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人物】醫護人員劉永威:奮鬥就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人物:劉永威

年齡:24歲

工作地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人民醫院

入職時間:2019年9月

【五四人物】醫護人員劉永威:奮鬥就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當救護車停在搶救室門前,劉永威和同事立即跳下車,拉開救護車的後門,迅速將病人抬出來,朝搶救室推去……

劉永威今年24歲,是一個性格開朗、陽光帥氣的大男孩。

他和所有急診科醫護人員一樣,無論何時,只要急救車的警報聲響起,他們就會伴隨著那閃爍的燈光出發,與死神展開一場又一場生死搏鬥。

“到邊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一直是我的夢想。”劉永威說,從醫學護理專業畢業後,他從東北老家來到了新疆,2019年9月,成為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人民醫院的一名醫護工作者。

青春 就應該拼搏

“別看他年輕,工作卻很沉穩,能奉獻、有責任心。”聊起劉永威,同事們這樣評價他。

剛到醫院實習,劉永威就迎來了參與搶救的第一位患者。那是一位72歲的老大爺,因心臟病復發治療無效後,生命體徵快消失了。此時,老人在外地工作的兒子還在趕往醫院的路上。

“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就不能放棄。”劉永威和幾位同事輪流幫老人做心肺復甦,希望盡最大的努力,把老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搶救室內,監護儀發出了讓人緊張的“滴滴”聲,醫生們急促的腳步聲和各種急救指令讓空氣變得異常緊張……

汗水溼透了衣背,但他們一直堅持著……一個多小時後,彌留之際的老人見到了匆匆趕來的兒子,安詳地離開。

護理工作很辛苦,護理專業的男護士正是醫院急缺的。實習期後,勤奮好學的劉永威通過考核,取得了成為護士和放射科醫生的資格。最終,劉永威選擇了護理專業,並主動申請到最辛苦的急診科成為醫院為數不多的男護士。

“我這個年紀就應該拼一拼嘛!”劉永威笑著說,他認為,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

奮鬥 就是不斷向前

2月4日,輪臺縣人民醫院20名醫護人員寫下請戰書,要求前往武漢疫情防控第一線。

“我在微信群裡號召科裡的護士踴躍報名,他第一時間報名,就在臨出發前,他還在跟隨救護車轉運病人、推著病人做檢查。他說,他接回來的病人,一定要處理完再走。”回想起劉永威臨出發前的情景,輪臺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殷冬梅說。

經過層層選拔,醫院派出了包括劉永威在內的兩人赴武漢支援抗擊疫情。

【五四人物】醫護人員劉永威:奮鬥就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劉永威在方艙醫院照顧患者

劉先生是劉永威所在的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收治的第一批患者,父母和弟弟都在其它方艙醫院治療,妻子和兒子在家隔離。

劉先生的兒子患有氣胸病,需要做手術。擔心家人的劉先生從進到方艙醫院第一天起,每天都特別期待核酸檢測結果,但每次結果都達不到出艙要求,這讓他格外急躁。

得知劉先生的情況後,劉永威就隔三差五地跟他聊聊天,送一些生活用品,併為他講一些治療成功的例子,幫助他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我的親弟弟和他年齡相仿,而且還同名,他的關心讓我覺得,他就和我親兄弟一樣。”劉先生說,正是劉永威的貼心照顧,幫他度過那段難熬的日子,靜下心的劉先生積極治療,最終戰勝了病魔。

“在方艙醫院,我看到很多焦慮的患者,作為醫護工作者我特別理解他們,也感受到了他們對我們的信任和謝意,希望人人安好。”劉永威說,在武漢抗擊疫情的這段經歷是自己一生的財富。

【五四人物】醫護人員劉永威:奮鬥就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赴湖北武漢抗擊疫情出發前的照片

成長 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

“怎們辦?我接觸過新冠肺炎患者,現在醫院隔離,我不會被感染吧……”在武漢抗擊疫情的一個深夜,剛下班回到住處的劉永威接到了在哈爾濱的姐姐劉永爽的電話。

那段時間正是他最忙的日子,白天在方艙醫院照顧患者,晚上抽出時間為姐姐做心理疏導,叮囑注意事項。“那段時間我度日如年,弟弟每天打電話開導我,我的心情才好了很多。”劉永爽說道。

“我在這裡照顧患者,其他醫護人員在家鄉照顧著姐姐,比起姐姐那裡,這裡更需要我。”劉永威說,幸運的是,15天隔離後,姐姐經過核酸檢測確定沒有感染,他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現在的劉永威已重新回到醫院的工作崗位上,忙碌緊張的工作節奏讓他覺得分外充實。“青春就應該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閃光。”劉永威堅定地說。

(文/ 記者 張冬梅 通訊員 張慧勇 圖/通訊員 張慧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