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留存,繼承者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 | 一週新書推薦

記者 | 董子琪

編輯 | 林子人

《六異錄》

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留存,繼承者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 |  一週新書推薦

作者在這本書中重寫了六個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與神話故事,包括倉頡造字、餘音繞樑、木匠皇帝、三寸金蓮等。更有意思的是,他將故事情節和六種中國民間神秘行業——幻術、哭喪術、香術、驗毒術、相骨術和字造術——結合了起來。在自跋中,作者講述之所以重寫這些故事是為了闡明“中國慾望”,因為從《詩經》和《楚辭》開始,食慾、肉慾、情慾、功名欲和權力慾這些基本的生命母題,已經成為古代慾望的主體,同時也是支配現代中國人的內在動力。藉助於對慾望的窺視,他“膚淺地握住了中國人的痛苦”。作者還表示,因為這組小說散發的氣味可能會讓“喜歡做溫情按摩的文學小資感到不適”,他只有“致以十二分的歉意”。朱大可,學者、文化批評家和小說家,著有《流氓的盛宴》以及上古神話學術研究專著《華夏上古神系》。

改寫神話/童話的文學作品並不少見,事實上改寫這種形式之所以之重要,不僅僅在於可以向人們重新講述一遍舊故事,而是以古老的故事為通道表達出新的意涵——人們都很熟悉的成功改寫範例比如魯迅的《故事新編》,是對女媧補天、嫦娥奔月、伯夷叔齊采薇等神話的消解與重新發明;英國作家安吉拉·卡特的《染血之室》也是對藍鬍子、小紅帽、穿靴貓等經典童話的改寫與再創造。舊故事也在這個意義上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偉大的孤獨》

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留存,繼承者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 |  一週新書推薦

這部小說是美國暢銷書作家克莉絲汀·漢娜繼《螢火蟲小巷》之後的作品,故事發生於1974年的阿拉斯加,書裡描寫的阿拉斯加無疑是極度嚴苛的——這是個屬於男人的世界,這裡的女人必須很強悍,不能等著別人來拯救,必須自己拯救自己;更重要的是,在阿拉斯加只能犯一次錯,第二次錯就會讓你丟掉小命。書中主人公覺得自己是由爸爸的暴力和媽媽的恐懼共同塑造出來的,而即使如此,她還是放不下愛情故事,因為愛情故事讓她覺得女人有力量掌握自己的命運,即使殘忍的外部世界將她們逼入角落,書裡的女主人公仍能突破逆境找到真愛,這讓她獲得希望。但她需要的不是媽媽對爸爸的那種愛——那種有毒的、粘膩的、絕望的愛——而是清晰的、堅強的、富有力量的感情。

作者克里斯汀·漢娜,生於1960年美國加州,曾在廣告公司工作,現在已經是23本暢銷書的作者,銷量超過2000萬冊。《螢火蟲小巷》寫的是兩個女人從14歲到40歲的友誼,也是一部以愛為關鍵詞講述的小說,它此前也引入了中文版。這裡要為暢銷書說句話,雖然暢銷並不一定代表品質高妙,但瞭解一下流行現象也沒有壞處。

《沙崙的玫瑰:英法德三語文學和繪畫中的經典意象》

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留存,繼承者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 |  一週新書推薦

《沙崙的玫瑰》脫胎於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法文系副教授陳杰、德文系副教授姜林靜三位老師首次在校內聯合開設的跨學科語種文學精讀課,從天鵝、頭顱、花、塔樓、葡萄酒和玫瑰這六個經典意象入手,對三語文學和繪畫進行解讀,並挖掘了與其有關的故事與典故。

關於頭顱這章尤為有趣:從綠騎士、莎樂美講述西方文學中的頭顱意象,也從英國詩歌裡的頭顱意象分析虛無主義者的物質困境,還以貝克特筆下的頭顱式空間寫生死界限是如何被跨越的。關於玫瑰的這一章裡,寫到了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與20世紀的英語玫瑰詩:中世紀的玫瑰詩可能帶有性隱喻的意味,也有一些被歸於謎語的玫瑰詩的意義並不那麼明晰;而更著名的《玫瑰傳奇》作為奠定歐洲羅曼司敘事傳統的開山作,其中的玫瑰不僅是男性敘事者歷盡艱辛去追求的貴婦的名字,也是塵世愛情的終極象徵,更是女性身體美與性吸引力的文學符號。

在玫瑰詩歌的譜系裡也有莎士比亞和葉芝的名字——莎士比亞以十四行詩的形式書寫過“紅白玫瑰”,而紅白玫瑰在莎士比亞的年代具有特殊的政治意義,因為紅白相間的都鐸玫瑰出現在了王室的族徽上;葉芝筆下也有玫瑰,但他的玫瑰並不是愛情的象徵,作者認為《玫瑰集》中的玫瑰意象體現了葉芝對薔薇十字會(17世紀玄學運動)等玄學思潮的反思,也寄託了對故鄉以及愛爾蘭民族文學的野心。

《長壽的代價:我和六位老人共處的一年》

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留存,繼承者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 |  一週新書推薦

當獨生子女步入老齡化社會,該如何迎接不斷提前的“中年危機”?如果活得足夠長,每個人都會有成為老人的一天。21世紀已經進入長壽時代,我們也隨之步入老齡化社會,那麼變老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資深《紐約時報》記者約翰·利蘭剛剛從一段婚姻中走出,他的父親早已去世,現在他要獨自照顧年邁的母親。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發現一些獨屬於老人以及與老人相處的問題,於是他帶著一系列疑問追蹤並貼身採訪了六位高齡紐約老人,時間持續整整一年,採訪開始時他57歲,而他的受訪者都超過85歲。全書從變老的經驗開始寫起,老人共同的經驗是“失去”——幾乎所有的老人都失去了點什麼,包括行動能力、視力、聽力、配偶、子女或者記憶,而即使國家的養老制度非常完善,很多老人都依然無法善終。書中也提出了更有建設性的建議,例如如何過上更好的老年生活,以及如何為老年生活做好準備,什麼時候應當努力醫治,什麼時候才要放棄治療等。

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此前也長期關注老年問題,曾推薦過國內非虛構作品《五十四種孤單:中國孤宿人群口述實錄》以及美國記者研究全球人口老齡化與貧困問題的專著《當世界又老又窮》,都可以作為此書的對照讀本。

《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

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留存,繼承者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 |  一週新書推薦

這部書由近百篇評點歷史人物的文化隨筆構成,貫通哲學、歷史、政治、文學和藝術,召回從阿赫瑪託娃(A)到茨威格(Z)的人物群像,串起一部包羅萬象的20世紀文化史。除了那些醒目的路標式人物以外,更多的是遺存在遺忘邊緣的名字。作者如此點評保羅·策蘭,“他是那個帶著一首情歌從火焰中走出來的人,這首歌以唯一可能的方式救贖了人類——承認這裡沒有救贖。”又如此評價查爾斯·卓別林,“科學的力量就是要把世界改變到連科學家都無法預測的地步。而人文學科的力量,是要以人人都能欣賞的方式來解讀世界。”至於F. 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的評語是這樣的,“只有偉大的藝術家才會有巨大的失敗,而菲茨傑拉德太了不起了,他甚至可以把致命的個人缺陷變成詩歌的素材。”

20世紀人類歷史歷經幾次災難,詹姆斯提醒人們,使得文明稱其為文明的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得以留存,繼承者們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這本書也是寫給普通讀者的文明史課程。作者克萊夫·詹姆斯(1939-2019)是澳大利亞著名評論家、記者、電視節目主持人,1960年代移居英國。2008年,因其在廣播電視新聞業的成就,詹姆斯獲得奧威爾特別獎。

《清明上河圖:北宋繁華記憶》

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留存,繼承者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 |  一週新書推薦

這是一部對《清明上河圖》作出的圖解之書,作者將《清明上河圖》這幅國寶級的畫壇極品分解為200多個細節,讓圖像本身來說明大時代的新城市在經濟、人文、科學和管理機制上諸方面具體而微的狀況。

通過150多張精選《清明上河圖》局部圖片,還原北宋城市場景與生活習俗——在“《清明上河圖》的社會各界”一章裡,作者寫出了當時的市民娛樂文化“瓦子”及說書,個體戶和創業,還有城市交通的狀況。也解讀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重要環節,剖析古人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的智慧——在《清明上河圖》中的“城市管理與體制”一章裡,作者寫到市郊與菜肉供應的情況,煤的應用,還有防火、用水、綠化等等。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不單是件藝術品,更是一部大歷史,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中重要的一卷,通過此圖研究者可以發現10-12世紀的汴京與中國城市化的歷程,也可以與國外主要地區城市進行比較。作者薛鳳旋,畢業於倫敦大學經濟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區域發展等。

《這是藝術嗎?》

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留存,繼承者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 |  一週新書推薦

現當代藝術往往因為抽象的表達而令人望而卻步,而這本書就是一部面向普通觀眾的指南。本書從歷史、生平、美學、體驗、理論、質疑和市場七個維度透視現當代藝術中知名度很高卻不容易被理解的19件作品,從畢加索的拼貼到安迪·沃霍爾的絲網版畫《大電椅》,從路易絲·布爾茹瓦的“大蜘蛛”雕塑到羅伯特·史密森的景觀裝置《螺旋形防波堤》。在原有的西方“正典”之外,這本書的中文版還增加了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韓國藝術家李禹煥和哥倫比亞藝術家多麗絲·薩爾塞多。

有意思的是,“體驗”這章的觀點在於強調作品對觀眾的情感和心理影響,比如影像藝術家比爾·維奧拉的創新在於將人們在現代社會中的日常體驗與傳統宗教信仰結合,因此作品《信使》遠遠超出一般意義上的繪畫。本書並不是向觀眾展示如何去看作品,而是幫觀眾用這些作品去“看”。值得一提的是,在寫作此書時(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作者西蒙· 莫利曾在倫敦各大博物館和畫廊(比如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和泰特現代美術館)做自由講師和導覽員,面向觀眾對著實物進行講解,因此深知讀者欣賞現代藝術的困惑所在。

《智能機器時代:人工智能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人文主義若要在新世紀留存,繼承者就不能放棄對過去的記憶 |  一週新書推薦

本書每個章節都以一幕科幻劇作為開場,描繪了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基本構想和最新情況,通過與前沿的科學家及技術人員交談,回答了人類對無處不在的AI世界中,有關宇宙、人生及很多問題的追問。

書中還向讀者介紹了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比如烹飪機器人、演奏機器人、情感機器人,甚至用於軍事領域的殺人機器人等。在作者看來,機器人絕對不是僅僅是文學和電影作品裡的笨拙的類人鋼筋物種,智能機器將滲透更多的生產和生活場景,比如工廠裡幫助生產的手臂、自動駕駛的汽車或者是健談的聊天軟件等等。他還認為,智能機器首先將佔領一些重要的、保證很多銷售和盈利的市場,諸如運輸和物流、工業製造等等,此外,因為足夠物美價廉,智能機器將會在私人生活領域中大量出現,老年人將會操作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幫助閱讀的助手,年輕人將會更加依賴智能手機和搜索引擎——而在所有應用案例的背後,有價值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美元或者歐元的市場。 烏爾裡希·艾伯爾,德國科技領域最著名的記者之一,知名雜誌《未來景象》(Pictures of the Future)主編。艾伯爾是慕尼黑工業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曾供職於德國戴姆勒公司、西門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