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文|驛路奇奇


那個善於解夢的弗洛伊德,竟然也懂愛情?


我們大多數人知道弗洛伊德,大概都是從夢的哲學開始,從精神分析開始。記得大學時偶然間看到過一本書,就是關於弗洛伊德對夢境解析的種種,後來又遇到一本根據其理論改編的繪本,也專門拿來詳讀過。


因此,在我最初的印象中,弗洛伊德,似乎就是西方的周公。只是他對於夢境的演繹,似乎存在著某種更加隱秘的詮釋,比如去一個人的童年生活中尋找答案,比如自我,本我,超我三種不同狀態下一個人可能做出的不同行為。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從這個意義上說,就夢境而言,他的解析似乎比我們傳統認知中的周公更有科學依據。從某種意義上說,透過弗洛伊德的理論,我們似乎可以更接近真實的自己。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論貢獻,絕不僅僅侷限在個人的小圈子。他對心理學的透徹理解,甚至蔓延到了人人為之嚮往的愛情。


那本著名的《愛情心理學》,就是從人的原初慾望(力比多)出發,用精神分析的手法,去解讀愛情中的種種心態。其中涉及的人群,從幼年到少年、中年甚至包括老年,力求讓我們全方位地瞭解一個人在不同境遇下、不同階段對愛情的感知。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愛情心理學》

不過,你不要以為弗洛伊德有閒情逸致去教你一些戀愛時會用到的技巧和方法,提供案例展示給你看,他的探究只在乎精神層面,而並非教我們怎樣去談戀愛。


換言之,關於其研究愛情心理學的初衷,實際上與研究其他問題並無不同,都是希望我們在迷失的瞬間,能夠保持一點點理性,去探尋自己心底最隱秘的東西。只是具體的表現形式有所差異,比如,在愛情這件事裡,我們的自我探尋包括:你到底是喜歡同性還是喜歡異性,你的心態是否發育健康,你對於自己身體發育的狀況是否有清晰的認知,以及關於原初慾望(力比多)的感知與理解,等等。


而這些看似普通卻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問題,恰恰是成熟愛情的基礎和開始。因為,認識世界,首先要從認識自己開始。


電影導演講故事和作家有什麼不一樣?


儘管在閱讀本書之前,對弗洛伊德及其理論已經有了較為初步的認識,但我仍然對這本基於精神分析和愛情心理學的《都怪弗洛伊德》一書充滿好奇。畢竟,一位電影導演能夠與小說擦出火花,著實令人期待。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扉頁


細讀之下,果然亮點多多: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封面


1.畫面感強,懸念製造恰到好處


最初看到書名,總以為又是加了案例印證精神分析理論的書籍,沒想到這是一本小說,一整本書的故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型案例。而且,書的作者醇熟運用其在電影中常用的視聽語言技巧,讓文字變得靈動,讀起來畫面感超乎期待,極富感染力。


比如,這段關於女主人公之一的薩拉在蒂芙尼櫥窗前被深深吸引的畫面,“將鼻子按在玻璃上”是個相對容易勾勒的畫面,卻也入木三分。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摘錄內容


至於懸念的製造,同樣也是收放自如,植入自然。原以為故事中的一男三女只是平行世界中的不同人物而已,他們各自追逐,只為心底在那渴望已久的愛情。誰知他們竟是一家人,而且還是父女關係。看似不經意的表述,卻讓人一點一點發現了答案。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摘錄內容


隨著情節的演進,故事線日漸明朗。我們對主人公各自的境遇也有了清晰的認知:他們中有人徘徊在同性與異性之間,有人愛上了偷書賊,有人則寧願和有婦之夫在一起。而最慘的,恰恰是這個一直信奉弗洛伊德的老爸,要知道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弗朗切斯特醫生啊,閱人無數,閱愛情無數。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摘錄內容


而且,在隨著事態的發展,我們發現:父親的暗戀對象正是小女兒戀愛中男主角的妻子。儘管聽來有些尷尬,可為了保護女兒,父親還是在認識“情敵”後保持冷靜,用獨特的方式讓他回到妻子身邊,規勸原本破裂的感情找回曾經的美好。而他自己,只能及時止步,放棄期待已久的愛情,避免衝突進一步惡化。


過程中對人物心態變化描摹之細膩令人驚歎,比如父親渴望表白的反覆糾結,比如他想把真相告訴小女兒卻欲言又止。這些情節的出現,恰恰是因為喜歡用鏡頭聚焦的導演,懂得怎樣去投射人心。而關於父親戀愛對象身份的懸念,實際上會在故事向前演進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那似乎是一個並不嚴謹的謎題,一直在忽明忽暗中慢慢地滲透指向著。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封底


2.場景選擇的標誌性意義


小說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涵蓋了街道、咖啡館、家中、父親的診所、書店以及宜家家居館等處。


每一處看似都平凡而普通,若論讀者對其的陌生程度,大概只有父親的診所和夜晚的家居館。


父親似乎是打開整個故事的鑰匙,他在診所裡為別人解決情感問題,也在診所裡陷入沉思,憧憬屬於自己的愛情。女兒們的偶爾到訪,讓診所基因更加複雜,父親不想把工作和家事混為一談,因為再和善的規勸,視角終歸是旁觀人的,那不是家庭的溫暖,而更多的是陷入情感迷局的人們,互相安慰的一個出口。於他,更願意把內心的熱情獻給每一個他愛的人,只是在這個地方表達愛並不不合適。


至於那間夜晚的家居館,是小女兒與那個有婦之夫長期的約會地,作為男方白天的工作地,夜晚來此不用支付任何費用,還能天然地製造浪漫場景,一舉兩得,好不快活。


他們在床上互相探索的瞬間,讓我想起了嚴歌苓小說《小姨多鶴》中多鶴和名義上的姐夫在倉庫裡發生的一幕,只是宜家中的這兩位相比之下更加坦然,條件也更加優渥。


也因為他們常常在這樣一個太像家、卻永遠都成不了家的地方共處,讓這段看起來還算舒適的關係並不能長久,就像一個很大很美的肥皂泡,再亮眼,終究會破。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摘錄內容


至於咖啡館和書店,實際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父親在咖啡館裡看似漫不經心地監視他的心上人,試圖製造偶遇,那是妻子離開後許久沒有過的心動的啊,縱使起初是因為優雅的氣質被吸引,在得知她丈夫的背叛後,也多了一絲絲心疼。


二女兒在自己開的書店裡默默觀察那個聽力缺失的男子,在發現他是偷書賊之後依舊不能自拔,企圖走近他,瞭解他,甚至貼合他的習慣,為的只是擁有一份純粹的愛。


至於街道和家中,是主人公們穿梭在偶然與必然之間的象徵。於街角期待著遇見喜歡的人,也冷眼去旁觀這世界。在家時,每個人都有獨立的空間,又會在一些時候建立聯結,與姐妹交流,與父親談心。


看似不同的兩個場景,都是他們在陷入愛情之餘,放空自己、恢復能量的情緒出口,那樣的時刻,即使並不能時時快樂,至少還能找到真實的自己,不致迷失。


3.區別於一般小說的金句頻出


很多小說都把情節描述作為重點,過程中偶有金句,也只是一閃而過,很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這本《都怪弗洛伊德》,除了通過父親這位心理專家不斷在診所中替人解決愛情問題來強化主題,把他作為讀者接近讀弗洛伊德理念的一把鑰匙外,很多時候看似普通的句子,適時拋出,也強化了與主題關聯的金句啟迪效果。


比如:關於人和人的相遇,說到人不可能在特定場景下,兩次遇見同一個人,讓人不禁想起了哲學課上最經典的那個例證: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的確,於人而言,即便外形容貌完全一致,但是人的思維、觀念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因此很可能出現你並不是原來的你這種局面。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摘錄內容

而愛情中的誓言、愛情中的分擔,看似只是輕飄飄的幾句話,實際上卻需要在日積月累中去用行動詮釋,這是大量事實彙集而成的一種命定的結果,也是人們心中一份永恆的期待。儘管多數人期待,以喜劇作為自己愛情的結局,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其必定是一塊試金石,尤其是在共同經歷了種種人生中的坎坷後,依然能真心面對對方的人,才是真愛。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摘錄內容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摘錄內容

至於親情與友情之間的矛盾,或許原本就是一直存在的。二者是否能夠調和,需要根據當時單個的情況決定。但是,無論如何血緣關係是無法割捨的一份情,即便從表面上看,我們離開了父母跟他們的距離漸行漸遠,但骨子裡依然有一些東西是難以割裂的,不僅僅是骨血之源,更重要的是我們擁有著與其相似的觀念和性格。這大概也是,《原生家庭》中很多人難以擺脫過去的主要原因。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能夠與父母建立某種聯結的年紀,我們或許會在特定的情境下感受到其描述的某種心態。比如當我們自己也陷入愛河的時候,我們天然的想要知道父母曾經是否也有過同樣的感覺,迫不及待的想要從他們的經驗中汲取養分,畢竟同樣的性格在特定的情境下會讓我們做出同樣的決定,在一些時候,我們對於人的判定以及自身對於戀愛對象的喜好,不可避免的趨同。因此,很多人大半生都在尋找的所謂知己,很可能就在眼前。實際上在某些時刻,我們回望過去,漸漸明白,所謂知己一方面不分地域、年齡,一方面很可能就藏在自己來時的路上,那個你一直認為與自己有代溝的父親或母親,恰恰是這個世界上最懂得你心思的人。


所以當故事的最後,父女相擁的時刻,作者會說這樣的結果自然而然。心理專家和他的女兒,不僅僅是因為血脈的關聯,也因為在愛情中同樣陷入窘境,他們更懂得珍惜彼此的情意。同樣的瞬間,他們輕鬆愉悅,慢慢釋放自我。當某個瞬間感覺被全世界拋棄的時候,身邊至少還有一個你,親愛的家人。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摘錄內容


迴歸現實,這世上是否有完美的愛情?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尋愛情,《都怪弗洛伊德》中父親為了女兒放棄了自己人生中第二次的怦然心動,女兒們,無論愛上了同性、異性、健全人、殘疾人、同齡人、大齡人,都不過是為了追尋心底裡嚮往的已久的完美愛情。


當舊的幻想被一次次打破,新的憧憬又隨之而來。愛,儘管危險,但愛帶來的誘惑力讓他看起來太美太好,也容易讓人奮不顧身的投入其中。這大概就是很多人願意為之付出,如飛蛾撲火般也不回頭的原因。


我清楚的記得,這本書背面的分頁上寫著這樣的句子: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有愛情。

每個人都竭盡全力去避免痛苦,

其實,與其如此,

倒不如對自己足夠誠實,

反而更容易獲得快樂。


愛情就是愛情,為什麼要怪弗洛伊德?

封底扉頁


的確,我們總容易羨慕別人的愛情,得不到的才是我們眼中的完美。


李清照與趙明誠,“賭書消得潑茶香”這種如知己般美好的瞬間,在納蘭性德眼裡是當時知道是尋常般的美好。


而蘇軾,在十年生死兩茫茫之際,寫下“不思量,自難忘,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成為多少後世女子豔羨的一份忠誠。


錢鍾書與楊絳,在特殊年代互相攙扶,成就“最賢的妻,最才的女”之佳話,於平淡中感知冷暖悲喜,共書傳奇。


楊憲益與戴乃迭,跨國婚姻,伉儷情深,共同翻譯了《紅樓夢》《楚辭》《儒林外史》等著作,在文壇和人類戀愛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延伸開去,楊振寧與翁帆的年齡差沒有阻隔他們之間的愛情;很多愛著同性的男女們,並非出於特立獨行的想法,而是出自心底裡最真實的想法。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你相信什麼就會有某種能量將你期待的東西吸引而來。愛情亦如是,很多時候,與其去苦苦追尋多數人眼裡所謂完美的愛情、花心思比照那些範例去修正,不如相信自己擁有的就是最好的,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而後,一點一點地去打造更好地自己。那麼,理想的愛情,甚至是超越理想的愛情,都恰如“你若盛開,蝴蝶自來”般順理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