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压力测测你的心理负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如意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个人每天都在面对着这件关乎生命健康的大事。而在疫情面前,我们的心理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我会不会是无症状感染者啊?”这样的话,省城市民张女士可不止说过一次两次,在她每次有点微小症状时,都会来上这么一句。

疫情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而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心理健康不佳,会反过来使身体出现一些变化。现在我们不妨来测试一下,在疫情状态下,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

应激自评测试

以下是一个应激自评测试,用来评估个人自身感受到的生活中难以控制、难以预测或超负荷的情况。根据问题,回答“不是”0分,“偶尔”1分,“有时”2分,“时常”3分,“总是”4分,总分为40分,分数越高提示感受的压力水平越高。

1.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有多少时间因为发生意外而感到心烦意乱?

2.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多少时间你感到无法掌控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3.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多少时间你感到神经紧张或“快被压垮了”?

4.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多少时间你对自己处理个人问题的能力感到没有信心?

5.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多少时间你感到事情发展和你预料的不一样?

6.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多少时间你发现自己无法应付那些你必须去做的事情?

7.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时间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8.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多少时间你感到处理事情不能得心应手(事情都在你的控制之中)?

9.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多少时间你因为一些超出自己控制能力的事情而感到愤怒?

10.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多少时间你感到问题堆积如山,已经无法逾越?

(自评结果仅供参考,必要时结合专业人员面检和分析来判断。)

宅家生活指南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表示,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改善人的气血循环,而焦虑紧张、恐惧担忧会让我们机体局部气血不畅,影响健康。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极其重要。

因为疫情,我们可能会宅在家中,运动量减少,面对面社交减少,这都可能引起一个人情绪的变化,但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医生建议可以选择以下四类事情去做:消磨时间类(看电影、听音乐、追剧、睡觉等);学习成长类(看专业书、学英语等);培养兴趣类(学做饭、画画、手工、书法、口才训练等);整理归纳类(收拾房间、整理橱柜等)。

除了以上几点,其实宅在家还给大家提供了更多和亲人相处的时间,陪父母聊天,辅导孩子功课,和爱人一起做点事情,增进感情的机会难能可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