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23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新冠確診病例超250萬例;死亡病例超17萬例。
然而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實際感染人數,或許遠遠大於目前確診的人數[1]。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這一方面與新冠病毒自身的特徵有關,例如新冠病毒S蛋白與細胞ACE2的親和力非常強[2],以及新冠病毒的膜融合能力也超強[2];另一方面與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有關,例如新冠肺炎患者傳染性最強的時刻,可能是在出現症狀前後那幾天[4,5]。
今天,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Waradon Sungnak領導的團隊,在著名期刊《自然·醫學》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把新冠病毒傳染能力強的原因,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他們在分析了人類細胞圖譜(HCA)聯盟等數據庫的健康人組織的單細胞RNA測序數據之後,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進入細胞所需的受體蛋白ACE2和必需的蛋白酶TMPRSS2,在鼻子的杯狀細胞(分泌細胞)和纖毛細胞中同時高表達[6]。
Sungnak團隊認為,這暗示鼻子裡面的這兩種細胞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初次感染場所,而且這兩類細胞很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實現高效人傳人的病毒存儲庫 。
論論文首頁截圖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就開始尋找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以幫助研究人員開發藥物和疫苗。
Sungnak團隊注意到,科學家們已經證實ACE2和TMPRSS2是新冠病毒進入細胞所必需的[7],而且已有的關於ACE2和TMPRSS2在人體細胞中分佈的研究,存在一些衝突之處。
例如,有研究人員用免疫組化的手段,在鼻和支氣管上皮中均檢出了ACE2和TMPRSS2[8]。更多的研究認為,這兩種蛋白主要在II型肺泡上皮細胞中表達[9-11]。還有研究認為,上呼吸道的細胞中壓根兒就不存在ACE2[12]。
總的來說,目前的研究沒有明確ACE2和TMPRSS2這兩個關鍵蛋白在人體細胞中的表達模式。
基於人類細胞圖譜(HCA)聯盟等數據庫的健康人單細胞測序數據,Sungnak團隊想把這個問題徹底搞明白。
呼吸道的細胞組成
他們分析的組織細胞包括呼吸道、角膜、視網膜、食管、腸道、心臟、肌肉、肝、胰、脾、腎、睪丸、胎盤、前列腺、大腦、皮膚和胚胎等。
總的來說,ACE2的表達水平還是很低的,主要表達的組織有氣道、角膜、食道、迴腸、結腸、肝、膽囊、心臟、腎臟和睪丸,這和之前的研究也基本保持一致[10,11]。相較而言,TMPRSS2的分佈要更為廣泛一些。
綜合來看,呼吸道、角膜、食道、迴腸、結腸、膽囊和膽總管等組織中,存在一些細胞同時表達ACE2和TMPRSS2。
基於此,研究人員認為,ACE2才是新冠病毒初次感染的限制因子。
ACE2和TMPRSS2的分佈和表達水平
由於近期有臨床研究發現,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中,鼻拭子的病毒載量顯著高於咽拭子[13]。這讓Sungnak和他的同事認為,鼻上皮細胞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初次感染和傳播的門戶所在。因此,Sungnak的團隊評估了ACE2和TMPRSS2在肺和氣道上皮中的表達。
與先前的研究幾乎一致,雖然ACE2的總體表達水平低,但是在氣道的多種細胞中均有表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鼻腔裡面的杯狀細胞和纖毛細胞的ACE2表達水平最高。研究人員還利用其他的研究數據,佐證了他們的這一發現。
至於TMPRSS2,也在杯狀細胞和纖毛細胞存在表達。
杯狀/分泌細胞(goblet/secretory cells)和纖毛細胞(ciliated cells)的兩種蛋白表達情況
那ACE2和TMPRSS2的這種表達分佈是否與新冠病毒的傳播性有關呢?
研究人員以HCoV-22944和MERS-CoV45等其他冠狀病毒的數據為依託,分析了病毒感染受體和相關蛋白的共表達,與病毒傳染性之間的關係。他們的數據顯示,病毒的傳播能力確實取決於呼吸道中相關受體和蛋白的空間分佈。
呼吸道受體分佈與病毒傳染性之間的關係
此外,他們還進一步分析了ACE2基因表達與其他基因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在ACE2表達水平高的細胞中,與先天和抗病毒免疫功能有關的基因表達水平上升。
研究人員認為,這有可能是由於這些細胞更容易被病毒感染,所以這些細胞同時會高表達免疫相關基因,以降低被病毒的感染風險。看來這些細胞也是有所準備的。
ACE2表達水平與其他基因表達之間的關係
除了關於呼吸系統的研究之外,Sungnak和他的同事還發現,在食道、迴腸和結腸,甚至角膜中,也存在ACE2於TMPRSS2的共表達。這一方面解釋了糞便中分離到病毒的臨床現象[14],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確實存在糞口傳播和鼻淚管傳播的風險。
之前有人認為,新冠病毒不可能經受住胃液的破壞,因此糞口傳播這條鏈可能並不存在。這個研究告訴我們,不洗手的話,有可能讓新冠病毒感染食道。
在論文的最後,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新冠病毒存在包膜,所以釋放病毒的時候不需要裂解細胞。而鼻腔的杯狀細胞是一種分泌細胞,新冠病毒有可能利用杯狀細胞持續的分泌作用,在症狀出現之前就開啟傳播之旅。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起3月底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陸路和姜世勃團隊等在著名期刊《細胞研究》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3]。
從研究成果來看,他們開發的脂肽類藥物,能有效阻斷新冠病毒等引起的膜融合,
最關鍵的是可以採用鼻腔給藥的方式預防病毒感染。這真是巧了。
無論如何,期待陸教授和姜教授的研究成果早日轉化到臨床。不過,在藥物研發成功之前,帶好口罩、護住口鼻是非常重要的。
編輯神叨叨
由奇點糕歷時3個月打造的音頻課程《小細胞肺癌8講》重磅上線啦~ 我們用8講的課程,幫您回顧了小細胞肺癌領域近30年來的重要探索和進展。只需80分鐘,即可縱覽小細胞肺癌領域的前沿學術進展。
長按識別下圖中的二維碼,即可購買這套超值的音頻課程。認證用戶,僅需9.9元!
此外,我們還準備了少量紙質版講義,購買課程後加主編微信即可免費申領,先到先得!
參考資料:
[1].Bendavid E, Mulaney B, Sood N, et al. COVID-19 Antibody Seroprevalence in Santa Clara County, California[J]. medRxiv, 2020.
[2].Wrapp D, Wang N, Corbett K S, et al.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2019-nCoV spike in the prefusion conformation[J]. Science, 2020, 367(6483): 1260-1263.
[3].Xia S, Liu M, Wang C, et al. Inhibition of SARS-CoV-2 (previously 2019-nCoV) infection by a highly potent pan-coronavirus fusion inhibitor targeting its spike protein that harbors a high capacity to mediate membrane fusion[J]. Cell research, 2020: 1-13.
[4].To K K W, Tsang O T Y, Leung W S, et al. Temporal profiles of viral load in posterior oropharyngeal saliva samples and serum antibody responses during infection by SARS-CoV-2: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
[5].He X, Lau E H Y, Wu P, et al. Temporal dynamics in viral shedding and transmissibility of COVID-19[J]. Nature Medicine, 2020: 1-4.
[6].Sungnak, W., Huang, N., Bécavin, C. et al. SARS-CoV-2 entry factors are highly expressed in nasal epithelial cells together with innate immune genes[J]. Nature Medicine, 2020.
[7].Hoffmann M, Kleine-Weber H, Schroeder S, et al. SARS-CoV-2 cell entry depends on ACE2 and TMPRSS2 and is blocked by a clinically proven protease inhibitor[J]. Cell, 2020.
[8].Bertram S, Heurich A, Lavender H, et al. Influenza and SARS-coronavirus activating proteases TMPRSS2 and HAT are expressed at multiple sites in human respiratory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s[J]. PloS one, 2012, 7(4).
[9].Zhao Y, Zhao Z, Wang Y, et al. Single-cell RNA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ACE2, the putative receptor of Wuhan 2019-nCov[J]. BioRxiv, 2020.
[10].Zou X, Chen K, Zou J, et al. Single-cell RNA-seq data analysis on the receptor ACE2 expression reveals the potential risk of different human organs vulnerable to 2019-nCoV infection[J]. Frontiers of medicine, 2020: 1-8.
[11].Qi F, Qian S, Zhang S, et al. 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 of 13 human tissues identify cell types and receptors of human coronaviruses[J].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20.
[12].Hamming I, Timens W, Bulthuis M L C, et al. Tissue distribution of ACE2 protein, the functional receptor for SARS coronavirus. A first step in understanding SARS pathogenesis[J]. The Journal of Pathology: A Journal of the Pathologic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2004, 203(2): 631-637.
[13].Zhou P, Yang X L, Wang X G, et al.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J]. Nature, 2020, 579(7798): 270-273.
[14].Xu Y, Li X, Zhu B,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ediatric SARS-CoV-2 infection and potential evidence for persistent fecal viral shedding[J]. Nature medicine, 2020: 1-4.
本文作者 | BioT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