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父亲必死一人,杀谁?历史上的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老婆和母亲同时掉水里,你会先救谁?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困扰了无数男人又毫无意义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男人究竟会先救谁,估计大多人只有在遇到这种危急的情况时,当时的本能反应才是最终准确答案。

当然今天我们不是要争论这个问题。而是要说一个历史上的类似事件。

故事发生在我国的春秋时期,作为一个妻子、女儿,她遇到了丈夫和父亲必须要杀一个的难题,最终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丈夫和父亲必死一人,杀谁?历史上的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祭仲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权臣。郑厉公继位后,时常担心这个专擅国家大权的大臣会威胁到自己的君位。于是郑厉公便决定先下手为强,暗杀祭仲。

自古以来,君王和权臣之间都是相互的提防,想要暗杀一方,又谈何容易。郑厉公明白想要做成这件事,选中最合适之人是重中之重。这个人选最好是两边都能信任之人。郑厉公经过前思后想,最终找到了对自己忠心,同时还是祭仲女婿的雍纠。

自古忠孝两难全。雍纠得知郑厉公让自己暗杀老岳父后,心中虽有一百个不情愿,但还是选择了为君尽忠。随后雍纠和郑厉公经行了周密的计划,最终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并趁机杀死祭仲。

丈夫和父亲必死一人,杀谁?历史上的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按说这次刺杀行动,成功的机率还是很大。女婿宴请老丈人,看来也合情合理,祭仲也大多不会因此生疑。

看起来这个计划的确有些让人不齿,利用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来伤害对方,确实小人行径,但政治斗争又何尝讲究过坦坦荡荡。

送走了雍纠郑厉公是满心欢喜,他心想有了雍纠的帮助此事必成。但另一边回到家中的雍纠却在心中犯起了嘀咕,这件事让他是寝食难安,最后他实在憋不住内心的困扰,就将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妻子雍姬。

雍姬听后大惊,随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他替自己的丈夫隐瞒此事,父亲必然会有性命之忧,但如果将此事告知父亲,那丈夫又难逃一死。于是,不知所措的雍姬就跑去找母亲商议。

丈夫和父亲必死一人,杀谁?历史上的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雍姬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她并没有直接的告诉母亲事情的原由。而是问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雍姬的母亲听到这个问题,心中诧异,但也没有盘问自己的女儿为何发问。而是马上的就给出了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说:“普天之下的所有男子都可以做你的丈夫,但父亲却没得选择,只有一个。你说这两者有可比性吗?”

雍姬听后恍然大悟,毫无迟疑的就将郑厉公和自己丈夫的暗杀计划告知母亲。

丈夫和女婿之间做选择,那还有什么悬念。雍姬的母亲听后,立马催促自己女儿马上去找父亲说明情况。

得知事情真相的祭仲,立马就采取了行动,将雍纠杀死,并陈尸示众。

丈夫和父亲必死一人,杀谁?历史上的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雍纠死后,主谋郑厉公心中畏惧,他知道自己还不是祭仲的对手,为了躲避杀身之祸,收敛了雍纠的尸体,逃往了外国。在逃亡的路上郑厉公对着雍纠的尸体叹息道:“做大事怎么能和妇人商量,你也是死得活该啊!”

以上就是这个故事的全部。雍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丈夫和父亲只能救一个的答案。这件事还诞生了一个成语——人尽可夫。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人尽可夫”这个词,最开始并不是带有奇淫的贬义词。甚至可以说在推崇孝道的古代是一个褒义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