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我可不是来自牛身上

牛蒡子,听着或许你会觉得是牛身上的某个药用部位?其实不是的,牛蒡子是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东北、浙江等地主产,另外湖北、河北、河南、陕西等地也有生产。果实成熟于秋季,采收后晒干,打下其果实,除去杂质,再次晒干,生用或者进行炒制,用的时候宜捣碎再入药。

牛蒡子:我可不是来自牛身上

牛蒡子,性寒,味辛、苦。归于肺经、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等多种功效。

牛蒡子,辛散苦泄,性寒,因此能够清风热,其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疏散风热以及发汗之力不如上文提到的薄荷,但是牛蒡子更善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对于风热感冒、咳嗽等疾病常见的咽喉肿痛、咳嗽痰粘咳痰不爽等症状,牛蒡子疗效独特,临床常与桑叶、桔梗、前胡等药配伍使用。

牛蒡子:我可不是来自牛身上

牛蒡子同时能够透泄热毒,托疹外出,促使疹子透发,常配伍薄荷、柽柳、竹叶等药,用来治疗麻疹不透或者是透后复隐等。有些风湿之邪浸淫血脉,导致出现疮疥瘙痒,临床也可以用牛蒡子治疗,取其散风止痒之作用。《本草正义》里面高度评价牛蒡子,说“牛蒡最为麻疹之专药。”可见牛蒡子在治疗麻疹这类疾病中的地位。

牛蒡子:我可不是来自牛身上

牛蒡子,辛苦性寒,能够外散风热,内解热毒,消肿利咽等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痈肿疮毒,丹毒,喉痹,痄腮等多种疾病。

牛蒡子:我可不是来自牛身上

临床使用还应注意几点,牛蒡子性寒,能够滑肠通便,如果过度使用的话会导致便溏等症状,尤其是气虚的患者,泄后导致气更虚,临床应慎用。

牛蒡子:我可不是来自牛身上

《药性论》:“除诸风,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


牛蒡子:我可不是来自牛身上


喜欢中医的小伙伴们,别忘了点点关注,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

牛蒡子:我可不是来自牛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