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孫識漢字有竅門

作者:趙奎禮

小外孫識漢字有竅門

到今天,姥爺教小外孫讀識漢字,剛好是100天。在100天時間裡,小外孫初步學會了1000個漢字,其中能夠熟練掌握的漢字有800多個,處於半生不熟狀態的有一二百個,還有三五十個雖然見著發矇,但也有了一些印象。

小外孫讀識漢字,有他自己的一些竅門和方法。

首先,小外孫經常運用聯想、擴想的方法讀識漢字。小外孫讀識漢字時,經常把他以前學過的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和寓言故事串聯起來思考。學習“輔”字和“佐”字,他提起伊尹輔佐商湯、傅說輔佐武丁、姜太公輔佐周文王、周武王的故事;學習“秦”字,他提起“秦國”、“秦始皇”、“秦檜”以及“秦嶺”等朝代名、人名或地名;讀識“孫”字,他說出“孫子”、“孫臏”以及孫行者”等歷史人物或神話人物;讀識“呂”字,他又說出“呂不韋”、“呂布”等歷史人物的名字;他還從“牛”字引出牛魔王,從“扇”字引出鐵扇公主,從“孩”字引出紅孩,從“音”字引出觀音菩薩等等。

小外孫識漢字有竅門

其次,小外孫讀識漢字,經常把漢字中所關聯的成語表述出來。學到“丈”字時,他說出“萬丈深淵”這句成語;學習“整”字時,他說出“整整齊齊”一詞;學習“世”字,他說出“世世代代”這句成語;學習“頂”字,他說出“頂天立地”這個成語;學習“揚”字時,他說出“揚帆起航”;學習“拔”字,他說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學習“吞”字,他說“吞吞吐吐”和“狼吞虎嚥”都帶這個“吞”字;學習“撓”字,他說孫悟空經常“扒耳撓腮”;學習“聚”字,他說“聚精會神”也是成語;學習“雄”字,他又說“雄心壯志”這個詞很好。

再次,小外孫讀識漢字,很注意比較不同漢字在偏旁、部首、詞義和構形等方面的異同。對“己、已、巳”三個字,他能夠從字形和讀音上進行區分。對“拔”和“撥”字、“折”和“拆”字、“西”和“酉”字、“漂”和“飄”字以及“撓”、“燒”、“澆”、“繞”、“饒”、“曉”等字,他也能夠區分出字形結構的細微差異和讀音上的差別。還有像“跑”、“跳”、“躍”、“跪”、“趴”、“跌”、“跨”等帶有“足”字偏旁的漢字、“粉”、“糧”、“粗”、“粥”、“粒”、“粘”等帶有“米”字偏旁的漢字、“刮”、“削”、“別”、“利”、“劃”、“到”等帶有“利刀”偏旁的漢字,他也能夠區分開來。

小外孫識漢字有竅門

最後,小外孫讀識漢字,還和閱讀課本、書籍結合起來。姥爺給小外孫編寫了一套“識字作文課本”,讓小外孫在閱讀的過程中多識字,多接觸詞語。小外孫對這套課本很感興趣,每隔一週就讀一遍,已經讀了3遍,這對他鞏固讀識漢字的成果很有幫助。家裡還藏有一套7卷本的“恐龍世界”繪畫本讀物。小外孫以前不識字時,聽家人講過幾遍。現在小外孫認識了一些字,可以在家人幫助下閱讀這套書籍了。這套書對小外孫來說,生字比例大約20%左右,小外孫現在已經能夠獨立閱讀了。對於書中的生字,靠著姥爺指點,小外孫開始慢慢地讀了起來。用了一週多時間,小外孫將這套書從頭到尾讀了一遍,這對於他鞏固識字成果很有益處。

姥爺計算了一下,小外孫還有13個月上小學,大約還有400來天。要利用上小學前這段時間,把學過的漢字再鞏固提高,並加以適當擴充,使小外孫進一步打牢漢字學習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