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文獻跟老師談開題——這是對論文最起碼的尊重

  來源: 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作者:吉大秋果

  有些論文題目純粹是大腦的“意淫”,我們需要文獻文獻文獻!

手拿文獻跟老師談開題——這是對論文最起碼的尊重

  學生約我談論文開題,我說好的呀,於是我們在辦公室約了見面。見面我就一直看著這個學生,把學生盯得直毛楞。學生問我,老師你瞅什麼?我說(其實我想說瞅你咋地,哈哈),我想知道你用什麼跟我談,你沒帶電腦,貌似也沒有帶打印的資料。那麼我們談什麼?學生從書包裡拽出一張A4紙告訴我這是他的思路。我問這思路從哪裡來的?他說是他想出來的。

  儘管我寫了好多帖子來說明開題和文獻的關係(請參見《準備成啥樣才能開題?》)在確定了大致的方向之後,學生就需要開始大量的收集資料並且進行專業閱讀(請參看《研究生們,你這種文獻的讀法根本做不出畢業論文》),然後逐步在所研究的領域中縮小選題範圍,直至最終找到了一個問題,進而圍繞這個問題進行寫作。但是還有很多學生在跟我談開題的時候只帶著腦袋來,一篇文獻都沒有。

  老師為什麼需要文獻,看你的文獻目錄,看你對於文獻的把握呢?

  首先,文科的研究依靠文獻。很多同學覺得社會科學都是憑空想象的,其實不然,論文是需要論證的,是需要證明觀點的科學性的,需要大量的論據,前期文獻沒有研究透徹,論據就不充分,論據不充分,論證就不充分,論證不充分,文章寫的就不會太充分。因此文獻關乎文章質量,沒有文獻你說的到底是個啥?

  其次,老師雖然是老師,但是不是所有選題都精通,需要憑藉你的文獻才能判斷出你的選題能寫不能寫。現在學科的範圍都很廣泛,即便都是在國際法範圍之內選題,也會遇到老師不熟悉的領域。你突兀地拿出一個選題沒有文獻支撐,老師也不知道這個問題到底能不能寫,只有手拿文獻列表還有閱讀筆記,才能跟老師探討你的思考。

  複次,參考文獻能說明很多問題。這個問題之前已經寫帖子說過了,請同學們參閱《事出異常必有妖:參考文獻的異常分佈能夠說明什麼》《參考文獻的四性:同學你做了一個假參考文獻》。你手中的文獻能夠讓老師幫助你判斷你這個選題能不能寫,值不值得寫以及有沒有可能寫完。曾經有一個學生在答辯的時候說,我研究這個問題的文獻比較少,所以我的論文研究得也不太充分。文獻太少能夠說明這個領域並不活躍或者不值得研究,亦或是太難。以上都有可能,但是對於你而言,沒有文獻你的研究很難推進下去。所以通常如果學生提供的文獻目錄太難看,數量太少,我們是不建議在這個方面選題的。

  最後,參考文獻能帶來問題,這是文章最主要的核心內容。這是最重要的,論文是解決問題的文體,也就是你的論文寫作需要圍繞一個問題展開,可是這個問題從哪裡來?從你的想象中來?不是的,是從文獻閱讀和對實際問題的觀察中來。有時候我們從實際生活中觀察能得出來的仍然是感性認識,通過閱讀相關文獻能夠上升到理性思考。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問題意識來源於文獻。

  文科不做實驗,文獻的研究非常重要。所以下次記得,一定是要帶上文獻再跟你的老師討論開題,這樣你的思考就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和無稽之談了。

手拿文獻跟老師談開題——這是對論文最起碼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