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罗永浩败了的人,你见过日销售额超1.8亿元的大败局吗(7364)

2020年4月1日晚,中国电商史出现了魔幻的一幕,中国“初代网红”罗永浩在抖音第一次直播,3个小时,整体成交1.8亿元,无论放在哪里,都毫无疑问是成功的。罗老师造手机欠的债,终于看到还钱的希望了!

说罗永浩败了的人,你见过日销售额超1.8亿元的大败局吗(7364)

不过,罗永浩这边儿搞直播赚钱,另一边却不断的有人在喊,“罗永浩败了”!他们的理由是,“偶像跌落神坛,为了赚钱无限卑微,失望,看不起”。不排除有很多人是酸葡萄心理,但也有不少人是真这么想的,他们觉得罗永浩作为曾经的理想主义代言人,去直播赚的是脏钱,是么?

这其实属于抬杠,做直播赚钱不违法,跟其它所有合法工作赚钱没有区别,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他们之所以觉得“脏”,是因为他们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乔布斯,每年在聚光灯下开场发布会,就能带货几十上百亿。问题是,这种“干净”的带货方式,适合所有人吗?穿得光鲜亮丽食不果腹肯定不能算成功,开一个街边店日进斗金当然也不是失败。

罗永浩是一个绝对外向型性格的人,特别符合《易经》贲卦的本意,很擅长用绚烂的文饰来装饰朴素的本体。因此从他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开始,对于如何把观众的目光聚焦于自己身上驾轻就熟,用网络语言来描述,他这叫自带流量。

不过,贲卦终究要饰外扬质。每一个站在聚光灯下的人都应当领悟,一切文饰都是“虚”,惟有重实质,有内涵的朴实面目,才是文饰的极致。讲课罗永浩做的好,是因为他肚子里有真东西,卖手机罗永浩搞砸了,是因为他真的不懂如何造手机。兜兜转转,他可能是顿悟了,也可能是被迫的,反正是用直播的方式回到了讲台上,只做好自己会做的事,其实就足够了。

罗永浩现在的状态大概是贲卦六四爻的样子,“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他已经摆脱了过分注重文饰的下离状态,即将跨过互坎的挫折,坚持向前,必有所获。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这种幡然醒悟往往都要人过中年,经历一番挫折,但这种中年人的爆发,其实是不可阻挡的。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菊花诗杀气十足,是唐末一个普通书生黄巢屡试不第后写的。黄巢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他善于剑术,据说马术和箭法也不错,小时候就有诗才,五岁时便可对诗。估计黄巢对自己的诗才很自负,因此对走科举仕途抱有很大期待。不断的挫折终于让他认清了现实,《不第后赋菊》明确的告诉大家,自己要回归“

贲如皤如”的状态了,但还会做出成绩让世人刮目相看的。他确实回到了贩卖私盐的祖业上,只不过再次回到长安的方式太过残忍,造成了一幕人间惨剧,已经不再能保持“白马翰如”的潇洒。

当然,大部分返璞归真的往事没有这么极端,更多的是能让局中人从纷繁尘世中跳出来,享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趣。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曾祖或为陶侃,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但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此时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陶渊明,政治态度明确,思想也成熟。年轻时陶渊明退隐躬耕只是希望做一个中小地主不受官场束缚,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都是此时的代表作。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陶渊明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陶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同样的咏菊,不同的结果,是因为黄巢和陶渊明的本质是不同的,抛开之前追求的文饰后,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成就”。

罗永浩其实也处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期,他应该已经发现只有做回自己最擅长的、最感兴趣的才有可能取得真正成功。所以,放下本不是自己所长的“互联网+”创业,以直播的方式回到三尺讲台,正是迈出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步,何败之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