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心不改黄土情

  自最后一次离开我的扶贫联系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坳镇五七村,距今已经一年多了。离开五七村的这些日子,我一直很想回去看看。看看安德明家3兄弟的床铺是否还有辛酸味儿,看看慰问留守老人的资金是否全部到位,看看万政稳的养猪场规模是否已经扩大,看看200多亩鹰嘴蜜桃是否挂满希望的果实……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黄土地上度过了童年时光,在贫苦和饥饿中长大。父亲生前那句话一直萦绕在脑海:“要是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米饭,多好啊。”那个年代,农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父亲这句话何尝不是所有乡亲父老的幸福梦想。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中期,但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我是幸运的。高考制度恢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之母亲对儿女文化教育的重视,让我得以走出贫困、走进知识的圣殿、走上铺满阳光的人生大道。我倍加珍惜共产党给予我的生命境遇。

  我学的是党政专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在贵州民族学院的第一个学期,我向党组织递交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同时为自己立下誓言,回到故乡去,用知识帮助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

  1992年7月毕业后,我如愿回到了生养我的故土。不久,我又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当第三份《入党申请书》呈交后,我终于在1996年6月踏进了党组织的大门,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1993年4月,为了父老乡亲的梦想,我自费前往浙江考察乡镇企业。当得知黄花村冯家组一个农户没钱购买稻种,我掏出40元给他购买了4斤良种,从而结束了这一家18年来没有种植杂交水稻的历史。2000年,电信程控电话刚安装到大坪乡政府,我在这个偏僻小镇搭起互联网,为农货出山接通了对外联络的信息桥梁。

  后来,因工作变动,我踏上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新闻之路。但是,黄土地依然是我镜头的焦点,并满血开启为乡亲的幸福梦想鼓与呼的模式。2002年6月的一天,当我站在谢桥龙门坳村的高山之顶,满眼的经果树上挂着累累果实,奋笔写下了人生中第一篇通讯报道——《龙门坳上党旗红》。2003年2月,我的新闻报道《沼气,一个农民的世纪梦想》引起了时任铜仁市农业局局长的重视,帮助农村青年石文木和广大村民圆了沼气梦。

  2016年5月,我的人生再次转向,开始步入纪检监察之门。任职前谈话时,市纪委、市委组织部领导都语重心长地说,纪检监察工作肩负着维护党章党规党纪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重托,使命光荣且责任重大,不是解决待遇,必须有所作为。怎样才能落实好“三转”,如何有效开展派驻监督?新的工作岗位和对业务的不熟悉,让我倍感压力山大。

  履新不久,我被安排到市委党校参加学习。期间,我查阅大量资料,撰写了《纪检监察派驻机构“三转”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文,被评为优秀论文。从而,为我顺利“三转”,履行监督执纪职责,管住“关键少数”,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派驻机构实行集中统管后,当年试行的廉政考试制度,现已在新的监督单位推广。为6个单位推荐的《清廉锦囊》一书,现已在干部职工中普及。经过几年的历练,我对纪检监察业务日渐熟悉,也真正领悟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深刻内涵。

  这么多年来,虽然我的工作岗位几经变动,但是民心民情民生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这片黄土地也永远是我心之所向。如今,曾经处于贫困线下的父老乡亲在脱贫攻坚中陆续出列,不愁吃不愁穿的梦想已经实现,可以告慰先父在天之灵了。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从新闻人到纪检监察人,我一直在路上,乡心不改、使命不移,反腐“利剑”所向,不容“苍蝇”玷污党心民心。(石天启 铜仁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副县长级干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