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场大会(1)

会不在听,到会就行;心不在会,坐完则灵。斯是开会,我却闲情。

抽着红塔山,喝着老龙井。谈论处世学,话说山海经。可以拉家常,眯眼睛。

无群言之乱耳,无公务之劳神。虽非麻将场,堪比歌舞厅。

有道是:“开完就行”。

当然,我们也不要太紧张,毕竟都是见过大世面的,这一篇就历数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十场会议,哪一场都是响当当的重要,让我们追溯历史,回味下那些年,我们的祖先经历过的大场面。

第十位:刘邦朝会

秦朝夷灭,汉朝鼎新,然而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却不怎么开心。

因为西汉政权建立之初,秦朝仪法已废,新的礼仪法度尚未确立,朝廷秩序杂乱无章。而刘邦本身是一个大老粗,他的老乡团也是如此,所每逢朝会,史记记载是:“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

大臣们喝高了,在朝堂之上大呼大叫,拔剑砍柱,这是一个新国家该有的气象吗?

马上得天下,那不能马上治理天下,已作为皇帝的刘邦,对此十分厌恶,所谓君臣有别,他不能再像战争时代那样搞君臣无别,因此,当时的大儒叔孙通,征得刘邦同意,依据先秦古礼及秦仪,主持制定朝廷礼仪,制定了《傍章律》十八篇,关于朝廷、宗庙、君臣、贵贱等礼仪法度与等级秩序方面的法律规定皆有设计。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场大会(1)

是故《汉书•高帝纪下》载:“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场大会(1)

经过叔孙通制定好的立法,在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的庆典朝会上,实行了。

朝会按照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制度进行。天亮之前,谒者领着诸侯大臣们按照一定的次序进入殿门,院子里排列着保卫宫廷的骑兵、步兵,陈列着各种兵器,插着各种旗帜。此时,有人喊了一声:“趋。”殿下的郎中们站到台阶的两旁,每个台阶上都站着几百人。功臣、列侯、将军,以及其他军官们都依次站在西边,面朝东;丞相以下的名种文官都依次站在东边,面朝西。

九行人设立了九个傧相,专门负责上下传呼。最后,皇帝的车子从后宫出来了,皇帝的随行人员拿着旗子,传话叫大家注意,然后领着诸侯王以下直到六百石的官吏们依次向皇帝朝贺。从诸侯王以下,所有的人都诚惶诚恐,肃然起敬。

群臣行礼过后,又按着严格的礼法摆出酒宴。那些有资格陪刘邦坐在大殿上头的人们也都叩伏在席上,他们一个个按着爵位的高低依次起身给刘邦祝酒。等到酒过九巡,谒者传出命令说:“止。”哪一个人稍有不合礼法,负责纠察的御史立即把他们拉出去。

整个朝会从始至终,没有一个人敢喧哗失礼。刘邦看到朝会井然有序的状况,心满意足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没有刀光剑影,没有重大决议,但高祖七年十月的这场朝会,却是一场影响中国历史的会议。

这场按儒士制定的礼法进行的朝会,不仅是儒家首次登上大一统国家的政治舞台,更代表汉朝走上了“以礼治国”的道路,为后世各个朝代开会提供了会议范本,因此,要讲开会,以此为首。

汉高祖七年十月,长乐宫朝会上,刘邦大手一挥:“全面推进以礼治国!”

第九位:白虎通义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的建初四年(公元79年),中国出了一本书。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场大会(1)

这本书是将皇帝与儒家们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班固,因辩论地点在白虎观而得名《白虎通义》。

《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於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 ,讲议‘五经’同异。”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场大会(1)

白虎会议的的宗旨,根据章帝诏书和杨终建议所言,就是要减省当时经学界盛行的支离繁琐的章句之学,协调各派学术,共正经义,取得“永为后世则”的效果。

与会者数十人,包括今古文经学各派知名学者,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提出议题,经诸儒讨论、发表见解后,再由侍中淳于越上奏,章帝亲加裁决。尽管与会者中不乏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经学家,如今文经学家丁鸿、古文经学家贾逵等,都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学者。但章帝却将总结会议成果、撰写《白虎通》的任务交给了史臣班固——用意是要超越于各学派之上,而体现官方最高权威。

因此,《白虎通义》可以说是由参加白虎观会议的诸儒生共同起草,汉章帝予以选定(包括章帝本人的论断),最后由班固整理、编纂成书的。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场大会(1)

在今天,很多人不会知晓白虎会议的重要性,但在学术界之人来看,涉及当时古文今文白虎会可以说是一场汉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东汉完全以儒治国,而儒家当时分为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大派。在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撕逼不已的当年,白虎会议用国家的权威和意志,确立了今文经学的领导地位。

《白虎通》是代表最高统治者意志的具有法典性质的文献,其思想宗旨是论证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合理性,使之神圣化、规范化,主体是神秘的唯心主义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是故史家曰:“谶纬盛于东汉。”对宋明理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言以蔽之,公元79年,白虎观会议上,汉章帝以国家意志,发起了一场全国性质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比后世的我们,早了一千九百年……

第八位: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场大会(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不必多说,大家自知。

然而,这场意义深远的大会,只能排在第八,没办法,后面的七场会议,各个都比它牛啊。

第七位:商鞅公会

公元前359年,励精图治的秦孝公打算任用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但担心保守的国人非议,所以召开了一次朝会,命大臣们商议变法。

这是商鞅的第一场硬仗,作为初来乍到的外国士人,他的对手却是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等元老大臣。

这批大臣群起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对此,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场大会(1)

这场朝堂之上的大辩论,为商鞅后来的变法打下舆论基础,成为商鞅变法的先声,也成为秦国走向富强的第一步,开启了战国裂变。

在商鞅于朝会上挥斥方遒的138年后,秦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转折,就在这一场朝会上形成。

公元前359年,秦国雍城的朝堂大会上,一个年轻士子的慷慨陈词,开启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时代,影响中国历史的会议,它当之无愧!

第六位:葵丘会盟

这就是齐恒公的葵丘会盟。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场大会(1)

战国有七雄,春秋有五霸,判断春秋五霸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有无主持过诸侯会盟,而葵丘会盟,就是齐恒公主持的第一次诸侯会盟。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奉周天子之命”,向各诸侯发出通知,约定三月初一在齐国北杏(今山东东阿)会盟。

诸侯会见完毕后,共推齐桓公为盟主,并在会上订立了盟约。葵丘会盟是诸候和好签订盟约之会,盟约“五禁”、“五命”。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许乱筑堤坝,不许限制粮食出口;凡是不孝的儿子,就把他杀掉,凡已经设立的太子就不要更改;官位不可世袭,官员不得在外兼职,国君不得擅自杀士大夫;要培养人才,表彰有德之士;要尊老爱幼,善待外国来宾等。

从这些条约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次以齐国为主导的国际和平会议,旨在让各国人民修养生息,发展经济,同时也保证了周礼式微的背景下中原文明的传承,这比1942年《联合国宣言》发表,整整提前了将近2600年!

更为重要的是,在葵秋会盟上,面对四周蛮夷侵袭华夏的困境,在管仲的献策下,齐恒公喊出了这震古烁今的四个字:

“尊王攘夷”

就是这四个字,开启了华夏族对蛮夷的团结反击,保证了华夏文化的生生不息。

就是这四个字,让后世的仲尼含着热泪说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公元前618年,葵秋会盟上,齐恒公振臂一呼:“尊王攘夷!”就凭这四个字,葵丘会盟,青史凿名!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