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重磅:北京市2019五險一金基數上下限比例(最新版)

老闆們,

HR們,

財務們,

ladies and 鄉親們,

高能預警:

2019年基數上下限已徹底亂套,很多HR已懵圈……2019年7月做工資一定要看仔細啊!職來已久第一時間整理《北京市2019五險一金基數上下限比例表》(本文靠近下方處),供參考。

北京五險一金基數上下限變化脈絡深度解析

2019年4月2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北京市醫療保障局《關於降低本市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京人社養髮〔2019〕67號),明確:“以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核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和計發基本養老金。為落實國家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標準低於60%的要逐步提高至60%的要求,自2019年7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下限標準由40%調整為46%,2020年7月繳費下限標準調整為52%,2021年7月繳費下限標準調整為60%。

失業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標準同步調整。

2019年5月30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統計局發佈《關於北京市工資數據發佈內容的通告》(京人社發〔2019〕1號),宣佈“原兩局聯合發佈的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不再發布。”

2019年5月30日,北京市統計局連續發佈多個平均工資數據:

  • 2018年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45766元
  • 2018年北京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76908元
  • 2018年北京市規模以上企業法人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126476元
  • 2018年北京市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127107元
  • ……

估計很多人已經眼花繚亂了……彆著急,更亂套的在後面。

而且,統計局發佈這些數據都是北京市統計局按照國家統計調查制度要求的發佈,與社保計算無直接關係。

2019年5月30日,北京市人社局發佈全口徑平均工資數據:

  • 2018年北京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94258元

全口徑數據由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得來,明確用途:“用於作為核定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繳費基數的依據。

注意:此處明確了三險,並不包括醫療、生育保險。埋下了伏筆。

2019年05月30日,北京市人社局發佈2019年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繳費標準,該表格中只包含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及比例。其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基數上限為23565元,下限為

3613元(46%)4713元(60%)。表格不含醫療、生育保險基數比例情況。

2019年06月29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發佈《本市公佈2019年度職工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繳費基數》,內容簡短,只有一句話:“自2019年7月1日起,本市2019年度職工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月繳費基數上、下限分別調整為27786元5557元。”

正應了“內容越短,殺傷力越大”,朋友圈炸了,大家發現五險基數不再統一,各種亂套了。

2019年06月29日,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關於調整2019年度北京地區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上下限有關事宜的公告》,明確“2019住房公積金年度北京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基數上限為27786元。”

住房公積金的基數上限和醫療保險、生育保險一致,但與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上限不再一致。文末還附有一個《2019年度北京地區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上限表》,按5%到12%比例分別列出了月繳存額上限(元)、職工月繳存額上限(元)、單位月繳存額上限(元)……偶買噶。

至此,北京HR已經徹底懵圈和炸毛。


其實不只是北京,全國都亂套了……

如果說帝都的畫風是撲朔迷離,那麼魔都的畫風就是波詭雲譎了。

2019年3月,調基之前是4279~21396

2019年4月,調基之後是4699~23496

2019年5月,發佈全口徑數據之後變為4927~24633……

上海市統計局官網發佈《2018年上海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文中指出:2018年上海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14027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7056元,經加權計算,2018年上海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05176元

注:折算到月為8765元。上海市統計局特別在《2018年上海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後附說明:“從2019年起發佈上年“上海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原發布的“全市職工平均工資”不再發布。新、老平均工資在統計的地域範圍、調查對象、人員類型等存在差異,兩者指標不可比。”

上海市人社局發佈《關於本市人社領域涉及2018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相關事項的說明》,指出:2019年5月起,上海市以8211元/月作為計算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標準的參考水平,上海市“人才引進政策”中涉及相關事項,在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的六個月過渡期內,仍以“7832元/月”作為參考水平;2019年11月起,參考水平調整至8211元/月

額,8765?8211?還是7832?——上海HR已經哭暈在廁所……


北京五險一金基數比例表(最新版)

北京市2019社會保險基數比例表:

HR重磅:北京市2019五險一金基數上下限比例(最新版)

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基數下限為4713元


北京市2019住房公積金基數比例及臨界點表:

HR重磅:北京市2019五險一金基數上下限比例(最新版)

職來已久團隊還推算了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繳費情況。算了,本身就夠暈的了,就不放出來混淆了。大家先好好琢磨一下企業職工社保和公積金吧……


原因分析和對HR的幾個重要提醒

2019年,五險一金基數的“宇宙”已經分裂。

我們正在迎來多個平行世界……(趕腳有點好萊塢大片感覺)

1、請大家一定要關注多個部門:

  • 養老、失業、工傷——人社局、社保中心
  • 醫療、生育——醫保局
  • 公積金——公積金中心
  • 徵繳——稅務局
  • 費率——財政局
  • ……

為什麼今年人社部門文件只說養老、失業、工傷三個險種的事情,而醫療、生育保險最後由新機構”醫療保障局“來發布,背後都是因為公共機構的變革。每個機構的職能不同,工作目標各異,思維也不盡相同,作為HR來說,要儘快適應,重新學習,轉變思維。

2、如果看地方看不清,要研究國務院文件:

HR如果在理解地方政策時感覺看不懂或者懵圈,可以研究一下國務院文件。因為,正常情況下地方都是在中央文件精神指導下的落地執行。

2019年03月0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降費目標,明確了養老保險降至16%的目標。

2019年03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落實社保降費部署,提出了明確的兩條具體配套措施:1、核定調低社保繳費基數(即將非私營改成全口徑,核定繳費基數上下限,使繳費基數降低),2、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再延長一年。

2019年04月0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國辦發[2019]13號),

方案一共8條,其中,前3條直接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降費部署和配套措施:1、降低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2、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3、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政策。

2019年04月0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介紹《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有關情況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特地就全口徑基數調整做了解讀:

這次降費方案提出以全口徑的城鎮單位的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能夠更合理地反映參保人員實際平均工資水平,用它來作為確定繳費基數上下限的指標,工資水平較低的職工繳費基數就可相應的降低,繳費的負擔就會減輕。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資水平總體是偏低的,不少職工是按照繳費基數的下限來繳費,加上剛才說的降費政策,他們的繳費負擔會進一步減輕,能夠更多受益。我們算了一下,按照全國平均水平來推算繳費基數的上下限口徑調整以後,以職工繳費基數下限繳費的企業在單位費率降到16%的基礎上,實際繳費負擔通過口徑的調整,可再下降兩到三個百分點。


國務院網站

目前導致大家困惑的是兩個反常現象:

  • 上海採用全口徑基數,基數反而調高了;
  • 北京採用全口徑基數只涉及三險;醫療、生育不在其中,從而帶來不統一的複雜化;


這些是在落地時細節問題,各地遇到不一樣情況在所難免。但長期來看,尤其是人社部門和統計部門分開發布數據之後,這個”全口徑”統計規則如何?國辦發[2019]13號文提到的全口徑基數調低到底只涉及養老還是全部險種?等等,這些落地執行細節還是應當逐步清晰和統一。


3、適應變化,儘快調整企業內部管理:

2019年7月,做工資時一定要仔細核對。本月不要求“快”,可以稍微等等,靴子完全落地之後再做工資,以最大限度確保準確。

而且離7月完全調基完成還有一個月時間,這期間仍然要密切關注稅務局、人社局、醫保局、公積金中心等官網,不遺漏最新政策文件及通知消息。(

很難保證這期間各地官方還會不會再有什麼“驚喜”出現,如果有,我們會及時同步再次更新上述計算表格公式等。)

HR們,大家都跟上節奏,與時俱進吧。


說了這麼多,最後讓大家瞭解一下我們吧:

職來已久(北京)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經國家工商部門批准成立的全國性專業的綜合服務供應商、服務商。旗下設36家主體單位,分佈在全國,提供一站式專業人力資源服務,包括人事外包,勞務派遣勞務外包,薪酬優化,社保優化,臨時工外派等在內的全方位專業人力資源服務。

專業勞動風險外包,社保優化服務諮詢熱線:400-006-50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