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佔有率從50%下滑至5%,“液晶之父”尚能飯否?

市場佔有率從50%下滑至5%,“液晶之父”尚能飯否?
市場佔有率從50%下滑至5%,“液晶之父”尚能飯否?

在2006年到2008年間,韓國雙雄和日本夏普在面板領域的激烈競爭,推動了全球液晶電視普及的突然提速。其後在韓國雙雄的激進投資策略的猛烈進攻下,夏普敗下陣來。

近日,夏普會長兼社長戴正吳公開表示,考慮將旗下運營液晶面板事業的社內公司Display Device Company(以下簡稱DDC)拆分出去,並計劃在2021年前讓其獨立上市。同時,DDC獨立後也會接受外部投資用於下一代面板的研發。昔日的“液晶面板之王”在經歷了市場的沉淪起伏之後,希望抓住全球面板市場劇烈震盪的契機,重新謀得一席之地。

走下神壇,競爭日趨激烈

20世紀之初,夏普採取“蛙跳”策略,與韓國面板雙雄展開競爭。全球第一條6代線、第一條8代線、第一條10代線都出自於夏普公司,奠定了其“液晶面板之王”的地位。藉助液屏幕帶來的優勢,巔峰時期,夏普的液晶電視在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5成。

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全球消費低迷,夏普主力投資約4000億日元興建的大阪府堺工廠,導致了其公司財務狀況迅速惡化。2012年第一季度,夏普液晶電視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下滑到5.1%。

就在當時,鴻海集團換購夏普9.9%的股份,成為夏普最大股東,暫時緩解了夏普的困境。2016年,鴻海集團以38億美元全面完成對夏普的收購。2017年3月,現任夏普社長戴正吳宣佈,在2018年撤掉日本的液晶電視生產線,並將AQUOS這一電視品牌的生產交給鴻海精密負責。

液晶面板一直都是夏普的核心事業,在經歷了數年的跌宕起伏之後,夏普依然在努力順應市場大尺寸化的趨勢。群智諮詢(Sigmaintell)TV面板研究資深分析師劉建勝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夏普除了位於日本的8代和10代線外,近期又量產了位於廣州的SIO(G10.5)。可以看出,其55英寸以上的大尺寸產品規劃更加完善,已經具有60、70、80英寸以及55、65、75英寸產品。每隔5英寸即有一個產品佈局,可見其正在適應市場大尺寸化的趨勢。然而供應鏈結構和客戶結構相對封閉,也造成其面板的成本競爭力較弱。

群智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液晶面板產業呈現中韓爭霸的格局,主要競爭方為中國的“京東方+TCL華星”和韓國的“三星顯示+LGD”,同屬鴻海旗下的群創光電尚可勉力與這幾個巨頭一較高下,但夏普的出貨量排名已經落到第十。

鴻海併購夏普之後,夏普主要依靠鴻海集團的代工業務以及夏普的自有品牌為出海口。

最新消息顯示,夏普將在今年下半年向關閉LCD產線的三星顯示供應約300萬片的電視面板,這也是多年之後二者的再次合作。三星此舉一方面解決了自身彩電面板需求問題,另一方面也意在扶持臺系面板廠,這無異於送給競爭力羸弱的夏普一次重整旗鼓的機會。

劉建勝表示,韓廠加快退出LCD面板產能,電視整機廠商積極尋求與夏普的合作,填補大尺寸供應缺口以防範供應風險,這將有利於夏普擴大面板的出海口,協助有效去化產能。但是也要清楚的一點是,在未來以中國大陸廠商為主的大尺寸市場,夏普只有樹立產品優勢以及提升客戶滿意度,才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面板市場獲得生機。

“中國LCD產能潛力較足,能迅速彌補韓國留下的缺口,因此給夏普留下的機會不是很多。如果要想在夾縫中生存,或許退出面板競爭,提供技術支持服務是可行之路。”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鬍春明在接受採訪時強調。

籌謀分拆,卡位中小尺寸OLED

夏普經歷了液晶市場數年沉浮之後,在消費萎縮以及產能過剩、產能向中國集中的大環境影響之下,意識到顯示技術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開始重點佈局新一代面板技術。

今年3月份,夏普會長兼社長戴正吳公開表示,計劃分拆旗下DDC,並考慮讓其上市,期望自外部籌措資金,投資新一代面板技術,但分拆計劃並不包括生產大尺寸TV液晶面板的Skai Display Product公司。

DDC通過日本龜山工廠、三重工廠從事智能手機、PC、車載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生產及研發,同時通過府堺工廠生產OLED面板,其2018年度營收達到7000億至8000億日元,是夏普旗下最大的事業群。

夏普目前利用龜山第2工廠生產IGZO面板,並大量出貨給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夏普目前除已開始生產OLED面板供自家智能手機使用之外,還於4月發表了搭載夏普自家6.18英寸可摺疊式OLED面板的摺疊式智能試作機。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表示,夏普分拆DDC進一步確認了OLED業務在小尺寸面板中的戰略地位以及競爭技術中卡位的緊迫性。夏普必須通過更多專利的佈局和資本的參與,來加碼OLED的技術研發和新產線建設,從而確保夏普以及鴻海系廠商在手機供應鏈的頭部位置。

胡春明表示,在中小尺寸市場,夏普正在準備開發OLED面板,利用鴻海爭取蘋果公司的訂單,但產能和技術仍需要一定的爬坡時間,是否能夠達成目標還是未知數,畢竟目前還存在著規模不夠大、成本競爭力不足的劣勢。

重整旗鼓,擺脫低端化形象

“經過幾年發展,在零組件公司還是品牌公司之間,我清楚夏普要變成技術強的品牌公司。”戴正吳公開表示。

在被鴻海集團收購後,夏普走出了因外部競爭和內部成本過高造成的鉅額虧損困局,但同時也掉入盲目追求性價比的陷阱。夏普在逐漸恢復元氣後,開始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並提升品牌形象。

今年3月,夏普對咸陽彩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CHOT)向美國加州中區地方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同時被列為被告的還有總部位於香港的TPV(冠捷)和總部位於美國的Vizio。夏普表示,上述公司侵害了夏普12項液晶顯示相關專利,包含聚合物穩定配向(PSA)及高畫質顯示技術。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在於一旦判決結果能確認侵權,一方面,可以讓夏普通過專利壁壘,搶佔全球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市場上的其他侵權者產生震懾效應和連鎖反應。這背後,不僅僅是市場份額之爭,更是商業利益的追逐,但反映的都是夏普重拾重技術、強品牌的發展邏輯。

值得一提的是,夏普於2012年3月成為全球第一家在液晶面板上採用氧化銦鎵鋅(簡稱IGZO)技術並進行量產的廠商。

隨著技術不斷迭代,夏普已於近日宣佈完成第5代IGZO的研發,所具備的低耗電、大尺寸化特徵,以及支持8K也非常適用於OLED面板,因此今後也計劃在OLED面板上採用IGZO 5技術。

胡春明表示,夏普的IGZO技術是其大尺寸面板市場的優勢,該技術比較成熟,比較適合高端電子白板應用市場,目前這個細分市場相對小眾,競爭不是太激烈。

在重塑產能優勢和技術能力之外,夏普也希望藉此擺脫其外界看來日漸低端化的品牌形象。

在鴻海入主後,夏普電視開始主打親民價格、低價促銷策略,利用“高貴不貴”的口號快速打開市場,這不免拉低了夏普的品牌定位,使得在進入2018年之後,有所起色的業績再次陷入了低迷,而這也掀起了市場上該如何挽救夏普這個品牌的爭論。

群智諮詢(Sigmaintell)TV部門研究總監張虹表示,前兩年夏普電視通過低價促銷獲取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一味的價格戰無法持續。如果想再次扭轉品牌形象,必須要進行更加積極的品牌推廣和營銷,更關鍵的是要在產品和技術上積極創新,給消費者帶來更加有價值和有吸引力的產品。

對於面板市場同樣如此。胡春明強調,價格競爭已經是面板市場競爭的常規手段,只有擁有“殺手級”的技術或應用才能擺脫。如果夏普有能力開發比金屬氧化物更好的背板技術,或者找到藍海應用市場也許會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