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我們都是書的囚徒》序言:書是生活

新書《我們都是書的囚徒》序言:書是生活


我對書的最早記憶與閱讀的愉悅無關。小時候生活在農村,開始識字後,閱讀的慾望乍然膨脹開來,瘋狂找尋身邊一切關於故事的書籍。那時的農村並沒有所謂的文化生活,文學正典更是無跡可尋,所能找到的盡是一些武俠小說之類。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夏天的傍晚,家人吃過飯都去串門,我悄悄跑到讀高中的姐姐房裡找她的書。恰逢父親回家看到房間的燈亮著,就問了一聲。我現在還搞不懂當時出於一種何種心理——或許是怕被父親罵看閒書不好好學習吧,竟然鬼使神差的拉滅了房間的燈,鑽到了床底。父親警覺起來,以為家裡進了賊,拿了把掃帚,貼身進門,開燈,掃視,俯身,掀開床簾……

我總覺得有種在閱讀與寫作的夾縫中生存的尷尬境遇揮之不去,一如當年我趴在床底接觸到父親眼神那一剎那的尷尬。這種閱讀的焦慮始於一種少年時苦於無書可讀的困窘,所以多年後我讀到王小波在《思維的樂趣》中表述的那種下鄉時的精神苦悶——“最大的痛苦是沒有書看”——讓我彷彿找到了精神上的同類:“傍晚十分,你坐在屋簷下,看著天慢慢的黑下去,心裡寂寞而淒涼,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剝奪了。”這種切身的精神痛苦,至今瀰漫在身,讓我惶恐不安。王小波在我早年的閱讀譜系上佔據了一個很重要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為他對知識的追求讓我們體驗到一種純粹智慧的樂趣,更重要的還有通過王小波,知道了博爾赫斯,知道了卡爾維諾,知道了羅素,也知道了哲學的智慧。羅素有很多名言警句,但流傳和影響最廣的應該是自傳前言中寫到的:支撐我人生前進的三大動力是對知識的渴求,對愛情的渴望以及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憐憫。羅素的名言中有關於閱讀的:一本書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我的理解就是,提醒我們寫作時要遵循某種閱讀與寫作的倫理,學著對自己的書寫負責。

新書《我們都是書的囚徒》序言:書是生活


也許在以後的人生中我們會讀很多的書,就像當年我沒有書讀的時候會焦慮不安,現在當一本本書越來越多被束之高閣的時候,那種同樣的焦慮不安依然伴隨我身。但是,儘管我不停的買書淘書,書越來越多,但是我反而愈發想念年少時讀過的那些書。我總是很奇怪,少年時讀過那麼多的爛書,有些書不但爛簡直爛成了極品,爛到了奇葩的境地,我竟然沒有誤入歧途,反而由“邪典”堂而皇之步入“正典”殿堂,這該是多小的概率啊。近讀諾獎得主帕慕克的妙文《我如何處理掉我的一些書》,他在其中提到說,在處理掉他年少時的一些書時,內心中會有一種強烈的羞恥感,而之所以感到羞恥,並非因為心裡總是不安地想著書房裡竟然會有這樣一本爛書,而是因為他知道曾經對這本書過分珍視,以至於花錢購買,還讓它在書架上端坐多年,“我並非以這本書本身為恥,而是為自己曾如此重視它而感到羞恥”。也許我們都會經過一個口不擇食的閱讀階段,一旦當我們擁有了更加清晰而明瞭的判斷力之後,回首舊事,我們的羞恥感就會油然而生。說白了,這也是一種“影響的焦慮”。我們讀過某個作家,然後按圖索驥,晉升到了更高級的閱讀階段,進入了一個更為澄明的閱讀境界,閱讀的薰陶讓我們成為一個貪得無厭的讀者。我們所有的慾望只有在閱讀中才能光明正大的伸展和膨脹開來,閱讀是一種名正言順的貪婪,喜新厭舊是閱讀的合法性訴求。

新書《我們都是書的囚徒》序言:書是生活


我很喜歡帕慕克的一個說法,我們重新想起讀過的某個作家,那並不是因為他把我們引入了一個至今縈繞在我們心頭的世界,而是因為他在某種程度上使我們成為現在的模樣。在我迄今為止的閱讀譜系中,這樣的作家寥寥無幾,博爾赫斯是最重要的一位,讀這樣作家的文章會把我們帶入一個有待填充意義的地帶,而且它暗示出,一切含有形而上學意圖的文學作品都像人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可能性——這正是博爾赫斯意義上的“無限文學的化身”。我從來沒有想過把寫作當作一種職業,但卻無時無刻不想把閱讀作為終生的志業。現在的時刻,我買了越來越多的書,只能反襯出自己閱讀的慾望越來越下小,這真是一個奇怪的悖論。買書不是為了閱讀,只是為了擁有它們,就彷彿擁有了整個世界,彷彿在混亂的世界中擁有了某種神秘的秩序。

想起《別想擺脫書》中的那句印象很深的話:我已永無可能在生活裡獲得平靜,除非帶著一本書遠離人群。這也許就是我無法停止閱讀的原因:書是生活,書已經是生活,書已經是生活的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