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中醫藥學習的三個境界

國粹中醫藥學習的三個境界

有人講,學醫有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我們學習《傷寒論》,把原文讀熟,把方證學清楚,把調護方法、藥物劑量學準確,這是第一階段。很多患者很多治療效果不好才物診過來的。所以,這些患者多半不會按《傷寒論》描述來得病的。病情複雜,我們需用四個方合方治療。所以,我覺得每二階段就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境界。我認為中醫說的是一個境界,一個道,一個法,而且沒有脫離《傷寒論》。對於典型的症狀,我們可以用 《傷寒論》的方解決。那麼,對於不典型的症狀呢?我們當然可以變通著去運用。我覺得最值得讚賞的是溫病學家吳鞠通,他對張仲景特別的崇拜。《溫病條辨》的首方,不是銀翹散,不是桑菊飲,而是桂枝湯。我認為他是在繼承和發展仲景學說的基礎上,又創立了一個新的理論,所以說溫病源於傷寒,這並不矛盾。張仲景在序中說: "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

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意思是說,病人中有70%的人得了傷寒,那麼還有30%的人呢?仲景在原文第六條說: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張仲景把溫病的症狀都記載下來了,規律也找到了,但遺憾的是,由於受到很多條件的約束,他並沒有給出方藥。我覺得溫病學就是對它的補充和完善。其實溫病源於傷寒,發展於傷寒,羽翼於傷寒。我們學習《傷寒論》,要學字裡行間的內容,甚至還要跳出來,學習字裡行間沒有講到的東西。作為傷寒論課程的老師,我們教學生,絕對不能教他們死板的東西,不能告訴他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而是應該教學生一個活法,一個思路,以後的路就讓他自己去走。上面我說的是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有了前兩個階段的基礎,第三階段的層次已經提高很多很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