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技巧:什么是唱歌正确的呼吸状态?

唱歌技巧:什么是唱歌正确的呼吸状态?

什么是理想的生命状态,那就是心灵下沉、心扉敞开、生命舒展。

科学的、正确的呼吸过程,也是基于这个理想的生命状态的。我们用下面的几个例子来轻松实践一下自然呼吸的过程,让大家对自然呼吸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1、感受呼吸点

全身放松下来,把动作放慢,开始慢呼和慢吸,此时要闭上嘴巴,不要让嘴巴参与呼吸的过程。要努力的在脊椎下方寻找一种特殊的感觉,感到每次吸气的时候,气息只有碰到这个点说明才到位。

2、气息支点

在吸气的时候,全身放松,放下杂念,吸完气的时候要全身舒展,保持一个有力的状态支撑,就是气息的支点;呼气的时候,在这个支点的支撑下,整个过程依然非常放松和舒展,呼气完成后,生命舒展到极限状态。感觉好像吸气就是为呼气找一个有力的状态来支撑,呼气是否彻底,关键还在吸气是否到位,支点是否有力。反复进行呼气吸气的训练,寻找气息支点的感觉。

唱歌技巧:什么是唱歌正确的呼吸状态?


练习唱歌

3、正确呼吸

反复的重复训练1、2步骤,保持吸气的舒展,呼气的更舒展,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此时的呼吸就是最正确的呼吸,这个的过程也是自我表达的过程。整个呼气过程,胸口下沉,似乎心灵在向外拨水。

4、呼气方向

体验一下在正确呼吸状态下我们心灵是努力向上还是向下呼吸的,其实是向下呼气的。气息向下的时候会打在心底弹回,才会从生命流出,当我们呼气结束以后,依然是向下努力的,正确的发声过程也是在正确呼吸状态下进行的,呼气过程就是发声过程,发声的始终所有共鸣的腔体都有空气,满足传导共鸣的需要,我们需要反复训练、求真、感受,寻找正确呼吸的感觉,为学习唱歌打下好的根基。

唱歌技巧:什么是唱歌正确的呼吸状态?

一种错误的发声学理论认为:发声的动力,来源于“横膈肌”痉挛式的急性收缩,从而向上推动气息冲击声带振动发声。这样,由于“横膈肌”与“腹肌”在生理上的联结导致的联动反应,在感觉上仿佛发声的动力直接来源于“丹田”处“腹肌”的收缩力,由此便衍生出所谓的“丹田气息法”。

持此种立场的发声学理论,势必要引申出诸如:训练“丹田气”、训练“腹肌的力量”、训练“横膈膜的力量”等主张;更有甚者,竟然把发声的气息训练和传统的“气功术”联系起来,每天还要“打坐练功”。我们不否认,靠“横膈肌”或“腹肌”的痉挛式收缩力量,的确可以进行嗓音的“发声”。问题的根源在于:这样发出的嗓音,并不是一个具有指定意义的“表达的声音”,而仅仅是“为了发声而发声”发出的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洞声响”。

并且,在具体的训练方法上也是极为不科学的。因为“表达的发声”是整个生命系统的整体行为,“表达练声”的宗旨,就在于开发培养“表达”时,整个生命系统为了满足表达的具体“愿望”而相互协调配合的“默契性”。如果我们抛开了“整体的协调配合”而单独去训练某一局部器官的力量,其结果只能是:越练,局部器官的力量越大,而生命整体上相互配合的“协调性”却随之越来越差,由此整体的发声行为过程也越加“不自然”。

唱歌技巧:什么是唱歌正确的呼吸状态?

更何况我们表达发声所用的“气息”,是呼吸的实实在在的“空气”中的“气流”,纵然“丹田”有气,又怎么会跑到“气管”里吹动“声带”呢?

(3)所谓“狗喘气法”,实则就是“哮喘”的方法。“上气不接下气”的呼吸状态叫作“哮喘”,这是一种“强化呼吸”的方法。

生活中有一种疾病叫作“哮喘病”。一个人若得了“哮喘病”,就会“上气不接下气”地“哮喘”。我们在激烈地运动后,也会“上气不接下气”地“哮喘”。

“哮喘病”的“哮喘”与激烈运动后的“哮喘”,虽然在形式上都是“上气不接下气”,但是它们的本质是大不相同的。

哮喘病”的“哮喘”,是因为人的呼吸系统生理上发生了“病变”,对于“氧气”的吸收能力减弱了,为了满足生理上正常的“氧气”需求,生命就自动做出调节,从而加快了“呼吸的频率”。

而激烈运动后的“哮喘”,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在短时间内急速地释放了大量的“机械能”,为了满足生命能量的转换供应,生理上需要大量的“氧气”,当我们肺活量的潜力充分利用了,而供氧仍不足时,我们的生命也会自动做出调节,从而也加快了“呼吸的频率”。

由此看来,强化呼吸的真正科学的手段,莫过于“体育运动的方法”。通过急速释放生命能量,自然引发生理上对于“氧气”的强烈需求,从而在“心灵”强烈的呼吸“愿望”的支配下,全身心自然协调地努力吸气和呼气,进而有意地去体验呼吸过程中整个生命状态“舒展了更舒展”的细节感受。

唱歌技巧:什么是唱歌正确的呼吸状态?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想学唱歌技巧点击点击点击这里,重要的事情说三次让老师帮你做一个专业的发声测试,先找到你的问题帮你调整一下.有时候学习唱歌,声乐,自学了一些东西,苦于没有老师的指点,怕自己练错了,大家就戳下面的链接联系我哦,——戳我戳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