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猶太人思維用在親子教育

把猶太人思維用在親子教育

每一個父母,帶著帶著一顆希望陪伴孩子成長,成才得心來的,那麼,請各位思考一個問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裡,什麼是最重要的?是學富五車的知識嗎?是強壯的體魄嗎?當然,都很重要,但是對於一個人來說,決定著他的最終結果的是二個字:思維。

全世界,有一個名族非常的優秀,他們只佔全球0.2%的人口。卻領走了26%的諾貝爾獎,還佔掉了全球最富有企業家的50%。這個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哇這個名族這就是猶太人。

所以整體的猶太人在這個輸出上都很有成果,那麼想不想知道為何如此呢? 他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以色列的前教育部長分享呢一個教育精華:猶太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他們不教答案。只教問題。這是什麼?這是為什麼?這是為了什麼?所以猶太的家庭通過這樣問孩子,向世界拋出問題,發起問題,來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孩子能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解決問題,所以,不教答案,只教問題,是猶太教育的亮點。

這三個問題之中,最後一個問題,這是為了什麼最重要的。因為意義是以色列教育的秘密。他們會培養孩子這是為了什麼而做的。所以做事前得把意義弄明白,一旦弄清楚呢,旅程的方向就搞對了!

諾貝爾獎獲得者、美籍猶太人赫伯特·布郎說:“我的祖父常問我,為什麼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呢?他總是讓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出理由,然後讓我自己知道為什麼。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從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於理。我以為,這一點是猶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勝一籌的地方。”幾乎每個猶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這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燬,你將帶什麼東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母親將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猶太人一心追求智慧,並以不同尋常的方式運用智慧來謀生的特點代代相傳。

說到這裡,有一次,我送孩子上學,門口放著一個亂停的滑板車,孩子問我。為什麼滑板車挪了位置。我反問她,你說沒?他說風吹的?我繼續問: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呢?他說,是隔壁姐姐挪的?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我沒有停好,姐姐幫我挪好的,我一想,不錯,這孩子,又是一個教育的好機會:那麼,我們該怎麼樣呢?他停了一會兒說,我明天要把他給擺好。哇,聽完,我在心裡暗暗高興,你看,通過他自己的問答,沒有教條式的嘮叨,而是孩子自己對自己行為提出反思和要求,這不是比任何說教更好嗎?

把猶太人思維用在親子教育

同時,我們會在網上看到猶太人廣泛閱讀,告訴他們書,是甜的,這是我們所知道的,不知道的是?他們讀什麼?為了什麼?

熟讀經典,是從小的功課。比如二三歲開始讀【聖經】。其實,看到很多人去讀聖經,但是每國的文化底蘊,不同,不需要生搬硬套,為什麼因為國學經典?因為經典可以讓我們底層系統。教育學家朱永新教授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精神啟蒙,往往始於傳統經典的滋養。人們習慣將國學經典比喻為母乳。母乳的價值在於她不可替代。

中國經典早已成為日本企業家的“座右之書”

中國經典早已成為許多日本企業家的“座右之書”,即對這類書愛不釋手,喜歡到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隨身攜帶。日本一流經營者經常熟讀的中國經典包括:《論語》《呻吟語》《史記》《資治通鑑》《十八史略》《菜根譚》《易經》《孫子兵法》《道德經》《相書》等。

把猶太人思維用在親子教育

所以,在猶太人教育中,我所得到的最大收穫就是,幫助孩子建立最好的底層系統,輸入三個發問,讓她養成一個獨立思考的,對萬事萬物思考的思維,那麼,它會成為一個有靈魂,有高度,有創造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