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武术能很好锻炼习武者的精神和心态?

喬-左傾90°


哪种武术能很好锻炼习武者的精神和心态

练习太极拳常常讲以柔克刚,就是面对对手的时候,不用蛮劲,尽量用柔劲。其实这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人的习气就是爱顶扛,事情一来第一个反应就是全身收紧,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拳头握紧了,嘴上可能也已经骂开了。这已经跟一个人受什么程度的教育无关了,这正是现在大家常说的有文凭没文化,有分数没素质。这毕竟是人的习气嘛,多少世修来的。

在练习太极拳里面,你再有文化再有力气都斗不过自己的习气,这是最让人觉得无可奈何的时候。因为练内家拳就是跟自己的习气作斗争,平时爱用蛮力爱顶扛的,到了这里都行不通了。它就是要你用柔,它就是要你礼让。时间久了一旦把这个柔这个礼让练出功夫来了,别人就是有力也用不出来。

太极拳是练心性的拳,需要好悟性,又要肯下苦功。它那个累不是身体的累那么简单,它累在思想上,累在层次上,东西不悟到把身体累残了都没用。因为它在意不在力,练的就是人的心性,就是改变人的性情心智。正因为这样,它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怯懦的人能变得勇敢;鲁莽的人能变得儒雅。

现在的人做事就是差在了心性,心静不下来了,总是想速成,这就是根器的问题啊!人再聪明没有好心性,也只是小聪明,成不了大器;能成大事的人,不一定要很聪明但一定要有一个好心性。内家拳要想以柔克刚,先要把心性练柔和了,心里不柔身体劲力是不会柔和的。身体劲力柔和是内心柔和的一个表现,否则柔也是假的。就像心里没东西读再多书也是没用的,想利益他人也是很难的。



心海云花开太极


各种武术都能很好的锻炼习练者的精神与心态,因为武术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强身健体,二是击敌卫己。习练者要想达到这两个目的,就得有顽强的意志,而意志则是精神与心态的总合。

相由生心,武术习练者的功夫高低,取决于择师,方法正确与否,是否持之以恒,年令,职业等诸多条件,这需要习练者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探索,也就是说身体是基础,而精神(思想)则为主导,两者相辅相成,当主导思想出现了偏差,则易导致习武方法出现问题,最终不达目的,或者两者不能兼顾,有失偏颇。

如果说哪一种武术,习练者终生可以习练,不受年令限制,且对人的身体及心理能产生更为积极的正向作用,终生有益,当首推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太极拳舒缓的动作,平静的心情,不争的心态,无为的练功方法,最大限度地顺应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对立统一),这些条件与要求,注定了太极拳是武术运动中养生延年的不二之法,正因为这些,太极拳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善若水125944379


任何武术经过阶段的训练精神和心态都能得到改变。

按现代体育学的分类,能力的构成;

在初级的训练阶段,更多是要完善自我的肉体与精神的配合,当你决定要做一百个俯卧撑时,前面三十个是肌肉的力量,后面三十个是坚持,最三四十个就你的意志力你的决心才能完成,这时你才会发现自己与别人的意力和身体素质的比较数据、

当进进入格斗训练环节时,你就能知道自己的智商够不够用,战术的布局,战机的选择,果断和犹豫,怕死还是勇敢都那一瞬间直观的表现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