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贾府立足并成事,需要怎样的情商 | 跟着红楼学写作

要在贾府立足并成事,需要怎样的情商 | 跟着红楼学写作

文 | 木小六


1


泰国有句谚语:“生命的价值在于使用价值。”


其实在小说中,这句话还可以有更丰富的衍生意义:每个人物的价值,也在于作者如何“使用”。


看《红楼梦》这样人物众多的大部头小说,人们的目光往往更容易聚焦在主角身上,而忽略一些非重要角色,但这些戏份不多的小角色其实也有大能量。这能量不仅在于小人物所独有的生存智慧,更在于他们穿插于故事中,像一条条细密的丝线,串联起不同的重要角色。


小人物,往往有大功能。通过他们如何做人处事,如何在主角们的夹缝中游刃,以及主角们如何对待他们的细节,我们可以全方位地补充对主角形象丰富性的认知。


《红楼梦》第六回中,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如愿得到接济,从而和凤姐结下一点缘分,才有了后来凤姐的宝贝女儿巧姐在家族败落、命运转折时,“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的因缘际会。


要在贾府立足并成事,需要怎样的情商 | 跟着红楼学写作


将刘姥姥成功带到凤姐面前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意为周瑞之妻。这个连姓名都不曾出现的女人,就像一面行走的摄像头,带着我们看到了许多值得玩味之处。


周瑞家的和刘姥姥,本没什么交情,更遑论情分。但因刘姥姥上门求告,她一念之间,卖弄夹杂着一点道义,决定帮助这个贫苦的老妇人。


荣国府是凤姐处理家务事,周瑞家的对刘姥姥说起凤姐,对其才干充分肯定,但也私下评价了一句“对下人未免太严了些”。周瑞家的再有体面,终究还是个下人,对凤姐,她是敬畏的。


但纵然知道凤姐持家如此严厉,她还是巧妙地利用王夫人的名头进行了一番周旋,在凤姐这里办成了刘姥姥的事儿。


周瑞家的这个小人物,让我们初步领略到了贾府这个职场中,老油条的圆滑心机。


要在贾府立足并成事,需要怎样的情商 | 跟着红楼学写作


2


这种职场老手熟谙各种事务,掌权者不仅不能搁置不用,而且还可能极为依赖。但他们也会因为日久天长积攒起的轻车熟路,而有能力将掌权者玩弄于股掌中。


所以,掌权者和底下办事的人之间,并非一方高高在上,另一方便会恭恭敬敬地听命行事,双方总会有暗中的较量。


凤姐出身四大家族之一,本是王夫人的亲侄女。王夫人木讷寡言,跟婆婆贾母的关系更像例行公事,没多大情分,但贾母很喜欢凤姐。


内外的后台都够硬,那么凤姐在荣国府,真的像赵姨娘背后说的那般权柄在握,为所欲为吗?


绝对不是。从刘姥姥上门这点小事上就可窥见一斑。


要在贾府立足并成事,需要怎样的情商 | 跟着红楼学写作


周瑞家的在贾府的职权,是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刘姥姥前来相求的事,不属于她的职责范围,这一点她跟刘姥姥说得很清楚,她是破例去为刘姥姥通个信。


周瑞家的带着刘姥姥,先见了凤姐的得力助手、心腹通房大丫头平儿。


她以王夫人昔日也常见刘姥姥为由头,说出了“今儿不可不见”的理由。以平儿帮凤姐料理事务见多识广的眼力,加上眼前刘姥姥的寒酸局促,她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两位的来意。但是,平儿没一点为难,就让她们进去坐下了。


不点破,不拆穿,没拿架子给脸色,也没索要贿赂才放行,如果凤姐真的为所欲为,平儿的行事方式不应该这么安稳妥帖。


这里

不仅有顾虑王夫人这块招牌的原因,也可见凤姐平日里做人的得体之处。礼出大家,虽然她私下也有弄权舞弊的行为,但是面子上,礼数是不会行差踏错的。


要在贾府立足并成事,需要怎样的情商 | 跟着红楼学写作


3


主子要令行禁止,镇得住下人,除了规矩森严,更要自己不被挑出毛病。


就如同黛玉进贾府,明明是贾母接连遣人去接,并非自家日子过不下去前来投靠,按理身份尊贵,犯不着那么紧张,但她一定要万事谨慎,怕的就是出了差错,被下人们笑话。


不掌权,不能服众,虽然没有被下人们阳奉阴违而坏事的风险,但被人背后嚼舌头,会坏名声。


闺中小姐不随意抛头露面,可是下人们往来之间,会将各种闲话传递出去,散播开来。名誉对那个时代的女孩子来说至关重要,黛玉一早就知道,小鬼难缠,在下人们面前不能马虎。


凤姐掌权,精于人情,自然更懂这些。所以,她在挑选身边伺候的心腹时,就不会选那种得势便猖狂的,一不留神反而会把自己坑了。

平儿的靠谱和得力,可以说至少一半源自凤姐的聪慧和知进退。


凤姐接济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家的生存困境得以缓解,她对此感激不尽,这才有日后二进荣国府,送去新鲜果蔬的回馈。


我们由此可以感受到刘姥姥的质朴善良,但更应该琢磨一下,她为什么不是白眼狼。毕竟,这种世家大族没少接济穷亲戚,白眼狼并不少见。


要在贾府立足并成事,需要怎样的情商 | 跟着红楼学写作


凤姐接待刘姥姥,很有派头。


刘姥姥置身于这如梦般的富贵场景中,虽然万般局促,但凤姐并没有直白地表现出傲慢鄙夷或是不耐烦。凤姐热情周到,留刘姥姥祖孙用了饭,接济了二十两银子,还细心地多加了一吊钱让她雇车坐。


身份地位云泥之别,凤姐这般细心体贴的关照,超乎了刘姥姥的预期。


她贸然前来打秋风,原本是做好了遭受冷遇、无功而返的心理准备,但从凤姐满面春风地向她问好时,这受宠若惊的感受,就让她感动又感激,从心底里颠覆了计划前来时的功利心。


二十两银子,于凤姐来说只是施了一点小恩惠,但她有本事让这点接济的效应最大化。凤姐的应对,换来了刘姥姥的真心。


要在贾府立足并成事,需要怎样的情商 | 跟着红楼学写作


4


如果凤姐的救济伴随着尖酸刻薄的冷嘲热讽,或是看刘姥姥衣衫寒酸,连个座儿也不让,就让她弯腰弓身,站着求告,那刘姥姥即便依然得到二十两银子,屈辱感也会让她内心的感恩大打折扣。


刘姥姥这个小人物,既照见了凤姐作为领导者的才能,也照见了凤姐身为贵族的言行修养,至少表面上,一切都要很美好。


成功办完了刘姥姥的事,又有一点细节值得玩味。


凤姐之前已经打发周瑞家的去问了一趟王夫人,了解细情,请示决断,获得了王夫人的授权。但事情办完后,周瑞家的又去找王夫人反馈结果。王夫人不在自己的上房,周瑞家的问明了去向,一路追到了薛姨妈那边。


一个多年不联络的穷亲戚上门,是多重要的事情吗?显然不是,王夫人连见一面都懒得走动。周瑞家的不去回话,王夫人应该也不会再过问。

但是,周瑞家的还是专门跑了一趟。


要在贾府立足并成事,需要怎样的情商 | 跟着红楼学写作


凤姐管理家务事的权力,来自王夫人的放权。王夫人不操心琐事,但如果凤姐有不妥当的地方,王夫人随时可以过问甚至叫停。这既是权力使然,也是长幼尊卑的秩序。


凤姐懂得如何维护权力来源,所以,她尊重王夫人,跟王夫人有关的事情,事前请示,事后汇报,程序上无可指摘。而周瑞家的作为王夫人的陪房,自然更是以王夫人为靠山。


所以,接济刘姥姥这件不起眼的小事,让周瑞家的来回跑了半日。无论这最后的反馈是出于凤姐的授意,还是由周瑞家的自发主动,都可见要在贾府立足成事,需要怎样细致周到的情商。


要在贾府立足并成事,需要怎样的情商 | 跟着红楼学写作


-END-


责编丨杜普

编辑丨墨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