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局,人卻非棋子

世事如局,人卻非棋子

記得是在杭州宋城的景點上看了三維動態的“清明上河圖”,被震撼到了,戴著眼鏡的我恍惚間感覺就像是水邊茶座上的碌碌看客,街市上人來轎往:挑擔的,推車的,騎馬的,趕驢的,擺攤的……河面上亦是穿梭往來的貨船、客船……吆喝聲、叫賣聲、船工號聲、驢馬嘶叫聲、板車轆轆聲……繁華熱鬧的街景彷彿就在眼前,人間萬象熟識而親和,俗世凡塵喧囂而溫馨,芸芸眾生世態百相,時光錯移到了北宋繁華都市的其中一天,而我就是圖中忙忙的一員。當看到這本《清明上河圖密碼》,那種穿梭時空的新奇快感享受和身臨其境的體驗慾望立馬浮現出來,五百多頁五十多萬字如字典般厚實的一本書的閱讀壓力也不抵這對北宋社會的好奇和誘惑來得強烈。

世事如局,人卻非棋子


世事如局,人卻非棋子


這是一部六本歷史懸疑推理小說,作者佈局之恢宏博大令我吃驚。全書把“清明上河圖”上824個人物都復活,且都將有名有姓,有背景有故事,有生平有來歷,這些人又將共同演繹一個又一個小奇案,而眾多案件串聯拼接成的一宗又一宗的大案奇案,而這一切的陰謀和殺局仍舊朦朦朧朧隱隱約約,是一個“大腦”佈局一隻“大手”左右?這繁榮景象之下的亂象雜態,平靜祥和世相之中的危機四伏,不管是平凡度日的販夫走卒還是叱吒風雲的高官貴胄都現身其中,天意?人為?“清明上河圖”是日常一日寫照還是特殊事件記錄?這一切是偶然天成還是曠世奇局?“天下之大,峰巔總在雲之外。”

很喜歡《清明上河圖密碼》集歷史小說、世情小說和公案小說於一體的明清小說風格,明清白話文風與北宋時代背景毫無違和感。書中作者冶文彪對於北宋政治社會背景、士農工商業態、儒釋道文化、人情世故以及市井風尚甚至俚言俗語都有詳細介紹和描寫,嚴謹合理,皆有考據可見作者北宋歷史研究之深厚。書中按案件名稱性質分金木水火土篇章,且按案件發展及探究推理判斷分節,每節前摘錄書詞名句詮釋故事內涵。雖不十分明瞭作者意圖,但覺得書中詩詞名句有助於讀者對於故事中各類人物品質、個性及關鍵時刻抉擇的思考和判斷。看書有益,關鍵在於有所思有所得。書中各章節中都有通過判案人或本人或關係人各角度關於人物生平、秉性、徳行風格、成事心得等的評議,這些評議結合傳統理念及文化經典理論講得入理入情,讓讀者閱讀中不知不覺中思考並接受。單就木篇“八子案”第四章中趙不尤與顧震論本心;第八章梅花天衍圖中趙不尤腹議棋心,與“棋子”田況議棋局;第九章琴心、書簡、快哉風中“琴子”樂致和學藝通琴心;第十四章八子論戰中關於新法推政等就令我印象深刻。本書中許多填詞,策論文章足見作者文字功底,令人嘆止。

世事如局,人卻非棋子


書中五案各由趙家四兄妹破析,元兇或自裁或拿獲,似乎已然明晰,但又有很多疑點懸而未解。五案中有著絲絲縷縷的關聯,又似乎有共同的幕後人在操縱。果然是世事如局?一局套一局,局局新意。趙不棄說:“人生無往而非局。“世事如局,人卻非棋子,因為有人佈局有人設局,有人入局有人出局,有人迷局有人解局,有人脫局有人破局,還有人攪局……趙不尤說:“人既非棋子,也非傀儡。人能動,能思,能選。同一個局,只看每個人作何選擇……”

人生在世,局不可避。人在局中,如何選擇?唯心安理得可也!

已入《清明上河圖密碼》坑,期盼開啟第二本的閱讀!

世事如局,人卻非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