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研究】養鴨場的禽流感預防

1 疫病特點

禽流感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在秋冬初春氣溫變化較大的季節最易形成規模性發病。鴨群易受圈舍氣溫變化、飼料結構調整、營養成分改變、飼養環境變化等因素引起應激反應和機體免疫力下降而發生該病。病毒對環境耐受力不強,對常用的消毒藥物比較敏感,規模化養殖應當定期選擇不同的消毒藥物交替使用。

2 症狀表現


【疫情研究】養鴨場的禽流感預防

鴨群發生禽流感的情況會因個體差異、病毒株的毒力、外界環境以及鴨群有無併發症等情況表現出不同的潛伏期,有的僅表現輕微臨床症狀,有的無可見症狀而突然死亡。臨症上病鴨典型症狀為頭頸部腫脹,呼吸急促,開始時病鴨打噴嚏、咳嗽,大量流淚,竇炎,兩腳爪乾燥,鱗片有紫紅色的出血斑,皮膚髮紺以及腹瀉,種鴨感染禽流感後產蛋率會急速下降。感染禽流感的鴨子剖解可見氣管、喉頭充血,黃色乾酪樣分泌物堵塞氣管,纖維素性腹膜炎,腺胃黏性分泌物增多,腸黏膜充血或輕微出血,有局灶性出血斑、出血塊或出血性潰瘍病灶,胰腺出現灰黃色壞死點。肝、脾、腎可觀察到淤血腫大,肝小葉間質增寬。

3 做好鴨禽流感防治,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

( 1) 嚴格制定落實防疫相關制度、規範動物防疫工作。一是制定並落實動物防疫管理制度,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不斷完善落實動物防疫制度以降低禽流感發生風險; 二是實行養殖全進全出或堅持自繁自養,加快循環飼養; 三是遵守強制免疫制度,嚴格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進行科學規範的疫苗接種,同時做好定期抗體監測,及時加強免疫; 四是健全消毒制度,飼養人員進入飼養區要進行消毒,進入每棟鴨舍也要進行再次消毒,定期更換消毒藥物,落實專職消毒人員。五是遵守動物檢疫申報制度,調運、引進、出售動物,應提前報檢,經檢疫合格並持有效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後方可進行,禁止從疫區引種,防止引入潛伏期的病禽; 六是堅持動物疫情隔離觀察制度,應建專門的隔離觀察圈舍,患病鴨群應及時送隔離舍,進行隔離診治或處理,新引進的動物必須證件齊全,並隔離觀察確認健康後方能並圈飼養。

( 2) 改善飼養方式提高群體抵抗力。不同日齡的鴨使用不同的營養配比,適度添加青飼料,保證充足飲水; 轉圈舍時可在飲水中添加金絲桃素或黃芪多糖等抗應激,也可在飼料中適度添加蛋氨酸、賴氨酸、或多種維生素以抗應激,促進體質恢復。

( 3) 科學的管理方式。及時調整舍內溫度、溼度、光照和通風。

4 禽流感的預防和控制


【疫情研究】養鴨場的禽流感預防

重在免疫養殖場要根據飼養場的鴨群抗體水平和飼養環境制定適合自身養殖場的免疫程序。

( 1) 鴨子對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與日齡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7日齡前免疫的鴨群免疫應答效果差,7日齡後免疫的商品鴨抗體滴度無明顯差異,均能達到有效免疫保護作用。二次免疫後的抗體效價合格率在97. 4%。對於肉鴨,過晚免疫容易造成飼養週期內無法達到免疫效果以及食品安全問題。規模化養鴨場實際免疫時間和免疫程序要通過抗體監測來確定,當平均HI 抗體降至3Log2 及以下時,應進行免疫。

( 2) 明確場內要預防的禽流感亞型,選擇使用農業部批准的疫苗。我國流行的禽流感主要是H9、H7、H5 三個亞型,可供選擇的疫苗有禽流感滅活疫苗、重組禽流感病毒H5N1 亞型滅活疫苗、重組禽流感病毒( H5 + H7) 三價滅活疫苗。三價苗免疫效果好,可以作為首選,免疫程序可參照: 蛋鴨、種鴨首免在2 周齡,肉鴨首免在7 ~ 10 日齡,劑量0. 5 mL/只; 二免在5 周齡,劑量1. 0 mL/只; 三免在開產前,劑量1. 0 mL/只,三免後每6 個月免疫1 次,劑量1. 0 mL/只。

5 加強監測並及時報告


【疫情研究】養鴨場的禽流感預防

養鴨場要積極配合動物防疫機構做好禽流感流行病學調查和免疫抗體監測,認真做好免疫記錄,建立健全養殖場檔案供動物防疫機構查閱,定期採樣送動物防疫機構檢測。動物防疫機構及其獸醫實驗室要及時檢測送檢樣品,根據檢測結果指導養殖場開展防控工作,對於發現有疑似症狀的,應按照國家規定立即採樣送檢和上報疫情,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擴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