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父親必死一人,殺誰?歷史上的她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老婆和母親同時掉水裡,你會先救誰?這是一個老生常談,困擾了無數男人又毫無意義的一個問題。作為一個男人究竟會先救誰,估計大多人只有在遇到這種危急的情況時,當時的本能反應才是最終準確答案。

當然今天我們不是要爭論這個問題。而是要說一個歷史上的類似事件。

故事發生在我國的春秋時期,作為一個妻子、女兒,她遇到了丈夫和父親必須要殺一個的難題,最終她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丈夫和父親必死一人,殺誰?歷史上的她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祭仲是春秋時期鄭國的權臣。鄭厲公繼位後,時常擔心這個專擅國家大權的大臣會威脅到自己的君位。於是鄭厲公便決定先下手為強,暗殺祭仲。

自古以來,君王和權臣之間都是相互的提防,想要暗殺一方,又談何容易。鄭厲公明白想要做成這件事,選中最合適之人是重中之重。這個人選最好是兩邊都能信任之人。鄭厲公經過前思後想,最終找到了對自己忠心,同時還是祭仲女婿的雍糾。

自古忠孝兩難全。雍糾得知鄭厲公讓自己暗殺老岳父後,心中雖有一百個不情願,但還是選擇了為君盡忠。隨後雍糾和鄭厲公經行了周密的計劃,最終準備在郊外宴請祭仲,並趁機殺死祭仲。

丈夫和父親必死一人,殺誰?歷史上的她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按說這次刺殺行動,成功的機率還是很大。女婿宴請老丈人,看來也合情合理,祭仲也大多不會因此生疑。

看起來這個計劃的確有些讓人不齒,利用他人對自己的信任,來傷害對方,確實小人行徑,但政治鬥爭又何嘗講究過坦坦蕩蕩。

送走了雍糾鄭厲公是滿心歡喜,他心想有了雍糾的幫助此事必成。但另一邊回到家中的雍糾卻在心中犯起了嘀咕,這件事讓他是寢食難安,最後他實在憋不住內心的困擾,就將事情告訴了自己的妻子雍姬。

雍姬聽後大驚,隨後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他替自己的丈夫隱瞞此事,父親必然會有性命之憂,但如果將此事告知父親,那丈夫又難逃一死。於是,不知所措的雍姬就跑去找母親商議。

丈夫和父親必死一人,殺誰?歷史上的她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雍姬也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她並沒有直接的告訴母親事情的原由。而是問母親:“父親與丈夫哪一個更親近?”雍姬的母親聽到這個問題,心中詫異,但也沒有盤問自己的女兒為何發問。而是馬上的就給出了自己心中的標準答案,說:“普天之下的所有男子都可以做你的丈夫,但父親卻沒得選擇,只有一個。你說這兩者有可比性嗎?”

雍姬聽後恍然大悟,毫無遲疑的就將鄭厲公和自己丈夫的暗殺計劃告知母親。

丈夫和女婿之間做選擇,那還有什麼懸念。雍姬的母親聽後,立馬催促自己女兒馬上去找父親說明情況。

得知事情真相的祭仲,立馬就採取了行動,將雍糾殺死,並陳屍示眾。

丈夫和父親必死一人,殺誰?歷史上的她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雍糾死後,主謀鄭厲公心中畏懼,他知道自己還不是祭仲的對手,為了躲避殺身之禍,收斂了雍糾的屍體,逃往了外國。在逃亡的路上鄭厲公對著雍糾的屍體嘆息道:“做大事怎麼能和婦人商量,你也是死得活該啊!”

以上就是這個故事的全部。雍姬用實際行動給出了丈夫和父親只能救一個的答案。這件事還誕生了一個成語——人盡可夫。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人盡可夫”這個詞,最開始並不是帶有奇淫的貶義詞。甚至可以說在推崇孝道的古代是一個褒義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