其在組成諸方中的作用、適應證等,分別探討於下。


01屬於解熱祛邪作用類方劑

有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湯、柴胡去半夏加瓜蔞根湯等。

《傷寒論》說:“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中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這是小柴胡湯適應證之原文。

其中七個“或”字,為表示可有可無之症。要之,這一系列症狀的發生,與邪熱侵犯或干擾於肝、膽、胰、腸、胃等腹內臟器有關。

以筆者臨床觀察,不論系細菌、病毒或原蟲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如腸傷寒、流感、瘧疾或鉤端螺旋體病,以及肝炎、膽囊炎、胰腺炎等,其臨床表現為往來寒熱,或微熱,胸脅苦滿,舌苔黃膩或白膩,脈象弦滑者,均可以小柴胡湯為基礎,隨症加減應用,能有一定療效,用途頗廣。

也有人實驗研究表明,

小柴胡湯有提高細胞免疫功能,這與其作用廣泛,不無關係。

筆者認為柴胡配伍黃芩,是小柴胡湯之能解熱祛邪,抗菌消炎之主藥;輔以人參、半夏、炙甘草、大棗、生薑之扶正健胃,增強其抗病力或免疫力,達其祛邪之目的,這是中醫方劑之特點,值得重視。

一般稱少陽證為半表半里證。我的見解,是說它的病症,性質和屬性,介於太陽和陽明之間的病變,也就是介於表和裡、虛和實、寒和熱的中間狀態。

正因為此,所以有柴胡桂枝湯之辛溫性解熱健胃劑,以治少陽合併太陽證,這可從《傷寒論》“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的條文觀之,足以說明。

又有大柴胡湯的苦寒性清熱導瀉劑,以治少陽合併陽明證。這可從《傷寒論》“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的條文觀之,亦可說明。

近年來,用以治療急性胰腺炎之清胰湯,即是大柴胡湯之變方。

《傷寒論》147條與《金匱要略·瘧病篇》附方,“柴胡桂薑湯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這是柴胡桂枝湯之變方。

此外為柴胡去半夏加瓜蔞根條,有人認為是後世所增,由於這在小柴胡湯方後加減法中已有提及,有其依據。


02屬於疏肝調氣作用類方劑

有四逆散、柴胡加芒硝湯(由於芒硝鹹潤,能利膽,故併入本類方劑探討)。

肝氣鬱結,既是症狀,又是病機。作為症狀,主要是指胸腹部臟器的發作性疼痛或脹滿感;作為病機,是指氣機升降失調。

如以現代醫學觀點言之,可能就是分佈於內部臟器的植物性神經,由於它的功能失調或紊亂,而引起的病變,在中醫一般稱之為肝氣鬱結,或肝氣橫逆。

疏肝調氣藥,即具有調節植物性神經功能的作用。

《傷寒論》說:“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洩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本條的少陰病的“陰”字,可能為陽字之誤。

注者多將四逆散證以熱厥釋之,陸淵雷說:“熱厥非本方所能開,實治後世所謂肝鬱之病,亦治洩利下重”,頗有見地。

四逆散以柴胡配伍枳實,調節氣機之升降;助以芍藥、甘草,緩和肌肉之攣急,而達其解痙、止痛、消脹和緩解臟器下垂感等自覺症。

筆者常以本方治肝、膽、胃腸等因炎症刺激所誘發之疼痛,療效較好。這些疼痛,與四逆湯證之四逆,不可同日而論,需加區別。

尤其是對痢疾的裡急後重,急性膀胱炎的膀胱下垂感,不加入柴胡、枳實,難以取效,此為筆者有較深之體會。

後世逍遙散、柴胡疏肝湯等,皆取柴芍之疏肝,殆皆導源於本方。

柴胡加芒硝湯雖亦為解熱瀉下劑,然其疏肝利膽作用,值得重視。

《傷寒論》說:“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從本條文觀之,柴胡加芒硝湯的適應證,簡言之,就是小柴胡湯證,加日晡所發潮熱。筆者認為除日晡所發潮熱外,應兼有上腹疼痛,或腹滿不大便等,才為適應。

筆者曾治胡某,女性,患肝膽管泥沙樣結石,以本方加雞內金、鬱金、大葉金錢草等加減,達60餘劑,得以治癒。


03屬於鎮靜定悸作用類方劑

惟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傷寒論》說:“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對本條解釋,歷代注家,見解不一,對其方藥功能和作用,亦語焉不詳。

筆者臨床應用本方,常減去鉛丹與大黃,用以治療惡性瘧疾後,出現失眠、煩驚、心悸、身重、胸滿等症,可有一定療效。本方中的鉛丹,偶用之尚可,如持續服用,應慎重,以免中毒。


04屬於軟堅消結作用類方劑

《金匱要略》的鱉甲煎丸與薯蕷丸2方,均配有柴胡,且此2方所組成的藥物,分別為23味22味,作用複雜,為《傷寒雜病論》諸方之冠。

《金匱要略》說:“病瘧,以月一日發,當以十五日愈,設不差,當月盡解,如其不差,當云何?師曰:此結為癥瘕,名曰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程林說:“瘧母者,邪氣內搏於臟腑,血氣羈留而不行,息而成積,故內結癥瘕,而外作往來寒熱”。

瘧母,實即為現代醫學所稱之脾臟腫大。

急性瘧疾一般脾大質軟;成為瘧母,大都是慢性瘧疾,脾大明顯,堅度增加,包膜增厚,由於大量瘧蟲色素沉積表面,呈青灰色。脾髓內網狀組織纖維化,脾髓中多數為大單核細胞。

與此同時,肝臟亦稍增大,肝細胞混濁腫脹與變性,枯否氏細胞大多增生。其他臟器,如胃、腸、腎等,亦現充血。

由於鱉甲具有養陰、軟堅、消癥之功,故取其作為主藥而命名。

瘧母,是網狀組織纖維化病變,在中醫屬於癥積類疾病,故以“堅者削之,結者行之”的治則而制方。

取大隊蟲類的破血藥和部分活血消瘀藥,如䗪蟲、蜣螂、鼠婦、蜂窠、桃仁、赤硝、牡丹等,針對網狀組織纖維化而施用;

採桂枝、柴胡、芍藥、黃芩、紫葳、射干等,驅外邪,抗過敏,藉以消除瘧原蟲之毒害;

由於久瘧,氣血兩損,正虛於內,不能驅邪外出,故加麥冬、阿膠以助鱉甲之養陰;

配以人參、乾薑、半夏、厚朴之益氣健胃,以扶正而驅邪;方中又佐入葶藶、瞿麥、石韋、大黃等,用以通調水道,既可逐除瘀血於外,又可防止腹水之形成。

全方攻中寓補,標本兼施,為後世治療癥瘕,開拓了先河。

《金匱要略》說:“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薯蕷丸以健脾固腎之山藥為主藥而命名;取八珍加阿膠、麥冬之益氣補血為基礎;加乾薑、神曲、豆黃卷、大棗助四君之暖胃,以增強消化和代謝之活力;佐入桂枝、柴胡、防風、桔梗、杏仁、白蘞之驅風通絡,清除痰濁為先導,以防滋補藥上拒不受之弊。

綜觀全方,具有益氣補血,健胃運中,祛風通絡之功,補而不滯,溫而不燥。筆者認為是抗衰老、療風氣之穩妥製劑。惜其臨床應用的資料、報導不多,說明未被臨床醫家所重視,值得提出。

綜上所述,有柴胡組成的方劑,其起主要作用者,為解熱祛邪,一般與黃芩相配伍,其兼見太陽證者,可與桂枝合用,其兼見陽明證者,可與大黃或芒硝合用,是其規例。

其次,是其疏肝調氣的作用,多配伍枳實;合芍藥、甘草而同用,更顯其解痙止痛的效應,故後世稱柴芍之疏肝,實即導源於此。

至於它的鎮靜定悸作用,如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要依靠龍骨和牡蠣,柴胡不起鎮靜定悸之作用,似可想象。

此外,在鱉甲煎丸之柴胡,旨在祛邪;與薯蕷丸中之柴胡,重在調節氣機,有所區別。

如東垣之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之用柴胡,一般是既取其調節氣機,又可以其祛邪,一舉兩得之雙重作用,意義深遠。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柴胡製劑的實驗研究,有了較大的進展。尤其是小柴胡湯對免疫機制的研究,值得參考。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潘澄濂——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