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什麼是安全感?

什麼是大家都在說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呢?“安全感”到底是指什麼?那麼相對應的不安全感來自哪裡?又如何產生的?

在人類的生命早期,人們居無定所、食不果腹、危機四伏,時刻體驗到的是無處不在的恐慌,形成人們俗語說的“預感”,也可以理解為集體潛意識的危險感,彷彿在哪裡都找不到一處安全的庇護所,帶給人們的是不安的預感體驗。

心理:什麼是安全感?

心理學的“安全感”來源,就是安全型的依戀關係。例如:對嬰兒來說,有一個能夠細心照料他(她)的人,並且這個人能夠感受、理解他(她)的需求並積極的做出回應,他(她)就會獲得“安全感”。

如果從小時就缺失必要的情感回應,孩子很難獲得相應“安全感”。可能會在潛意識中習得和複製自己被對待的體驗方式,長大後也可能會重複體驗這種情感缺失,而不停得向身邊的人索取情感需求,越索取不到越感不安,很容易陷入惡性的情感循環中。

“安全感”作為一個重要的概念,最早來自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論研究。弗洛伊德很早就注意到個體的弱小,例如:男孩的閹割焦慮以及自卑情結,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成人以後的心理健康,以及神經症的產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弗洛伊德假定:當個體所接觸到的刺激超過了本身控制和釋放能量的某個界限時,個體就會產生一種創傷感、危險感,伴隨這種創傷感、危險感出現的個體體驗就是焦慮。

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信號焦慮”、“分離焦慮”、“閹割焦慮”以及“超我的焦慮”。後來的精神分析研究者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總結出神經症症狀的形成過程,精神分析理論認為:由於現實衝突的無法解決而產生焦慮情緒,進而可以退行到幼年的某種行為中,從而得到某種內心安慰、平衡。

換一句話說,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衝突、焦慮、防禦機制等都是由個人幼年及成年階段某種慾望的控制與滿足方面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心理:什麼是安全感?

簡要的解釋:“安全感”就是一種讓個體可以有的獲得性。例如:我相信這個東西是可以被我獲得的,如果內心我不相信,那麼我就是缺乏“安全感”,相信這樣來說可以更好的讓我們較好的理解。

人們常說的“安全感”,其實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屬於個人內在精神需求。“安全感”即是對可能出現的、內在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環境、處事時的有力感或無力感的體驗,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

心理:什麼是安全感?

那麼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主要來自於不安全型的依戀關係,主要表現形式有以下三種:

迴避型依戀:如果父母(養育者)常不在家,或常常忽略或拒絕孩子的正當情感需求,孩子就可能形成迴避型的依戀。

這種迴避型的情感依戀,表現為孩子通過迴避與父母(養育者)的親近和情感聯結,以適應父母(養育者)的情感缺失或冷漠的態度。

在這種情感依戀關係中,父母(養育者)和孩子交流時常常語氣淡漠,缺乏深切的情感互動和情感交流。

矛盾型依戀:是指產生矛盾型的情感依戀的孩子,在和父母(養育者)交流時會有不協調的自我感覺,這是由於父母(養育者)在回應孩子的正當情感需求時,童年時忽略孩子的需求,或者不知道、不懂自己的態度和情感會造成孩子不確定性情感,從而引發孩子的左右為難的情感體驗。

有的孩子甚至會錯誤的理解,因為感覺到父母(養育者)可能會不愛自己、不在乎自己,所以孩子內心也不會感受到與父母(養育者)的心理聯結。

如果孩子在與父母(養育者)交流中經常有不和諧的感覺或體驗,覺得父母(養育者)不可靠,那麼孩子在企圖依賴父母(養育者)時,心裡就會充滿焦慮和不確定性。

紊亂型依戀:如果孩子的依戀需求經常得不到滿足,而父母(養育者)的行為又時常給他們帶來迷惘或恐懼,他們就可能形成紊亂型依戀。

紊亂型依戀的孩子在與父母(養育者)相處時,經常覺得父母(養育者)的行為令人難以忍受、讓人恐懼,而且也很混亂。

例如:如果經常受到父母(養育者)虐待的孩子中,紊亂型依戀出現的概率相當高。

心理:什麼是安全感?

而在不同心理學流派當中,對“安全感”的解釋也是不盡相同的,常見的有精神分析理論和人本主義理論。

而我們生活中,如果想要增加“安全感”,就需要我們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正視自己原本就不曾擁有過情感體驗、正視這種情感缺失。

如果有情感缺失的朋友,請你在生活、工作中努力用心理學的知識和視角,瞭解解讀“安全感”對我們的影響,進一步減少不安全感的因素,給自己帶來的負擔和痛苦。

有人說: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也是來自於個體對人生中不安全感的充分體驗。

張樹波

2019年6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