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三候钓鱼忙,凉风至鱼清爽,白露生水温降,寒蝉鸣大鱼慌

立秋为秋天之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是二十四节气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

大自然界中的生物对这种自然天象的变化感知最为敏锐,鱼类也是如此,这种敏锐程度是超过人类的。

立秋后刚不久,人类其实是感觉不到天气和气象上有太大变化的,甚至还觉得和夏天一样,更有“秋老虎”之说!但是水里的鱼儿却不同,感知季节的微妙变化是它们的一项重要生存技能。

立秋三候钓鱼忙,凉风至鱼清爽,白露生水温降,寒蝉鸣大鱼慌

河边小草挂满“秋实”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其实就是为了反映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当然也包括鱼类的一些活动规律,而这些规律又对我们钓鱼人的垂钓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这篇文章就是讲一下立秋之后的这半个月左右时间内鱼儿活动规律有哪些变化,对我们的垂钓活动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思路变化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文章标题所示,立秋三候钓鱼忙,请看下文分解!

一候凉风至,凉在夜间和早、晚,垂钓时间延长,鱼儿清爽许多

立秋以后,人类可能在体感上还觉察不到有啥变化,甚至白天还有可能出现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旦起风,这种变化人类就能察觉了!

这时候的风是有一丝丝的凉意的,这和夏天的热风是有很大不同的,尤其是夜间,风的凉意更浓,早、晚也是如此!经常夜间活动的钓鱼人应该能有体会,居家的人们可能后半夜就不用开空调了,这些都是验证!

立秋三候钓鱼忙,凉风至鱼清爽,白露生水温降,寒蝉鸣大鱼慌

凉风掠过水面

那么,这种带有些许“凉意”的风会对鱼儿产生什么影响呢?

首先:

尽管这种风多产生在早晚和夜间,但对气压的影响是利好的!我们都知道,冬季几乎不可能出现低气压的天气,就是因为有冷风。

此时的凉风虽不能大幅度提升气压值,但对夏季极易出现的低气压天气是个很大的缓解,起风时,往往白天的气压也能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对我们的垂钓活动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白天利于垂钓的时间会延长!

中秋和深秋时的“秋高气爽”也是高气压天气的一种生动写照,那时连人类都会感觉清爽无比,更别说对自然气象变化感知更敏锐的鱼类了,此时虽只是刚立秋,这种凉风就是推动剂,将天气慢慢向中秋推进。

立秋三候钓鱼忙,凉风至鱼清爽,白露生水温降,寒蝉鸣大鱼慌

天高云淡秋虫肥

其次:

起风了,尽管只是丝丝凉意,却会裹挟水体,由于凉风更易于空气中氧气沉淀,加上气压升高的影响,会使得水中溶氧显著提升,夏季很容易出现的水中缺氧现象在此时得到改善。

水中溶氧的增高,不会只体现在一时,而是会持续影响一整天的水环境,因此,这对我们的钓鱼活动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综上:

立秋后,凉风至!虽然人们会依然感觉天气炎热,尤其是一些内陆地区,高温依然不断,但这种微弱的变化仍然会给水中的鱼儿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秋天来了,水中变舒服了,感觉清爽了,活动时间延长了

对我们钓鱼人来说,白天不再像夏天那样过了上午十点就不容易钓到鱼了,而是延长了许多,甚至12点还在连竿。

二候白露生,早晨起雾,昼夜温差比夏季大,整体水温有些许下降

白露,就是早晨生起来的白白雾气,立秋后,气象变化就越来越快了,到了二候,就会白露生,早晨薄雾升腾,不过这都是古代先人总结出来的天象,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气候变暖,此时的朝雾其实还不容易看到!但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还是会时不时地出现。

立秋三候钓鱼忙,凉风至鱼清爽,白露生水温降,寒蝉鸣大鱼慌

初秋晨雾

雾的成因就是昼夜温差拉大,夜间空气冷却,受地面辐射影响,空气中近地面的水分凝结,形成雾,是一种春、秋二季最容易出现的天气现象!

这就会对水温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是气温对水温的联动!夜间,气温会比夏季的夜间稍低,但对人类来说,会感觉更舒服一些,并不会感觉有很明显的凉意,当然,水温也会比夏季更舒服一些,是鱼儿的最佳活动温度范围,所以,此时夜钓仍然是非常好的选择!

白天,气温和夏天无异,有时甚至更高,只是这种温度变化的过程会更慢一些,比如,夏天早上8点钟气温就可能已经达到30℃了,而此时,则需要在9点或者10点才能达到这个温度值!所以,白天利于垂钓的时间段也会延长一些。

就整体而言,虽然昼夜温差比夏季略大,但还不足以让水里的鱼儿感到很不适,如果昼夜温差过大,鱼儿就会有一个调整期,就会出现某一时段的停口现象,此时则不会!

立秋三候钓鱼忙,凉风至鱼清爽,白露生水温降,寒蝉鸣大鱼慌

另外要注意,上面说的水温是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是一个相对短时间内的变化现象,如果从全年范围来看,此时的平均水温还会高于夏季,水面越大,越容易出现这种现象,这是由水的比热决定的,但只是平均水温,对我们的垂钓活动来说,还是当天的温度变化更有用一些!

综上:

尽管此时的昼夜温差比夏季略大,但不会对水中的鱼儿产生不适的影响,还会增加我们的适钓时间,整体而言,利大于弊,作钓策略、用饵思路方面完全可以延用夏季的方法,只是要区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阴、雨天气,会比夏季凉很多,此时要适当改变一下作钓策略和用饵思路。

三候寒蝉鸣,水中大鱼率先感到“危机”,它们需要提早补充更多的能量过冬

到了三候,立秋后已有半月,寒蝉鸣,是指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了,注意“感阴而鸣”四个字,说明天气确实变凉了,就好像布谷鸟开始鸣叫意味着夏天到来一样,寒蝉鸣叫意味着秋天真的来了!

立秋三候钓鱼忙,凉风至鱼清爽,白露生水温降,寒蝉鸣大鱼慌

立秋后的半月左右时间内,偶尔就会出现带有明显秋天色彩的天气了,实际上这才是气象条件下秋天的开始,预示着秋天真正开始了,尽管高温天气也不断,但已经没有很强的连续性了,若是再下场雨,就明显感觉到气温降低了许多,一场秋雨一场寒也是从此时开始的!

水中的大鱼对这种季节的变化感知更为敏锐,会率先有了“危机感”,开始补充能量为接下来气温的不断降低作准备,因为大鱼所需能量大,所以作准备的时间要比小鱼早!

所以此时正是垂钓大鱼的最佳时间段,再晚些时日,进入深秋,大鱼就不怎么爱开口了。而晚秋小鱼却进入能量补充的高峰期,比如鲫鱼,中、晚秋才进入垂钓它们的高峰期!

立秋三候钓鱼忙,凉风至鱼清爽,白露生水温降,寒蝉鸣大鱼慌

肚子吃窝料吃地鼓鼓的

可见:

立秋后不久,水中的大鱼会率先意识到“危机”,“贴秋膘”会明显早于小个体的鱼类,虽然天气还很炎热,但偶尔会有明显秋天特征的天气出现,此时正式进入垂钓大鱼的黄金时间段,气温、气压、水温也都相对更适合大鱼活动!

总结一下,方便理解

我国地域辽阔,纬度相差很大,严格意义上讲,立秋后的气象特点更适用北方地区和一些内陆地区,越是四季分明的地方,这种气象特征越明显!南方地区则不太适用这种节气变换特点,更有地方四季如春,所以也就没此说法了,也就不能按这种方法应用在钓鱼上了,这里强调一下,免得抬杠!

立秋三候钓鱼忙,凉风至鱼清爽,白露生水温降,寒蝉鸣大鱼慌

秋高气爽钓鱼忙

总之,立秋之后的半月左右时间内,虽是个进入秋天的过渡期,但在气压、气温、水温、水溶氧等方方面面都已经产生了一些微妙变化,白天可供垂钓的时间段更长了,鱼儿也会比夏季更舒服一些,夜钓仍然是个不错的选择,钓大鱼正当时,千万不要错过。

-END-

本文原创:姚老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