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为什么说养不教,父之过,而不是“养不教,母之过”?

中小学教与学


《三字经》这两句话,是中国封建意识的一种反应。在封建社会,国家是皇权,家庭就是夫权。"夫为妻纲",《三字经》上也有"夫妇从"的话。巜千字文》也有"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的话"。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低,受教育程度也低,"女子无才便是德",被"三从""四徳"等束服,教育子女就成为父亲主要责任。随着社会发展,男女地位的不断演变,社会分工等多种因素影响,"养不教,父之过"已成过去。现在不少家庭,承担子女教育的多是母亲。


陈永保2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仅仅供养儿女吃穿,而不给孩子提供学习教育机会,是父亲的失职。只管自己教书,不管学生认真学习成长,是老师的不作为。

这是中国历史父系社会与儒家思想环境下形成的家庭教育观念。

因为在长期历史阶段,教育的权益大多赋予了男性,各类选拔人才制度体系中也是将女人排除在外。女人没有多少机会得到文化学习教育的机会。大部分母亲都是一个家庭主妇,煮饭洗衣操持家务,家里没有地位,即使大家闺秀也只是学学琴棋书画,绣花等,而且不能外出抛头露面,见的世面相当少。而男人不同,能读书,能出去闯荡,主外,见识的人和事都要多,知道的道理也多,于是教育孩子的重任就放在了父亲的肩膀上,养是父母一起养,父亲赚钱母亲照顾饮食起居,到时说到养之教,那就是父亲的事了。别说教儿子,古代女人三从四德,其中三从就是小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都还要从子,怎么还能教呢?

孔子在《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意思是女子与小人,都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难养身、心、性、命,所以与之相处要有远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礼,坏了规矩;过于远离,又容易招致怨恨,而不利于儒学的传承。

到了清代,更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张岱在《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

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才开始有所改观。新中国的成立,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政策,不但是教育上的平等,在对子女教育上,母亲也逐渐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力。


国美文旅


那么古人为什么说子不教是父之过呢?其实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亲的一些特点,是母亲替代不了的。

一、与时代有关

在封建社会中,男性的地位比较高,男人才有读书的可能。在一个家庭中,一般母亲负责照顾孩子的起居,父亲教孩子各种做人的道理。儒家思想中,父亲是威严的,他是一家之主,所以孩子犯错,才会说是父亲管教不严。

现代社会和古代,在孩子的教育上,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女性也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很多妈妈的文化水平也很高,也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就是教育中父亲的缺失。教育孩子中,很多男人做起了甩手掌柜,在孩子的教育上一点都不想费心,却不知道,父亲在教育中的地位,是母亲替代不了的。

二、父亲的榜样作用

女人天生情感丰富,敏感又脆弱,所以在一些大事面前,表现不够冷静,情绪多变。父亲和母亲相比,男性的力量,与情感上的为重,对自己的情绪更加克制。大多数父亲,也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是家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在孩子心中有足够的分量,特别对于有男孩的家庭来说,孩子从小就会把父亲作为人生的榜样。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父亲的行为,性格和三观也会受父亲影响。

三、父亲的威严

现在很多父亲,不喜欢照顾孩子,把养育孩子的责任交给母亲,所以很多妈妈开玩笑说“父爱如山,一动不动。”表姐家的孩子就是,表姐夫经常出差,是表姐一手把孩子带大的。表姐说,孩子非常调皮,经常各种不听话,外加无理取闹,她吵也吵了,打也打了,就是无济于事,人家根本不把你放眼里。可只要表姐夫在,孩子就表现乖乖的,犯错的时候,只要他爸一个眼神,就不敢再放肆了,她感觉很奇怪。

家里有孩子的妈妈经常可以发现,和妈妈比起来,孩子比较怕爸爸,即使爸爸脾气很好,很民主。这其实也与“父爱如山”有关,因为父亲不经常管教孩子,也不会像母亲一样经常在孩子面前啰嗦,所以孩子与父亲有一定距离感,在孩子的心中,父亲更有威严。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母亲可以多费心,但比如孩子犯错的时候,父亲就要及时站出来,矫正孩子行为上的偏差。





解答文化问题


在封建社会里,三纲五常是朿缚每个人的行为规则,三纲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从这三纲里可以看岀,除了君以外,夫是家庭的主宰,家庭里的毎个成员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即使他的错误行为也必须遵从。

《三字经》成书于南宋,是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其家族子弟学习,而编写的经史三字歌诀,通俗易懂,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巩固了经典的文学、礼仪、生活常识等,经历代增删,但意境不变,封建统治长达二千多年,女子无才便是德,天职就是为夫服务、操持家务,教导孩子因无才识 ,也就没她们的份了。

而男子从小时候就有享受读书的权利,他们一般都上过私孰,在一个家庭来说,算是有文化知识的人了。女子一般是不去读书认字的,在家呆着,上层建筑人家的女儿诗琴棋画就得请专人调教,中层人家的女儿做的是工针织绣,即扎花绣柳织布等工作,而基层的只能跑腿杂条,即帮家人干活或给人家当丫鬟,这些认识和工作在她们意识里是应该的,教育孩子自然没她们的份。

这就说明,《三字经》在封建思想的灌输下,根本把娘们没当回事,教子就是爷们的事,因为即有知识又有权,娘们会教啥?总该不能让男孩子学针织刺绣吧,因此,不管经书典故,人情世故,相夫教子,在夫权的统治下女人都是被忽略了的,因此,《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子过,而不是"养不教"母之过了。


木火燊辉


首先我们要来解读一下三字经的背景。

三字经是宋代王应麟写的,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重文轻武的思想让中国的文化得以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在古代,多以体力劳动为主,而女性体力一般来略逊於男性,且无权学习知识及参与工作,只能进行轻工业及农活,且不作为女性价值财富,因此维持家庭的运营的责任便自然而然的落到了男性身上,而经济条件高主导权提高地位就高了,男性可以进行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有经济主导权,久而久之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意识。因此,若要教导好孩子,得有文化有知识而且还要有地位,那家庭中的首选肯定是父亲,父亲的影响力是最大。如果养而不教,那肯定就是父亲的过错了。

另附: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黑与白之间


说两句:

对于这句话,我是从两方面去理解的。其一,说明母亲恩重如山,慈善,尽一切的一切,为儿女去做一切。其二,应该理解为中国传统观念,男尊女卑。

公平公正的看待这个问题,本身虽然是男人,但在生儿育女培养方面,远不如妻子。不知别人是怎么想的,除了严力、自我为中心,别的还有吗?女人如果能找一个理解之人就算烧高香了。身边发生的事不少,曝力家庭还真有。求婚时拜年做一,婚后翻脸不认人,连女方父母九族于不顾,牲伙巴一,简直就是一头活驴。婚后净然可耻的讨要负给的彩礼钱。召笑、召笑。有女儿的家庭和无女儿的家庭在说法上,有着明显的分界线。

多了,白白。



大林W


“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只养育,而不教育子女是父亲的过失。乍一看这句话不完整,为什么只是父之过,母亲就没有教育孩子的义务吗?肯定是有的。

这句话要全面的理解,这是为了对仗工整作者周兴嗣才把母字隐去,意思是只养育不教育是父母的过失,教育子女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责任,要依靠父亲,也要依靠母亲。

《三字经》后面的内容进一步阐述了这句话的意思“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是说五代的时候在燕山脚下住着的窦禹钧教子有方,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这个窦禹钧住在燕山脚下,所以后人也叫他窦燕山。

这个人教子有方并不是说他的夫人、孩子的母亲不参与教育,孩子的母亲肯定是要参与的,只不过最后功劳都记到他的头上了。这和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价值观有密切联系。

深入分析就可以看出,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古人也是肯定母亲的责任的,只不过在抒写的过程中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没有过多的突出母亲的地位。

除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教育分言教和身教。父亲的立身行事对孩子是一种身教,古人坚持的男女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父亲要参与很多社会活动,与各方面的人打交道,要建功立业,给子孙后代树立一个光辉榜样,所以父亲的教育是偏重于身教的。

但是也有例外,清朝的曾国藩就是个例外,他为了镇压太平军,办团练,常年在外带兵打仗,很难与家人团聚,一般来说对子女的教育只能是身教了。不,曾国藩在戎马倥偬之余经常会写信回家,教育子女,这对子女来说既是身教又是言教。

曾国藩的教育也很成功,他的儿子都是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有外交家曾纪泽,有科学家曾纪鸿,而且子孙后代一直都有杰出人才出现。曾国藩在世的时候,“曾国藩家书”就已经出版发行了,而且非常流行,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学习和研究这部家书。这些例子说明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母亲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就不重要了吗?肯定不是。在这方面最著名的首推岳飞的母亲了。岳飞的家境贫寒,母亲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教育岳飞,后来在岳飞的后背刺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以此激励岳飞要为国家效力,岳飞在这样的精神的激励下最后终成一代民族英雄。

同样,在《三字经》也记载了一个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讲的是孟子的母亲教育孟子的故事。

孟子的父亲早丧,孟子的母亲就把家安到了孟子父亲的墓地附近,这是一块很大的墓地,经常有人出殡或者来祭奠先人,整天都是哭哭闹闹的,孟子那时还叫孟轲,见此情景就跟着学,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下去孩子就废了。

于是赶紧搬家,这次把家安到了集市上,集市上到处都是小商小贩,整天都在为招揽客人而叫卖,孟轲又开始学叫卖了,孟母觉得这是不行的,于是第三次搬家。

这次和一个读书人比邻而居,和这个读书人经常来往的都是读书人,大家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处处都体现着谦恭和礼让,孟母觉得很好于是就定居下来。

有一天,孟轲逃学回家,母亲看见很生气就把孟轲叫到面前,把正在织的布剪断了,教育孟轲说,学习就像织布,半途而废就是这样,你逃学回家就像这没织好的布剪下来一样,就废了,你明白吗?从此以后孟轲就努力学习,最后成了儒家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从《三字经》的整体精神看,它并不轻视母亲对子女的教育的作用,相反还举出了生动的例子予以证明。


小小嬴政


“子不教,父之过”出自《三字经》,原文为“养不教,父之过”,说的是生下孩子,养育他,却不教育他做人的道理,是父亲的错。我们有了孩子以后,不仅是要把他养大,更要将他教育成才,让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让他拥有有意义的人生,所以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都是非常重要的人。那么古人为什么说子不教是父之过呢?其实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亲的一些特点,是母亲替代不了的。

子不教父之过,与时代有关

在封建社会中,男性的地位比较高,男人才有读书的可能。在一个家庭中,一般母亲负责照顾孩子的起居,父亲教孩子各种做人的道理。儒家思想中,父亲是威严的,他是一家之主,所以孩子犯错,才会说是父亲管教不严。

现代社会和古代,在孩子的教育上,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女性也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很多妈妈的文化水平也很高,也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就是教育中父亲的缺失。教育孩子中,很多男人做起了甩手掌柜,在孩子的教育上一点都不想费心,却不知道,父亲在教育中的地位,是母亲替代不了的。

父亲的榜样作用

女人天生情感丰富,敏感又脆弱,所以在一些大事面前,表现不够冷静,情绪多变。父亲和母亲相比,男性的力量,与情感上的为重,对自己的情绪更加克制。大多数父亲,也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是家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在孩子心中有足够的分量,特别对于有男孩的家庭来说,孩子从小就会把父亲作为人生的榜样。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父亲的行为,性格和三观也会受父亲影响。

父亲的威严

现在很多父亲,不喜欢照顾孩子,把养育孩子的责任交给母亲,所以很多妈妈开玩笑说“父爱如山,一动不动。”表姐家的孩子就是,表姐夫经常出差,是表姐一手把孩子带大的。表姐说,孩子非常调皮,经常各种不听话,外加无理取闹,她吵也吵了,打也打了,就是无济于事,人家根本不把你放眼里。可只要表姐夫在,孩子就表现乖乖的,犯错的时候,只要他爸一个眼神,就不敢再放肆了,她感觉很奇怪。

家里有孩子的妈妈经常可以发现,和妈妈比起来,孩子比较怕爸爸,即使爸爸脾气很好,很民主。这其实也与“父爱如山”有关,因为父亲不经常管教孩子,也不会像母亲一样经常在孩子面前啰嗦,所以孩子与父亲有一定距离感,在孩子的心中,父亲更有威严。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母亲可以多费心,但比如孩子犯错的时候,父亲就要及时站出来,矫正孩子行为上的偏差。


格物书画


"教育"这两个字最早可以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找到。甲骨文中的“育”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上方代表的是正在用乳汁哺乳婴儿的母亲,右下方是在襁褓里的孩子。

左右结合起来,示意的是母亲抱着襁褓里的孩子,正在给孩子哺乳。也就是说,在古人眼中,母亲的职责是给孩子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这个字呢,由三部分组成。字的左下方代表的是一个离开襁褓,已经可以四处奔跑的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左上方代表的是学习材料,而右边是一个拿着棍棒的手。

左右结合起来,示意的是:一个拿着棍棒的手正在教孩子学习知识。

更有趣的是,在甲骨文中,这个拿着棍棒的手同时也是“父亲”的“父”字。也就是说,是父亲拿着棍棒教孩子学习知识。

所以,在东方的传统智慧中,教育是父亲和母亲都要承担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分工有所不同。

母亲的主要职责是“育”,给孩子,特别是在襁褓中的婴儿,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让孩子能够心智健全和身体健康。

母亲传递的是无微不至的细心、温暖和共情,让孩子认识到人的柔软、脆弱和敏感,认识到人对安全的需要和对爱的归属。

而父亲则需要教会孩子各种知识和技能,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对部落或者社会有用的人。

父亲通常是通过激烈对抗的游戏或者对陌生情景的探索来与孩子互动。让孩子逐渐形成刚毅果敢、敢于挑战和对抗挫折的能力。

父亲不仅是孩子性别认同的模板,也是孩子社会认同的榜样。孩子的世界观,他的交友、婚恋、职业选择,以及他的使命、生命价值等等,都有父亲打下的深深烙印。

同时,父亲还参与塑造了孩子的性格,特别是自控力、坚毅、责任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等对未知环境和世界的好奇心和征服感离不开父亲的塑造。

我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是崇高的,但是母爱本身不能代替父爱。只有把母爱和父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使孩子在刚柔并济、和谐完美的成长环境中,在更多的安全感和征服感中健康成长。

在东方的教育智慧中,父亲对后代教育的使命,不仅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地关键。所以,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而不是“养不教,母之过”。这就是东方的智慧。


古刹青灯


为什么说“养不教,父之过”,而不是“母之过”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先要弄清楚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秩序。


1、封建社会中,三纲五常是社会伦理规范。

所谓的“三纲五常”指的是,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从三纲中我们能够看出,在古代的一个家庭之中,成年男性的社会和家庭地位是最高的。如果一个家庭中的子女有所过失的话,那么作为“领导者”的父亲承担领导责任,就是理所应当的。这是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同时,父亲作为家庭中的“领导者”,管教起来可能更有威严,更有可行性。

2、与古时倡导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有关。

不难发现,在古时广大的普通家庭之中,女子缺乏接受书本教育的机会。如果说女子在日常行为规范或者日常礼节上还能够指导子女一番,那么在“圣人”书本方面的指导是欠缺的。因为她们自身没有接受此方面的教育机会。女子所接受的教育,多为针织、刺绣、琴棋书画之类。这在教育子女“教”的方面显然不够充分。

3、现代社会,我们早已做到男女平等。教育子女,更应推崇齐抓共管和家庭教育。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有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虽然《三字经》中提到“养不教,父之过”,但是,我们应该全面的理解“父”的含义。“父”代表的应该是家庭。孩子缺少管教,是家庭责任,而不单是父亲或母亲单方的“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