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童眼睛被强塞几十块纸片:未成年人之恶,你永远想象不到

7岁女童眼睛被强塞几十块纸片:未成年人之恶,你永远想象不到

最近看了一则新闻,禹州7岁女孩在学校里眼睛被人塞进数十张纸片,细思极恐。

虽然校长承认了此事,但却表示这只是:“小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

眼睛进沙都会红肿流泪,何况是被强塞作业本碎屑,那是何其残忍,怎么就成了玩闹?

今年9月开学以来,李女士发现女儿眼睛里总是会冒出小纸片。

带女儿去医院,掰开眼睛忍受酸涩看着医生从自己眼中拿出大小不一的疙瘩纸片,是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女儿必经的事情。

多多今年才上2年级,作为一个妈妈看着自己孩子眼睛被塞那么多纸片是多么心痛啊!

常人真的很难会想到,这会是三个男生的所作所为,吃饭的功夫,两个男生强行按住女孩,另一个男生则负责塞纸片。

然而类似的校园霸凌事件,在网上一搜还会看到更多让人触目惊心的内容:

“16岁少年被欺凌7年,忍无可忍一刀捅死同学被判10年”

“新生宿舍被6人围殴烫烟头,被逼下跪,还拍视频......”

“12岁女儿被7个室友围殴,母亲心碎求救......”

一群正值青春美好年华的孩子,为何欺凌起同龄孩子,却能干出如此狠毒并且如此肆无忌惮。校园霸凌就出现在孩子身边怎能让为人父母的我们心安?

记得有人说过,如果你不告诉孩子这是罪恶,他们就能活生生把人逼死,在此之前他们是不知道人是会被逼死的。

我们或许担忧过校园霸凌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可我们对于校园霸凌的定义及其存在的普遍性却知之甚少。

7岁女童眼睛被强塞几十块纸片:未成年人之恶,你永远想象不到

校园霸凌离孩子有多近?

我翻阅了一些和校园欺凌相关的文献,总结了一些数据,或许对家长们初步认识校园欺凌有一定帮助。

在每100个孩子里,大概有90个左右的孩子遭遇不同程度的校园霸凌。

在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调查中显示:有49%的同学承认过自己对其他同学有不同程度的霸凌行为,87%的同学表示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欺凌。

欺凌的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在专业术语中,欺凌被分为了不同的种类,有关系霸凌、言语霸凌、肢体霸凌、性霸凌、网络霸凌、反击型霸凌等。

如果用一张图来理解,那下面这张图中所涉及的行为,都可以被划为校园霸凌的范畴之内。

7岁女童眼睛被强塞几十块纸片:未成年人之恶,你永远想象不到

其实,不光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内都存在校园霸凌的行为,其中初中的霸凌事件就占据了73.5%。

这些孩子实施欺凌行为通常有各种理由,比如为了寻开心、获得物质利益或是舒缓压力、维护团体关系等等。

具体而言,这些孩子大多冷漠无情,过于自恋和冲动并缺乏同情心,尤其是移情能力,喜欢道德推脱。

在最近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中,魏莱一角把欺凌者的特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7岁女童眼睛被强塞几十块纸片:未成年人之恶,你永远想象不到

有学者Juvonen, Wang & Espinoza曾在2013年表示,欺凌行为是青春期早期个体获得并保持社会支配地位的一种常见方式。

这些孩子不一定被大家真心喜欢,但通常能在班级里有较强的影响力,甚至更有异性吸引力。

如果深究造成校园欺凌的原因,其实远不局限在表面上为了获得更高校园支配地位那么简单。

行为上的肆无忌惮,掩盖不了早期植入内心的性格缺陷。

7岁女童眼睛被强塞几十块纸片:未成年人之恶,你永远想象不到

因为担心咪西在上学时陷入校园欺凌也不敢和我说的情况,我研究考察了造成欺凌-被欺凌关系的家校原因以及孩子的交友观问题。

希望能从心理学的角度走进孩子的世界,以此减少校园欺凌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我将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划分成了三个部分:

1、父母家庭

原生家庭影响孩子早期性格发展,一般而言,父母的冷漠、酗酒、暴力、回避等行为都会对孩子的欺凌行为有一定联系。

有学者曾指出,父母和家庭因素是与欺凌行为联系相对密切、影响较大的危险性或保护性因素。

如果家庭内部频繁发生冲突与暴力行为,父母对孩子采用虐待、忽视、体罚等消极的教育方式,那孩子产生欺凌行为的危险性因素就会提升。

相反,如果我们能给孩子温暖有爱的环境、积极的沟通和支持,以及适当的监督,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孩子成为施暴者。

在电影《少年的你》中,魏莱父母对应的是冷暴力忽视者,罗婷的父母对应的是酗酒施暴者。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想要减少校园霸凌的悲剧,还是需要家长从自身的教养方式上开始转变。

7岁女童眼睛被强塞几十块纸片:未成年人之恶,你永远想象不到

2、班级同伴

欺凌是一种力量不均衡的关系,在一个班级里面,同伴生态等级的分化程度越高,孩子之间的社会地位不平等的问题更容易暴露出来。

尤其是,班级里往往影响力最高、最受追捧或起到模范榜样作用的孩子参与欺凌的几率越高,并且大多孩子也对他们的行为越容忍。

魏莱在班级中就是这样的存在,目标考北京大学,成绩每次都是班级前三,罗婷和小渺成为她的追随者。

朋友的情感支持有时会帮助受到欺凌的孩子后续有相对友好的社会适应状况,就比如小北对陈念的支持。

那些同病相怜的朋友也会经常在一起反复讨论他们的遭遇,从而加重他们内化情绪的症状。

3、学校老师

师生关系是影响个体欺凌-被欺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消极或冲突的师生关系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欺凌行为,而获得老师的支持能有效提升学

生的同伴接纳度和社会胜任力。

更重要的是,如同家庭、同伴支持一样,来自老师的支持有助于缓解校园欺凌所造成的消极后果。

有学者曾指出,如果和老师有较强联系或者获得老师的支持,受欺凌的孩子在学业成绩、生活满意度、内外化问题行为、学校态度等方面的适应不良都会有所减轻。

另一方面,虽然欺凌者和教师的关系一般比较糟糕,但是相对支持性的师生关系也会成为多方面心理适应状况的保护性因素。

由此可见,家校环境、师生关系、同伴交友都是影响孩子欺凌-被欺凌的关键因素,只有我们把控好这其中的每一环,或许才能从根本上削弱校园欺凌的影响。

但,毕竟我们不能一辈子陪伴在孩子身边,老师也不可能时刻守着孩子,当孩子面临欺凌问题,迟早需要自己去应对。

或许,我们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在尽自己所能的基础上,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7岁女童眼睛被强塞几十块纸片:未成年人之恶,你永远想象不到

我们都不愿意看到孩子在学校经历欺凌事件,希望我们都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有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离恶再远一点点。

虽然作为家长关注的重点总是在成绩、排名上,但孩子的心理状况才是重中之重啊。

长久的压抑带来心理的崩溃,积攒的苦痛总有一天会如同暴风雨袭来。

愿我们都能从中获得思考,让孩子懂得反抗,懂得保护自己,只有当我们都站在孩子这边,孩子才能更勇敢的冲破困境,才能大胆对校园欺凌说“不”。

本文作者:咪西妈妈:专栏作者,公众号:咪西妈妈(ID:miximamam),关注亲子教育,分享育儿、婚姻生活感悟,愿经历化作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