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当代教师是否该坚持往日的教育理念?

本号已拉闸


打孩子可不等于严格要求。我们有些人经常会错误理解,我打孩子就是对他的教育,这怎么能是教育孩子呢?这不就是变现地打骂孩子吗?作为老师不会这样去做,作为家长也不应该这样去做。

过去我们经常听到的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确有些孩子确实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但是这样的孩子当他真正面对社会的时候,是那样地没有勇气,那么低没有自信。可见,棍棒下的孩子还是有些心理问题的。

我们都要求老师对孩子严格要求。这里的严格要求可不是我们说的孩子不争气,打他。打孩子本身就是错误的行为。作为孩子我们更多地是要说服教育为主。老师的严格要求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家长我们也知道要严格要求孩子,因此,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要做到,孩子才能去模仿我们去做的。

严是爱,松是害。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因此严而有度,松而有度。度的把握就很关键。如果十分严厉那就是苛刻了,对于孩子的成长会十分不利。相反如果过松,那就是放任自流了。因此,度的把握就很关键。

作为教师也是这样。尤其是一线教师,我们要对每个孩子充满爱心,用自己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孩子,我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能对得起孩子的成长和孩子的未来。


说文写作


我身为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坚决支持“严是爱,松是害”的观点。



弄清楚到底什么是严,什么是松?先听我说下我大学的经历。我们大学还算可以,自然教师对学生也是比较严格的。每堂课必点名,上课睡觉必被老师批,考试从不画重点。而我们班有两个兄弟从大一到大四,逃课频繁的数不清,刚开始老师还将情况告诉辅导员,辅导员找那两兄弟谈话,可效果不明显,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慢慢的,老师和辅导员都放弃对他俩的管理。结果可想而知,大四毕业,学分完全不够,各自拿着肄业证毕业了,至今也没回校重新学习拿毕业证和学位证。



严是严格、严厉的意思。通俗的说就是一是一,二是二,说一不二,用制度和规矩做事做人。老师规定作业必须几点做完,学生就不能超时;上课不准睡觉,不许交头接耳等,这些就是“严”的具体表现形式。而“松”就是放任不管,不闻不顾的意思,或者说对人根本不上心,比如,父母的溺爱就是一种松的表现。



“严”表面上有点不近人情的味道,甚至冷血的感觉,但真正理解了“严”的含义,就会发现,“严”其实是很在乎、很用心。老师讲台上课,学生下面交头接耳,老师及时通过语言或者行为纠正,说明老师想让学生认真听讲,这是一种关心。而如果老师放任学生,不管不顾学生的错误行为,久而久之,学生的成绩势必会受到影响,这就是“松”。



虽然,如今教育系统提倡服务型教育,鼓励教师与学生交朋友,但是,这只能拘于形式,因为老师没有威严,学生会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如此,学生不会轻易听从老师的教诲。就如同家庭教育一样,母亲溺爱孩子,孩子就敢跟母亲耍脾气、耍无赖,毫无一点点敬畏。相反,父亲一般扮演的是“严父”角色,孩子到了“严父”面前就变得收敛许多,这就是严与松的区别。

我想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教师为什么要“严教”学生,从古至今,谈师色变必有其中的道理。我身为教师和孩子家长,我也一直践行自己的教育法则—“严是爱,松是害”。

各位看官,你有什么想法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嗨咯红


这个问题不管是正面回答还是反面回答都会引起不同网友的吐嘈,站在哪一个角度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即然是选择题,非对即错,那我也就站队了,我支持严管理。记得我们那一代,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那时的老师虽然清贫但非常敬业,经常对当天学习不过关的同学留下带回老师家里进行补缺补差的辅导,在课堂上罚站,面壁等惩戒措施也时有发生,甚至家长都对老师说孩子不听话就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老师也会在一些孩子极不听话,扰乱课堂秩序时也偶尔用戒尺打下手掌什么的,现在想来老师爱生若子的良苦用心也是温馨。在家庭里相信许多和我般大的人都被父母打过,那个时侯孩子多,收入低,父母工作忙,维持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生计是头等大事,回来听老师说孩子不好好学习,爷奶说孙子不听话,肺立马就气炸了,拿起棍子就打,罚跪,但那时好象每家都如此,大家也感觉习以为常了。随着时间的境迁,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更别说打骂了,由于怎么教育孩子问题引发的家校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家长的激烈反应及上级相关部门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让老师不敢管,不敢教,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气氛和课堂秩秩。好在听闻相关部门准备出台对老师适度惩戒学生的行为规范,有了法规的保护,恢复老师的课堂尊严也是教育的良性开端。


江畔观云


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并不一定完全对,但是存在就有当初的理由…

第一…为什么有理由

古时候的人,尊重重教之风特别浓,那个时候老师在家长心中是比较神圣的,那个时候老师就算没有钱,家缠万贯的人对没有钱的老师也相当尊敬,所以那个时候的学生不敢和老师正面冲突,老师也没有所谓的棍棒,只是一些正当的惩戒…

第二…现在为什么行不通

这个是经济社会的产物,这个时代唯物主义比较强,很多经济比较好的人,崇尚金钱论,所以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而老师待遇并不是很好,导致很多有钱的学生对老师的地位和言论产生了怀疑,通过观察你会发现,飞扬跋扈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家庭娇生惯养,经济好了对所有需求都满足,导致当老师管理时与学生发生冲突几率很大(曾今自己的学生就觉得工资太低了,不如去他家的公司)……所以老师的权威在这个社会的影响下削弱了

第三…古时候的严师出高徒和棍棒教育现在还适用吗

答案应该因材施教,有的学生不需要棍棒,因为老师一说他就知道,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亦师亦友的环境中,所以有的学生不愿意和家长分享,更愿意和老师分享,那这个对学生的成长是良性的,但是有的学生也需要棍棒惩戒教育,并不是所有学生用语言都能教育好,而且当初你惩戒的学生好多多年之后还是会感谢你,所以惩戒才会让学生走出当下的错误,有所敬畏…一个学生没有敬畏之心是可怕的,现在不敬畏老师父母,将来就不敬畏规则和法律,那等待他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最后,需不需要坚持以前的棍棒教育做一个严师,个人觉得要有选择,有保留,有原则,有底线,在刚柔并济中做好教育工作,当下社会对老师的容忍度不高,老师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学生,保护教育的本质……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






风的承诺


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这些话有人奉为教育的金科玉律,有人视为糟粕垃圾,不一而足。

小编以为:这些话有它的特有背景,脱离了这种背景就不适用了。其实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成长环境不同,成才的多样性更加凸显。现在老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

以前民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认为孩子只能通过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好好学习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期望,而在学习上家长更多的是无能无力,只能把全部的希望交给老师,希望老师能够严格要求,甚至不惜一切。

那时候老师大多就是村里的一员,很淳朴很严格,也是真的能打,孩子往往被老师收拾以后,回家再来一次双打,还要被父母拖着去老师家里认错道歉。

孩子们对教师(先生)的畏惧是打小就深深埋在了心底,所以大部分上学都能够积极努力,其中的一部分确实通过教育转变了身份,还有一部分虽然没能转变身份,但是受教育水平、眼界和父母相比有了根本的改变,命运从此也与父母不同。最终这些孩子都是感激老师的,他们认为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责骂打罚就不会有今天的改变。

其实,说起来那都是因为生活太苦了,只有教育才能给孩子一个改变的机会。教育的苦是一时之苦,而生活的苦确是一辈子!

对比今天,你就能发现问题所在,现在的孩子哪一个吃过生活的苦?教育的苦可能是他们经历的第一苦,所以他们以为受教育太痛苦太折磨。没能吃过更苦的,哪能体会这个苦是甜的!

因此,现在的教师如果还秉承这样子的理念,显然只会让孩子们的逆反更严重罢了,那还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当然现在的家长也不同了,毕竟还有一部分家长教育水平是有了提高,虽然摆脱了老一辈生活的苦,但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在社会最底层吃着生活的苦,也因此对教育有了失望之意。社会价值体系的变革,学习无用、成功与教育水平无关等舆论的影响也在慢慢侵蚀着民众对于教育的信心。

所以,小编以为,现在的老师应该去研究现在的学生和时代特征,以爱护为基,以科学为媒,以发展为目的,既尊重学生又张扬个性,革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即可。


小小师者


严师出高徒,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现在这个教育大环境不允许这样做。

假如真是按照题主说的这样,那么个人觉得学校也办不下去了,老师们最后都要下岗。

现在大部分家长过度的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使得老师以及学校已经不可能像题主说的那样教育学生了。

假如当代老师还是坚持以前的教育理念,那么结果如下:

1,家长到学校为孩子美名其曰寻求公平

2,逼迫学校道歉,老师道歉

3,严重的话,老师辞职,以后就别想再当老师

4,教育局举报学校,老师

5,学校道歉

6,还不行直接走法律程序

7,利用舆论压力,站在道德制高点,抨击学校老师

8,最后结果就只能是学校老师屈服家长

现在的家长应该尊重学校教育

尊重学校教育,就是尊重自己孩子的教育。这其实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是现在大部分家长就是看不明白,理不清楚。

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家庭教育做好。



低调100米


我是非常赞同做一名严师,更要做一名狠师,同时要公正,对待学生必须要狠严狠公正,否则不仅老师的工作难以开展,更会耽误学生一辈子:



教育理念不是越老越好,越不是越新越好

教育理念必须要适合学生的发展,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能够良好的接受到教育,这才是好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原来的,棍棒之下出孝子,人是出高徒就一定好的,也不是现在的,要和学生做朋友,温和民主就一定合适。

无论是哪一种教育理念都有它的弊端,也都有它的优势和长处,我们在选举的时候一定要事实的根据,学生的不同事件的不同,以及具体情况的不同,想起正确的教育方式。



狠严可以,但不可以伤害学生

老师是可以严厉的管教学生的,但是绝对不能够伤害学生,包括伤害学生的身体和伤害学生的心灵,这都是教学中的大忌,严厉的学生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威严,同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当他在学习中偷懒的时候或懈怠的时候,有一位严师出现在身边,对,他是一个很好的督促和监督。

现在的孩子他们身上有很多不好的品行都是因为平常接触到网络社会,在网上学习了很多对付老师的招数,但是无论怎样,只要老师能够行得正做得端,无论学生怎样,老师都能够泰然处之。



狠严不是动粗,赏罚分明,公正有度才是正道

本来就是一定要注意我们的眼屎,从来都不是一个暴力的人,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他不是一个严师而是一个有问题的老师,严师的严,体现在对于做人的态度,体现在对待学术问题,体现在对待学生的公正性上,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生活中的物质奖励与惩罚,严师能够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



狠严也有弊端,狠民主才能迎来教育春天

其实这种严厉的教育也是有弊端的,他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压抑,可能学生会比较服从管理,但是并不利于学生的各种潜能的开发,因为他们始终生活在老师的威压之下。

最好的方式是严厉加民主,用严厉的方式去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中间要穿插着民主活动,体现孩子的自主学习和自身潜能,就是孩子能够在一定自由的空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去认识自我突破自我。



当代教师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一个群体,因为自由原来的,已经成型的教育观念,又有现在新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例如智能教育,至于到底要坚持哪一种教育观念,还要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影响,也为当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取适合于学生的具体教育理念,千万不能一条道跑到黑。


宇宙最好老师


教育理念是在变化的,单纯说严是爱、松是害是一种概况,并不是真的现实。

哪怕是在封建社会也是宽严相济。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似乎自己读书的时候老师很严格,也只是幼小的心灵对大人强力的一种害怕,对老师的一种天然的服从。现在的小孩难倒不觉得老师严厉?以大人的角度,过去的角度看现在的老师,自然觉得不严了。但对小孩来讲,大多数还是觉得老师比较严厉,害怕老师。

过去对老师的一种害怕还有家庭的影响,父母对老师尊敬,主动要求老师打孩子;孩子自然感觉老师严格。现在呢,家长觉得老师也就是普通职业,不会像以前一样把小孩的成长寄托在老师身上。也就是,社会已经失去了过去对老师尊敬的氛围。

过去老师打学生的比较普遍,但很暴力的其实是比较少的,真正成才的也不是打出来的,而是家庭和老师的共同关爱下成长的,一个从小被棍棒挨打的不成为一个危害社会的人就算不错了,还成才?也就是极个别!

在鼓励教育、爱护教育的理念下,教育也没有你认为的那么糟,宽松不是放纵,不是不管不顾,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课堂,管理学生,说明老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而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学习,除了棍棒就没有别的方法,那说明你已经跟不上学生的思想。


大学专业深一度


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这是教子教学名言名句,但是别误解其中深意,更别可笑的认为棍棒就是打,只有懂的感恩才有孝道,打出的孩子只记仇哪懂感恩,严师的严字怎样理解,两个方面一是师德,引导学生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整个社会,感恩祖国,二是教学严,对孩子学习太度,老师教学太度严谨,培养学生爱学习兴趣,别理解为严就是打。


爱生活靠自己


当代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国家规定的,不是某个老师或某一小群老师所能决定的。因此,在这里讨论教育学生时该“严”还是该“松”,意义不大。相关政策已经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而“严师”意味着教师必须有惩罚、有奖赏,很显然,其中的“惩罚”与现行的政策规定相违背。

不能打、不能骂,老师在学校里如何管教学生呢?以下几个看法,供您参考:

第一、立规矩。凡事都得讲个规矩,有理有据才能服人。教育学生也是一样,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可做可不做,哪些事情做了会有需要承担后果、哪些事情做好了有奖励,都应该提前确定下来,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可以把当初制定的规章制度摆出来,学生自知理亏,多半也就不做狡辩了。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拒不改正,再想其它补救措施。

第二、找外援。这里的外援,包括学生群体。比如说,在班级里设置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多个职位,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这种情况下,即便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再坏也不至于需要老师出面动用棍棒来管教学生的地步。另外就是向家长求助,如果孩子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就让家长进行督促。管理熊孩子,老师未必强于家长。

第三、树榜样。生活中,很多人通过严于律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包括班里成绩很好的同学,大多都有比较好的自律习惯。把这些懂得关注自己、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树立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效仿、自查自纠,改正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这样的方式,也能教出“高徒”来。

当然,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适当的惩戒,可以让管理更有效。所以,我是支持严厉管教、支持体罚学生的教育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