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經典老片,能在很多地方觸動心靈。

20世紀90年代,是《與狼共舞》正是出現在銀幕上的時期,該片導演凱文·科斯特納也是這部電影的主演之一。這部影片在1991年3月,狂攬第63屆奧斯卡12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7項大獎。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與狼共舞》——歷史

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美國軍官鄧巴和蘇組印第安人之間的故事。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在《與狼共舞》中,南北戰爭中的戰鬥英雄鄧巴在戰後一度陷入了迷惘之中,於是鄧巴來到了廣闊而荒涼的西部,駐守在偏僻的塞奇威克哨所,在壯美無垠、與世隔絕的草原上,鄧巴過著寧靜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鄧巴救了一位蘇族婦女並護送她回到了蘇族人的領地。

後來他漸漸與白人世界失聯,並逐步與印第安部落蘇族相識、交流、融合。在與蘇族人的交往中,鄧巴不僅與印第安人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還收穫了一份真摯的愛情,在面對殘暴的波尼族人襲擊時,被賦予“與狼共舞”之名的鄧巴與蘇族人並肩作戰。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與狼共舞》的歷史背景是伴隨著美國崛起的西進運動。

從歷史文化角度看,本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西方中心主義和種族優越主義的偏見,以更為公正客觀的態度重新審視了印第安文化和北美種族問題,對人們的啟發和教育效果尤為顯著。它算是一部歷史片,以公正、嚴肅的歷史態度,深刻地反映了種族、文化、和平、戰爭等複雜主題。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西進運動是美國白人的崛起史,同時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

電影《與狼共舞》反映的歷史事實,就是美國人在西進運動時對北美蘇族印第安人進行的殘酷壓迫和屠殺,這使得北美印第安人數量急劇減少,其文化也趨於毀滅。

影片闡述了這樣一個歷史觀:每個種族極其文化都有獨特之處,不應該因其落後就全盤否定。生物學中“優勝劣汰”的理論不完全適用於歷史文化領域,《與狼共舞》無論在藝術上還是思想上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不愧是一部傳奇的西部影片。

《與狼共舞》——文化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一提到印第安文化你會想到什麼呢?是頭飾還是圖騰?

美國社會中白人的主流文明,從1620年“五月花號”到美國殖民開始,距今不過400年的時間,如果從1783年美國正式建國開始算起則僅有230餘年的歷史。但是,繁衍生息在美國大陸的印第安人所創造的印第安文明,至今已經延續了數千年的時間。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最古老的居民,屬於蒙古人中美洲支系,包括眾多民族和部落,分佈於南北美洲各國,印第安文化是一種總稱,是古印第安人在歐洲殖民者入侵之前所創造的輝煌古代文明。拉丁美洲古印第安人創造了三大文化:

  • 瑪雅文化(主要分佈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等中美洲地區。約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公園3-9世紀為繁盛時期,15世紀衰落,最後為西班牙殖民者摧毀);
  • 阿茲臺克文化(主要分佈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於14世紀初,1521年為西班牙人所摧毀);
  • 印加文化(15世紀起勢力強盛,極盛時期佔據了以今秘魯和玻利維亞為中心的區域,16世紀初因內亂衰退,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滅亡)。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印第安人在當時的文學、建築、雕刻、繪畫、曆法、編制、紡織、羽飾、刺繡和製陶等方面都有所發展,他們對藝術的創造,也體現出他們固有的神話觀念和豐富的傳說。

《與狼共舞》中的蘇族是北美印第安人的重要分支,他們信奉粗獷的原始宗教,無論是服飾還是生活習慣都顯得十分粗鄙。他們還未過上完全的定居生活,冬季須搬到山谷裡避寒。他們也不會農耕,要靠獵殺野牛等動物獲取食物。但是對於印第安人及其文化萬萬不可全盤否定。蘇族印第安人是樸素、團結、勇敢而崇尚和平的,這都值得被讚揚和學習。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電影真實的展現了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長達四個小時的時間,人們充分了解了他們當時的生活習慣,而且片中也大量使用了將近失傳的蘇族語言作為對白,真的是用心了。

印第安文明是一個與土地、與自然極為貼近的文明。

隨著工業化需要的是擴張,印第安的文化在工業文化面前產生了阻礙,於是工業文化為了維持自己的功能迅速消滅著印第安文化……

《與狼共舞》——生態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縱觀美國西部片,不難發現其中均蘊含著一定的生態思想,《與狼共舞》也不例外。

人類進入20世紀以來,由於科技的發展和現代生產方式的產生,物質追求成為人類的最大目標,與此同時大自然也成了資源庫和排汙場。《與狼共舞》中有多個特寫鏡頭都展現了西部大草原被士兵糟蹋和汙染的境況,印第安人視為聖地的地方也遭受汙染,原本枝葉繁茂的樹木被砍伐,數不清的動物屍體鋪在地上,日漸腐爛的大地發出哀嚎,同時難聞的氣味隔著屏幕彷彿都能聞到……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影片中有一段殺狼場面,所有士兵從不同方向襲擊野狼,為了躲避子彈,它不得不拼命的跑,它是恐懼的,但此刻士兵是興奮狂喜的狀態,尤其是一個士兵在射中野狼後,如同在戰爭中獲得勝利一般,還把自己稱之為“死亡射手”,他的表情和言行中都透露著高傲自大、不可一世……

《與狼共舞》在以生態的角度展開文化敘事,以壯美的草原風光和民族平等的主題來凸顯和平、有愛、平等這些元素,一改往日西部片對印第安人的妖魔化,以白人身份對其進行了深刻反省,以客觀公正的立場審視了不同民族之間的關係。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電影最後結局帶著悲劇色彩,鄧巴和部落酋長告別,懸崖上“風中散發”、“我會永遠當你是朋友,你也會一直當我是朋友嗎?”的深情告白響徹山谷,催人淚下。

《與狼共舞》——荒野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荒野之於美國文明來說,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

《荒野獵人》同《與狼共舞》一樣,在眾多以荒野為主題的美國西部片中具有獨特性。從荒野文化史來看,公元1620年,當“五月花號”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陸,迎接他們並不是美好的田園風光,而是一片冰冷荒蠻的荒野……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從《與狼共舞》到《荒野獵人》,分別表徵著美國文明發展的兩個時代,前者指涉美國社會中荒野意識的迷失與追尋,後者指涉美國社會中荒野意識的迴歸與重生。

《與狼共舞》影片的結尾是悲劇性的:“十三年後,蘇族的家園被毀滅,水牛也消失了,最後一個蘇族部落歸順了白人的統治。在內布拉斯加的魯比什堡,草原上那偉大的亞馬文化消失了,美國與印第安族領地之間的邊界成為了歷史。”

而《荒野獵人》則給出了明確的回答:只有重返荒野,才能實現自我的救贖。

從《與狼共舞》到《荒野獵人》都是一種文明的進步,人們在社會的不斷髮展中,認識到了自己的改變,《與狼共舞》之所以經典,就在於它用影像語言去傳遞深刻反思,也可以理解為:

慾望,是一切的根源。

只有人類與原始的自然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美好的心靈。

所謂的現代文明,不可避免的要與所謂野蠻造成衝突,彼此尊重需要一個過程。

歷史前進著,文明毀滅了——祈盼這是輪迴


《與狼共舞》: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不批判卻勝過批判


文原創,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