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优生”言传身教

齐齐哈尔新闻网4月23日讯(于广翔 吴晓婷)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人才工作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我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越发加大,配套制定的42个实施细则,涵盖企业人才引进、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和管理、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名校优生”选聘政策的实施,破解以往招聘人才工作中的难题,在编制、招聘方式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向优秀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敞开怀抱,让更多在外拼搏的人才可以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201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佟兴,具有研究生学历,生于齐齐哈尔的他深爱着这片养育他的黑土地,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通过“名校优生”人才引进政策如愿回到了家乡,加入到了建设家乡的队伍中。“在哈工大读研期间我萌生了建设家乡的想法,正好赶上‘名校优生’这个政策让我如愿以偿,回到家乡这五年我一共经历了三个工作岗位,我感觉我得到了比较好的锻炼。”2014年佟兴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他的第一份工作在12319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处理群众投诉,协调相关单位解决督办,在日常工作中佟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得到提升,也对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有所了解。

2015年11月,佟兴被调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科负责混凝土质量检测,检测岗位专业性强、责任大,而且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的特殊性,让佟兴树立了牢固的责任意识。2019年3月,佟兴因在工作中表现优秀被提拔任命为市人才发展与服务中心引进科副科长,负责“名校优生”人才引进工作。当初作为“名校优生”回到故乡,如今又负责引进“名校优生”,这让佟兴心中感慨万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言传身教感召更多的“名校优生”来家乡大展拳脚。

“我市每年都通过‘名校优生’选聘不少于1000名优秀人才进入我市各基层事业单位。这对于广大想要扎根鹤城、创业奉献的人才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市人才发展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党福庆告诉记者,我市近年来在完善人才政策、拓宽引才渠道、优化创业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例如实施了八大引才计划,出台了42条实施细则,涵盖了企业人才引进,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和管理,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保障、服务等方面,包括青年人才政策、高层次健全人才政策、科技平台建设等,建立高层次人才市场化认定体系,开展人才资源调查统计。对引进的优秀人才配偶,给予一次性安置政策,为引进人才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我市在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市政务中心设立了人才服务窗口,确定了18项人才综合受理业务和帮助引导11项代办业务。

在适宜环境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才学到了本领,发挥了才能。如今,他们多数人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业务骨干,在各自的岗位“闪亮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