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及老师不敢管学生的原因?

石筑路者


您好!我是峻德国学的雷老师,对此问题我发表一下个人见解,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这个问题包涵了两个方面,我们先看前一部分,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原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只顾子女的吃喝拉撒,不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是父亲的过错;如果教学不够严格的话就是老师懒惰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什么是父之过,而不是母之过?因为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比较低,只有男性接受教育,父亲才懂得教子女为人处事的道理,加上男性的角色,比较威严,更适合管教子女。普通的女性却因很少读书,一般在家里只负责子女的吃穿温饱。当然,因时代不同,也可以解释为:“儿女只养不教,就是父母的过错”。其实当下社会,教育孩子的重担全落在了妈妈的身上,爸爸很少过问,这也是这个时代男孩女性化的一个原因之一。所以,也呼吁天下所有父亲重新担任教育子女的责任!

接下来再看问题的第二部分:“老师不敢管学生的原因”。这句话在我个人来看,可能是主观意识,作为老师,只教不育(育孩子的心灵),那就是假教育!就是不负责任的老师,就是“师之惰”了!

如果硬是找出原因,那可能是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有关,“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难道作为老师为了纠正孩子的缺点,只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吗?如果只会用这种方式来管学生,面对的就是家长投入和学生的对抗,这就是所谓的“不敢管”的原因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有更多的教育人士参与讨论。也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另外我每天有关于家庭教育或国学的视频发布,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我哦!


峻德国学


如何看: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及老师不敢管学生的原因?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语出《三字经》,意思是: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称作启蒙教育的典范。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养子教子,先贤们认为,严师才可能出高徒。生养孩子就应该严格教育,如果忽略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老师对学生就应该严格教育,如果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在古人看来,严格的教育是孩子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

可是,现在的父母和老师是怎样做的呢?

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部分父母是既“养”,也“教”的。他们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让孩子少走弯路,身体、心理都健康成长。

可还有一部分父母,对孩子“养”得不错,但是缺乏“教”,只充当了孩子成长路上的“保护伞”。

他们的做法是:

1、对孩子的错误,不加以指出,一味赏识,一味包容,导致孩子是非不分;

2、对孩子的要求,不加选择地一味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3、对孩子的事情,不加以指导训练,一味包办,导致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4、对孩子的品行,不加约束,任其随心所欲,导致孩子在不轨的路上越走越远;

5、对自己的言行,不以身作则,孩子耳濡目染,导致三观不正;

如此种种,看似父母爱子心切,希望孩子过得幸福美好,但实际上是他们亲手害了自己的孩子:要嘛品行差,要嘛学习成绩差,要嘛长大后个性原因不能融入社会,要嘛干脆直接培养成了“啃老族”。这,就是做父母的对孩子犯下的大大的过错!

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之前,老师基本都能做到“严”的。可是近些年,架不住家长的投诉啊!

对迟到的学生处以罚站,要被投诉;

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要求把作业补上再上课,要被投诉;

对上课讲话的学生在办公室批评教育,要被投诉;

对上课玩手机的学生处以收缴手机代管然后期末归还,要被投诉;

对考试作弊的学生现场指出并做记录,要被投诉;

…………

不想再列举了!

热衷投诉的家长们,是你们对孩子的“爱”,让老师们心理不堪重负,如履薄冰,只好选择谨小慎微,因为,一旦投诉,轻则影响当年评优评先、师德考核、绩效考核、目标考核,重则被发配边远地区,甚至开除公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只要家长一投诉,“校闹”一来,学校为了推卸责任,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就把当事老师推到风口浪尖,做出最“顶格”的处理。

对学生进行教育,本是老师的天职。

可是,那些养着“小皇帝”的家长们,哪能容得下孩子受半点儿委屈!

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哪个愿意为弱势的老师说一句公道话!

多希望掌握着老师生死大权的上级主管部门,在秉公执法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别寒了一线老师的一颗颗滚烫的心!

值得庆幸的是,本人任教30多年来,自认为心还一直滚烫着,从没忘记自己的责任,虽也有一次被投诉的经历,但是得感谢校长,他深入调查,妥善处理,才让我化“险”为“夷”!(请参看我头条里的文章《一场特殊的考试:让人郁闷、纠结甚至愤怒》)

最后,让我们重拾“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祖训,把“养”和“教”结合起来,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把“爱”和“严”结合起来,让家庭和学校都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成为最理想的育人环境吧!


蓝老师谈教育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问题。

我从您所提问题中分两个方面来进行回答:一时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

子不教父之过说得就是家庭教育管教孩子的育人之法,教不严师之惰指老师需要严慈相济来教育学生。老师不敢管学生,我觉得需要用合适方法就能对其进行化解。

子不教父之过体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家庭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家貌对孩子的成长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与正确认识,其发挥的作用是在学校和社会学不到的重要文化和知识精髓!

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父亲一般都是家里最具威严的人,所以才会有这句“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但是在这里面的“父”字,不单指父亲,而是家庭的意思。孩子不严加管教,跟家庭有很大关系。

前面也说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优秀的人,肯定是通过一个优秀的、伟大父母及其家庭影响对其进行严加教育才会有点结果。

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助于积极学习,养成良好习惯。使之成为生活与学习的成功者是极其重要的。

教不严师之惰体现老师需要严慈相济来教育学生

教不严师之惰,说得是老师对待学生的教育,需要严慈相济才能培育出人才。不能做一些违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懒惰行为。这样一来,学生的培养是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也汲取不到应学的知识。

新时代老师需要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反思教育教学与个人,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真正教书育人的作用。老师通过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有效积极学习。培养学生养成好学、愿意学、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老师在对待学生时,需要通过严慈相济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管教好学生,才能树立老师应有的“威严”。使学生与老师保持相互赞赏、民主、互动、平等的原则。

老师管理学生需要合适方法,就能跳出“不敢管理孩子”的误区

调皮也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也就是每个孩子都有调皮的一面。有的孩子过份调皮会给老师心里压力,使其不敢管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在传统教育中,老师打孩子,父母反而会觉得是为孩子好,但是现在不一样。

一是国家教育部有规定老师与孩子应该相互尊重,不能用打骂孩子的方式来管教。这样的方式有违师德,不能做出老师的表率。进而对很多刚入校当老师的年轻教师,在管理孩子方面真的不知所措,不敢管孩子。

二是现在孩子都是家庭中、父母心中的心肝宝贝,如果出现老师管理太严格,父母会维护孩子,甚至与老师发生不必要的矛盾。这也是导致老师不敢管孩子的原因。

作为老师,不能不管学生。我觉得对学生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们,用心去“感化”学生。同时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能用过激行为。保持终身学习与反思心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寻找管理学生的好的方法!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配合,即家校结合。不能依靠单方面依靠学校或父母来教育孩子,同时教育孩子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需要严慈相济,用包容的心去对待成长中不成熟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