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童年的经历,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人生

“昨天我妈在我家群里转了篇文章,又是八岁男孩得了抑郁症,又是初三女孩跳楼。起因不过是因为晚上带孩子去学跆拳道,然后吃了个饭,回家晚了点,写作业写到十点多……”

朋友又在群里吐槽,两代人的教育理念碰撞出了小火花,她妈妈坚持认为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会导致孩子抑郁症。朋友跟她妈妈理论着,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经历,满腹委屈无处诉说,只得在朋友树洞里发泄一番。

童年的经历对成年后的人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成为父母之后,我们竭尽全力不让孩子遭受我们曾经遭受的待遇,就是为了避免孩子人格中有和我们一样的缺陷。可是童年的哪些经历会对我们的人格造成影响,如何来培养自己的孩子,不要把我们的问题传给孩子?光靠摸索我们自己的经验还不足够,从大众行为中获取数据和经验支持,对我们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会有更多的帮助。《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经验和方法。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小时候也算是个“问题儿童”了。不好好读书成绩特别差,经常违反纪律,和其他男孩打架。但即使他母亲认定他将一事无成,他的父亲却从未放弃对他的希望。最终奥利弗摆脱了“问题儿童”标签,成为了一名心理学家和畅销书作者。

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会对孩子的性格、行为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人到中年罹患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很多原因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经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形成了孩子善良、惩罚、脆弱不同的良心类型,而不同的良心类型又决定了孩子将来的人格特征。原生家庭形成的人格虽然顽固,但并不是不可以改变。通过内省、自我暴露、治疗等方式,可以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

原生家庭|童年的经历,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人生

图源豆瓣

一、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对性格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基因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受家庭环境影响很大。这里的环境不止是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

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以双胞胎为例,发现基因完全一样的双胞胎,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却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原因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有所区别。父亲或者母亲可能更偏爱其中哪一个,哪一个跟父亲或者母亲的关系更亲密,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

而在非双胞胎多个孩子的家庭中,这种区别对待更为明显。孩子出生的顺序、性别、父母当时婚姻、工作的状态等,都造成了父母对待孩子态度和方式的不同。而这些差异的对待,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个性和人生。

二、成为什么样的人,与良心类型关系很大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将良心的类型归纳为三类:惩罚性的良心、脆弱的良心、善良的良心。

惩罚性的良心:墨守成规,赞同权威的观点,对出格的行为深恶痛绝。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他们都是很勤奋的那类人,但是会缺乏创造性。

脆弱的良心:叛逆,不喜欢被管束,不愿服从权威命令。与父母关系不亲近,具有攻击性。不受同事喜欢,喜欢抽烟喝酒。

善良的良心:对权威既不反感也不屈从,与他人关系融洽。理解、包容,生活得体,偶尔抽烟喝酒,知道适可而止。

每个人具有的良心类型并不是唯一的,常常是几种良心的混合,但是某一类良心类型占据主导地位。

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良心类型。权威性的教养方式能够形成善良的良心类型,这类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是既关爱,又有要求。具有善良的良心的孩子,会因为做了符合父母愿望的事情感到骄傲,做了让父母伤心的事感到内疚。当道德内化后,善良的良心由此形成。

过分压抑孩子的个性,压制孩子本能的表达,会形成惩罚性的良心。具有惩罚性良心的孩子会表现地害怕权威,可能伴随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等倾向。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学业和工作上虽然表现比较出色,但是行为比较教条,与他人相处不是那么融洽。当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期,经常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时,孩子惩罚性的良心就此形成。

家庭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父母的坏榜样,充分释放本性,都容易培养出有攻击性、冲动的脆弱性良心的孩子。这类孩子不喜欢被管教,放任自己的行为,与权威对抗。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偏执型的父母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用惩罚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不是来纠正孩子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变得偏执、暴力。这种由父母长期对孩子的虐待行为,造成了孩子脆弱性良心的形成。

原生家庭|童年的经历,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人生

图源百度

三、虽然困难,但是性格可以改变

我们童年在原生家庭中的经历,会形成不同的良心类型和其他行为模式,这些模式形成的越早越难以改变。虽然我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但是没有人是绝对一成不变的。只要想改变,总会有办法。

内省

我们需要明白,改变过去经历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不是去压抑那些回忆,而是通过内省的方式来转化。通过分析自己,了解自己是怎样一种人,自己在他人眼中是种什么样的形象,分析自己行为的动机。当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过去经历的一种表达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所改变。

自我暴露

妻子向朋友抱怨她那么爱她的丈夫,但是丈夫却对她态度冷漠。听得耳朵起茧的朋友忍无可忍地指出,你丈夫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总是那么盛气凌人。任何人对生活、工作都心存一定的幻想,当别人指出你的某些行为与你的幻想背道而驰的时候,往往会令人产生抑郁和恐惧。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不开心,是因为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时候,可以通过向亲密的朋友诉说,并征求意见的方式,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意识到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

但奥利弗·詹姆斯同时提醒读者们,在选择倾听对象的时候,不要选择不能理解我们的人,或者一股脑地将我们的烦恼毫无选择和保留地吐露出来,这样不但帮不到自己,还可能吓跑倾听者。

“他们毁了你,你的妈妈和爸爸……但是他们自己也被毁了”。初为父母、再为父母,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我们对自己孩子的影响,如何避免这些影响毁掉我们的下一代,如何改变我们现在的行为和生活,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用大量的理论和案例给了我们启迪。不要重蹈我们父母的覆辙,不要让孩子遭受我们曾经的不快乐,在了解我们人生为何会如此的同时,也学会用正确的教养方式来抚养我们的孩子。

原生家庭|童年的经历,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人生

图源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