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首師大附中實驗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十四五”規劃論證會暨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開題

  2020年11月25日,由阮守華校長擔任課題負責人並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創新人才培養導向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理論創新與行動策略研究》開題會在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學校三層會議室隆重舉行。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課題主要探索了創新人才培養導向的教師隊伍建設理論創新與行動策略,形成推動教師專業能力和專業風格的有效機制,建設創新的課堂氛圍和學校文化;推動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朝著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方向轉變;促進教師隊伍教研能力和教學水平的全面發展,加速推動房山區教育現代化進程。開題會議由房山區課程與教育科學研究室周長鳳主任主持。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課題評議組由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顧明遠教授,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桑錦龍,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副會長聶延軍,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兼黨委書記、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首師大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沈傑,房山區課程與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周長鳳等5位專家組成。北京房山區教委顧成強主任、房山區教委郭冬紅副主任、房山區教委辦公室孫恆運副主任、大興區採育鎮第三中心小學王炳玉校長等領導參加了開題會議。課題組主要研究成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院長餘清臣和北京惠眾教育研究院院長石邦宏出席了本次活動。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首先,顧成強主任代表房山區教委對各位領導、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顧主任提出本課題的重要研究意義。教師隊伍的發展意味著學校的發展,學校的發展就意味著區域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打破學段界限,充分發揮年輕人的優勢,搭建廣闊平臺,助力教師快速成長,讓優質教育資源流動起來。首師大附中實驗學校肩負著引領區域基礎教育的改革方向和創新基礎教育辦學模式的特殊使命,他希望學校在全區範圍內起到引領、帶動和輻射作用。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接下來,阮守華校長分別從研究背景、文獻綜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價值、研究目標和內容、研究計劃、擬創新之處、預期成果等八方面向專家組作了詳細的開題彙報,並對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十四五”規劃進行了細緻的解讀。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在專家點評環節,顧明遠先生結合國家、國際及科學技術發展的三大背景,闡述了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首師大附中實驗學校研究課題的重要意義和價值。他希望進一步明確創新型教師內涵的結構和具體特徵,完善創新型教師的培養路徑,建設高質量、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教師的成長提供有效路徑,讓創新人才不斷湧現。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桑錦龍副院長指出,聚焦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提升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和素質,這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整個課題貼近國家戰略部署,貼近我們教育研究的前沿方向,也貼近學校的發展實際,選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整個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選擇得當,研究任務非常飽滿,研究組織非常嚴密。他希望進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明確核心概念,讓此項課題研究發揮出學術影響力、實踐影響力和決策影響力。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聶延軍副會長指出,首師大附中實驗學校所研究的課題和發展規劃緊跟國家教育改革發展進程,課題內容詳實,目標明確,理論充分聯繫實際,策略切實可行,為更高起點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奠定了紮實基礎。他希望學校能夠圍繞借、新、實、遠四個關鍵字多琢磨、多實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沈傑校長提出課題研究的六個導向,一是目標導向,目標導向路徑要清晰;二是問題導向,明確問題核心;三是動力導向,保持動力去做研究;四是質量導向,關注教育教學質量、教師素質、學生素養的提升;五是效益導向,重視效果和收益;六是創新導向,課題創新。六個導向指向明確,內容全面,為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指明瞭方向。

  最後,經專家組討論,一致同意《創新人才培養導向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理論創新與行動策略研究》課題如期開題。各位專家高屋建瓴地對本課題和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規劃提出了指導意見,引領學校進一步提高站位,開闊思路,放大格局,帶領課題組完善研究過程,使問題更加聚焦,目標更加清晰,內容更加明確,思路更加創新,結構更加規範。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創新驅動 專業發展

  會後,顧明遠先生為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學校揮毫題詞,“正志篤行誠德達才”“用心做教育,做心中有人的教育”。阮校長表示,將結合各位專家建議,紮實開展研究,做好教師隊伍建設;用行動擔起當代基礎教育的責任與使命,創新驅動,培養專業能力和專業風格全面發展的教師隊伍,辦一所現代化、高水平、特色美的一流基礎教育名校。

  據悉,首師大附中實驗學校高起點開局,秉承“正志篤行成德達才”的教育思想,建設文化實踐系統,豐富時代內涵。學校始終不變的是對“人”的關懷,始終夯實的是基礎教育的“立人”功能,始終關注“人”發展的真問題,堅持真研究,始終紮根課堂真實踐,共創成達教育故事,形成持續的教育認知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