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發佈22個申遺點簡介 新增6處申遺點

北京青年報記者2日從泉州市申遺辦瞭解到,泉州市近日公佈了22個申遺項目的遺產點簡介。相比此前申報的“古泉州(刺桐)史蹟”項目,此次申遺項目名稱更改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並新增了6處申遺點。申遺辦工作人員表示,這6處新增申遺點展現了中國人海洋商貿的傳統。此前“古泉州(刺桐)史蹟”曾於2018年接受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最終委員會決定將該項目“發還待審”。

泉州發佈22個申遺點簡介 其中新增6處申遺點

北青報記者5月2日從泉州市申遺辦獲悉,近日,泉州市發佈了22個申遺項目的遺產點簡介,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相比2018年申遺時的“古泉州(刺桐)史蹟”,此次申遺項目除了項目名稱更改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外,還增加了安平橋、順濟橋、市舶司遺址、南外宗正司遺址、青陽下草埔遺址、德化窯址等6個遺產點。

泉州市申遺辦介紹,本次泉州申遺項目的遺產整體由22處代表性古蹟遺址及其關聯環境構成,分佈在自海港經江口平原並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區的廣闊空間內,完整體現了宋元時期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貿易體系與多元社會結構,多維度地支撐了“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這一價值主題。

泉州發佈22個申遺點簡介 新增6處申遺點

北青報記者從泉州市申遺辦工作人員處瞭解到,泉州22處代表性古蹟遺址包括: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真武廟、南外宗正司遺址、泉州府文廟、開元寺、老君巖造像、清淨寺、伊斯蘭教聖墓、草菴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洛陽橋、安平橋、順濟橋遺址、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萬壽塔。

多個新增項目展現中國海洋商貿傳統

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新增的6個遺產點均具有鮮明的海洋商貿特徵,“比如‘德化窯址’生產的德化窯瓷器,就是中國古代繁榮的外銷瓷的代表,這些瓷器通過海洋貿易走向世界,是古代中國對外交往、交流的證明和主要載體之一。”

相關資料顯示,德化窯興起受益於宋元泉州海洋貿易的繁榮,在發展過程中創燒出獨特的白瓷產品,顯示出海洋貿易推動下泉州本地制瓷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德化窯位於泉州城西北約70公里處的德化縣,始於晚唐,在宋元海洋貿易發展的背景下獲得重大發展,窯址遍佈全縣。其中,德化縣城周邊的窯址分佈最為集中,已調查發現宋元時期(10—14世紀)窯址29處。這一帶生產的陶瓷可由陸路運輸至南部永春縣,再經晉江支流東溪運往泉州港口。

泉州發佈22個申遺點簡介 新增6處申遺點

此外,安平橋等遺址點也展現了中國古人與海共生的傳統,據介紹,安平橋俗稱“五里橋”,為中國現存最長的跨海梁式石橋。這是泉州與國家廣闊的南部沿海地區的陸運節點,體現出海洋貿易推動下泉州水陸轉運系統的發展。其建成是泉州官方、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參與的結果,既體現了宋元時期泉州多元社會結構對海洋貿易的貢獻,又反映了海洋貿易給泉州社會帶來的經濟繁榮和財富積累。

泉州申遺曾被“發還待議”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2018年,世界遺產委員會回憶曾審議了中國申報的“古泉州(刺桐)史蹟”文化遺產項目。多個委員國在討論中肯定了該項目具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所需的“突出普遍價值”。最終,委員會未採納評估機構此前作出的“不予列入”的建議,一致決定將該項目“發還待議”,即締約國需要補充有關信息後重新提交申請並接受審議。

據瞭解,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遺產申報項目有四檔結論,分別是“准予列入”“發還待議”“重新申報”和“不予列入”。“發還待議”的項目一般有望在再次審議時被委員會准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青報記者 屈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