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4.22 世界地球日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今天,我們迎來了地球日的50週年紀念日,這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黃柏塬和牛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秦嶺大熊貓棲息地|圖:王放

能夠在大熊貓棲息的森林之中旅行,恐怕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高大的冷杉樹垂下飄蕩的松蘿,清澈蜿蜒的溪流中時見細鱗鮭和山溪鯢,連綿的木竹覆蓋著平緩的溪谷,又在接近山脊的位置被更加堅韌耐寒的箭竹所替代……只要靜靜站在這樣的“熊貓森林”之中,哪怕只是看看日出日落和繁星滿天,恐怕都能夠帶來巨大的滿足感。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岷山大熊貓棲息地|圖:王放

在這些熊貓森林中,其實還發生過一些有意思的小插曲。比如在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曾經有戶外愛好者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爭得面紅耳赤——他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這個地方生活著大熊貓,覺得所有和大熊貓有關的宣傳都是為了哄人來旅遊的騙局。在大熊貓數量最多的大窩凼,幾個戶外愛好者帶著一臉不屑甚至惱怒和保護區員工爭論起來——你們說有這裡百十來只野生大熊貓,我一隻也看不到啊!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野生大熊貓,往往需要紅外觸發相機才能大量拍攝|圖:王放/黃柏塬自然保護區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藉助紅外觸發相機,甚至可以見到平時難以發現的野生棕色大熊貓

圖:王放//黃柏塬自然保護區

沒看到,那是因為你不會聞熊貓味,也看不到漫山可見的線索嘛!

“大熊貓的味道”是什麼?我是在深山的篝火旁,從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老局長陳佑平先生口中聽到這個說法的:

“1997年的5月,我剛剛來到王朗保護區就職。那時候我和胡錦矗、潘文石、呂植三位老師一起到王朗保護區的天然苖莆溝探查。當穿越到大窩凼金草坡區域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保存完好的森林和隨處可見的有蹄類動物痕跡。我記得潘文石老師那時候深深吸了一口氣說‘我聞到了大熊貓的味道’,然後沒有爬幾步我們就看到新鮮的熊貓痕跡……

依此推論,大熊貓的味道應該就隱藏在山谷、森林和泥土中,如果你知道如何聞到這種“氣味”,那你就可以在岷山和秦嶺的山谷間,“聞”出來大熊貓的存在證據。如果可以瞭解動物世界之中錯綜複雜的種間關係,那麼你也可以在六盤山和太行山的空氣和泥土之中,想辦法確定華北豹和金貓的存在。

來試試?

1大熊貓的味道

在森林中有一類動物叫做有蹄類動物,它們顧名思義都長著蹄子,大部分是嚴格的素食者,平常就被人當成是各種不起眼的“羊”或者“牛”。可是實際上,它們的出現大概率意味著大熊貓的存在——從秦嶺到岷山、從邛崍到涼山,混合著青草樹葉香氣的有蹄類動物痕跡,就是大熊貓的味道。

在熊貓森林中,我們幾乎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野生斑羚的存在——它們取食的痕跡到處都是,尤其喜歡啃食楊、樺的嫩葉嫩植、再加上松蘿和苔草;沿著獸徑行走,我們總能遇到斑羚留下來的糞便,餓的時候看過去像極了堆在一起的巧克力豆。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能找到峭壁上的斑羚嗎?|圖:馬文虎

在秦嶺山脈,我們曾經在大白天看到一隻斑羚溜溜噠噠地在絕壁上面晃悠。那是一個接近垂直的巨大巖壁,只是想象一下站在上面都讓人腿軟。可是斑羚似乎連低頭觀察落腳點的功夫都不願意費,只是漫不經心地尋找哪裡的巖壁滲出來更多硝鹽,然後在看起根本站不住的懸崖上晃晃悠悠,東舔一口西舔一口——也難怪,這樣的懸崖峭壁連華南虎和金錢豹都會腿軟,斑羚自然可以悠閒自在。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斑羚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自由移動|圖:向定乾

因為有能力俯瞰整個山谷,所以斑羚幾乎是群山間最先知道是否有修路和採伐的動物。換句話說,它們是莽莽山川萬千變化的觀察員,對於環境變化相當敏感,種群數量也往往隨著人類干擾最先開始波動。因此,從四川到陝西的漫長山脈中,只要在森林中隨處可以見到斑羚、羚牛和毛冠鹿的痕跡,就代表著這片區域相對安全,也意味著這個少人打擾的山谷中,很可能會出現大熊貓的痕跡。

因此不起眼的斑羚痕跡,往往是我們最先聞到的“熊貓味道”。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看到斑羚、毛冠鹿和羚牛的痕跡,就彷彿聞到了大熊貓的氣味|圖:向定乾

如果說斑羚、羚牛和毛冠鹿等有蹄類的出現,代表著山川不被打擾,那麼林麝和亞洲黑熊的活躍,則更是代表著自然保護工作對於盜獵的有效控制。

在自然演化過程中,林麝習慣於獨自生活,看起來是一種孤獨的動物。然而實際上它們和外界的聯繫從未中斷——林麝以“麝香”而聞名,它們從麝香腺、腓腺和尾腺分泌的奇特香氣,讓看似空曠的森林之中佈滿了化學分子構成的社交網絡。然而當麝香成為了昂貴的香水和藥材原料之後,林麝在叢林中曾經遭受了長期的捕殺,無處藏身。因此如果山間能夠看到林麝的痕跡,那意味著這個區域對於野生動物、包括大熊貓,都是相對安全的。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如果可以發現林麝毛髮,那麼這個地方可能已經投入了巨大的自然保護努力|圖:李晟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不起眼的林麝,背後藏著自然保護的巨大努力

圖:寧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復旦大學、貓盟CFCA、阿拉善SEE

同樣命運的動物還有亞洲黑熊。今天,為了熊掌遭到獵殺的亞洲黑熊有所減少,但熊膽仍然被中醫認為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為了膽汁而被獵殺的亞洲黑熊不計其數。所以無論是樹幹上林麝獨有的波浪形堅硬毛髮、還是黑熊搭建在青岡樹上的取食平臺,背後其實都藏著自然保護工作者年復一年的監測和巡護,這就是西南山地中的熊貓味道。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野外調查中亞洲黑熊的探測概率很低|圖:北京大學&王朗保護區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盜獵分子手中的野生亞洲黑熊熊膽|圖:王放

所以當野生動物研究者到達一片並不確定是否有大熊貓的山川時,會溜溜達達地在林間空地上看看是不是有斑羚的腳印、再尋找到一些高大的青岡樹和板栗樹,看看樹幹上能不能發現黑熊爪痕和林麝毛髮。一片森林中可能只有區區幾隻熊貓,卻會有成千上萬的斑羚、林麝、小麂和毛冠鹿,它們共同構成了森林龐大的食草動物基礎,講述著整片山川的自然保護故事。

簡單說,這些看起來不起眼也不出名的動物身上藏著大熊貓的味道。複雜說,這些動物代表著廣闊的山林的自然歷史,如果我們可以保護它們所賴以生存的山川草木,那麼我們也就保護了大熊貓和熊貓森林。

2誰是帶頭大哥?

離開綿延千里的熊貓森林之後,到處都是居民點、農田和公路,野生動物又藏在哪裡呢?畢竟“熊貓森林”在保護上太特殊了,既位於長江等重要江河的上游,是中國最重要的水源地,又是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還留存著面積相對廣大的原始森林,具有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

那麼我們如何在其他區域,確定是否還留存著長臂猿、亞洲象和華北豹呢?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充滿人類干擾的區域尋找野生動物,但是卻發現自己彷彿從一開始就被一個問題搞糊塗了。如果可以釐清這個問題,那可能我們也能夠在森林中聞到豹和金貓的味道——到底是威風凜凜的豹在管理著森林生態系統,還是那些整天東躲西藏的野豬和狍?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豹:什麼?在林子裡面我要聽野豬的?

圖:寧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復旦大學、貓盟CFCA、阿拉善SEE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其實是那些一直得不到關注、甚至被認為局部氾濫的“低端物種”,才是自然界裡面真正的“帶頭大哥”。

林子裡面見到野豬的痕跡簡直太容易了。從大興安嶺到婺源、從原始森林到城市周邊,似乎到處都是野豬可以利用的廣闊天地。野豬喜歡成群,不管是吃東西、求偶、育幼還是遷移,都要少則三五隻、多則幾十只聚在一起,因此留下來的痕跡量很大,經常給人以整個山頭都被野豬佔領的錯覺。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放學回家野豬群

圖:寧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復旦大學、貓盟CFCA、阿拉善SEE

再加上野豬是雜食性動物,既酷愛拱開泥土尋找土壤裡面埋藏著的植物根莖,也喜歡在路過莊稼地的時候捎帶手把玉米和土豆給禍禍了,因此野豬總被人冠以“氾濫”、“害獸”這樣的負面詞彙。

但實際上,野豬對於森林的作用幾乎是難以複製的。比如說它們拱地的時候把落葉、泥土和空氣攪動在一起,加速了分解過程,也讓掉落在地面的各種果實籽粒有了更好的萌生機會。它們喜歡在林中的水塘洗澡、喜歡在大樹的樹幹上面酣暢蹭癢、更習慣於把排洩物拋灑在山谷中的各個角落,這些行為都能夠幫助維管植物和苔蘚類植物種子的擴散,促進森林的演替更新。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野豬種群和豹的共同存在,促進了森林的恢復和演替|圖:王放

甚至在冰雪覆蓋大地的冬天,野豬團隊經過或者拱地覓食的行為,會大面積地清除厚厚的雪層,暴露出來的地面則給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提供了豐富的覓食機會。實際上野豬連被吃掉都是那麼英勇——雌性野豬一年可以繁殖多達十餘隻幼仔,這些幼仔長大了之後可以像父輩一樣管理森林,萬一沒有成功長大還可以成為金貓、狼、豹等頂級食肉動物的口糧,豐富了生態系統之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冬天,野豬幫別的動物刨開積雪|圖:向定乾

因此比如在六盤山這樣的地方,當我們發現林中散落著野豬痕跡的時候,彷彿天空都因此變得更加晴朗——恢復之中的森林再加上相對健康的野豬種群,這就是“豹子味”啊!

更何況這個地方還有狍呢!

狍實在是個有趣的動物,據說它遇到危險不知躲避,反倒經常顯擺著滑稽的白色屁股駐足觀看。這樣奇特的習性,也讓人們給狍起了一個可愛的名號——“傻狍子”。實際上狍顯得有點呆的原因,是它們對於北方森林的適應性。

北方的森林是相對貧瘠的,因此找到適合的棲息地之後,它們往往是依靠敏銳的聽覺躲避敵人,並且守在植被層次豐富、鬱閉度高的家域周圍並不會輕易離開。

靠著這樣的習性,它們成為了環境嚴酷的北方森林中數量最大的有蹄類動物,在生態系統的營養鏈條中完成了把能量從初級生產者傳遞給食肉獸的重要作用,也在時時改變著森林生態系統,促進著針葉林和針葉闊葉混交林的自然更新。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被叫做“傻狍子”的狍,其實適應能力非常廣泛

圖:寧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復旦大學、貓盟CFCA、阿拉善SEE

生態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基石物種(Keystone Species),指的就是在群落中與其他物種相互影響、並決定其他許多種生存的物種。像野豬和狍這樣,看起來默默無聞、實際上卻在時時刻刻改變著森林面貌的物種,就是最典型的基石物種。甚至可以說它們才是森林之中的帶頭大哥,管理著森林的明天,決定著這裡是否有豹和金貓的味道。

簡單說,在遼闊中國的大地上還有很多像野豬和狍一樣,被認為局部氾濫的“低端物種”,而它們其實是森林之中的基石。有了它們,就有了“豹子味”、“金貓味”或者“狼味”——那是隱藏在臭野豬和傻狍子蹤跡之中的、壯闊自然的味道。

3一段豬獾母子的對話

所以在今天故事的最後,也許我們可以回到大熊貓所生活的熊貓森林,試著模擬一段豬獾母子的對話。儘管看上去可能有些幼稚,但是裡面的道理,卻是通透又真誠的: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正是豬獾母子這樣的尋常物種,維持著生態系統的平衡|圖:王放

“媽媽,我不太明白,我們長著豬一樣的鼻子,身上毛毛扎扎也說不上好看,我們的價值在哪兒呢?”

“傻孩子,你想。任何金字塔,都得有底座。咱們就是江湖真正的底座。沒有咱們來襯托著幫腔著,那些泥巴誰來翻,那些種子誰來傳?金錢豹那麼厲害,還不是為了吃我們?大熊貓那些金貴吃竹子的,沒有我們維持林下生境,竹林早就完蛋,它們賣個什麼萌?

咱們是豬獾,但卻是支撐著整個森林的豬獾。但凡任何人聰明點,都知道不可把咱們清出江湖——如果江湖上每天都只剩下大熊貓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朱䴉那些躲在稻田裡的,雪豹那些藏在雪線以上的,這還算什麼江湖呢?”

“媽媽,你這麼說還真有道理。”

“所以呀,其實真正離不開咱們這些‘低端物種’的,是那些明星物種,對,能主演《功夫熊貓》的那些物種,比如熊貓丹頂鶴老虎長臂猿什麼的。可如果咱們不捧場,不幫襯,不維持森林、提供食物又清潔廢物,它們就沒人供養也沒人幫襯,滅絕不就是幾天的事情?再者,你看咱們低端物種多好說話?又不需要竹子,又不需要雪線,又不需要大魚大肉——如果這樣還要被人趕盡殺絕,真不知道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意思!”

地球日 | 你知道什麼是“大熊貓的味道”嗎?

本文作者 王放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動物學博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專家。

校對:楊禕、何欣

排版:黃詩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