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刀鋒》

當我一口氣讀完毛姆的-《刀鋒》,我整夜不能眠。他果然是最會講故事的人,他的故事如他所說盡可能的客觀又真實,他挑剔且包容,幽默且犀利,他有一雙火眼金睛和縝密的邏輯,他筆下的人物讓人念念不忘。

我不太會概述全書的故事內容,我只是看著看著就對書中的人物心生厭惡又有些許同情,總之一本好書會一直牽著你,讓你捨不得漏掉書中任何一段精彩內容。

艾略特,天生的交際家,沒落貴族中的紳士,八面玲瓏,左右逢源,躋身並紮根於上層社會,他沉迷於虛虛實實的世界,他終生熱愛的事業−社交。

直到臨死,他忙碌了一生,因為沒有收到埃德娜宴會的請柬而痛哭生氣,他抱怨著他的付出,他曾不停的赴宴與設宴。而今他卻被忽略,他無法忍受這種赤裸裸被拒之門外的痛苦。

直到毛姆“偷來”一張請柬,他又恢復了往日的熱情與傲氣。由於身體原因他最終未能赴約。在臨死前他接受了宗教儀式的洗禮,他相信在天堂他依舊會遊走在上流社會。

起初,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伊莎貝爾和拉里,我一直堅信伊莎貝爾對拉里的愛,她願意等待這個曾在戰爭中,因戰友為救他而犧牲,因此有點心理創傷的拉里。

她年輕熱情,她該有一副為愛痴狂的理由。而伊莎貝爾卻因為艾略特舅舅與母親從小的教育灌輸−男人該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及穩定的收入,才是婚姻的保障。因此她堅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愛情面前,她選擇了理智。

拉里是個退役的飛行員,平靜又溫和,待人謙遜。戰爭給他造成的創傷他一直未提及,但他已修整一年,始終無法步入生活正軌。

他願意和伊莎貝爾結婚生子,但他只想流浪,找尋心中的答案,他相信他能給她幸福,他想帶著妻與子一起丈量世界,可伊莎貝爾試圖說服拉里要現實一點,對拉里來說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現實,最終他們平靜分手,但依舊是朋友。

拉里開始了流浪,他不停的學習探索,誰也不瞭解他到底想要什麼,他總是來去自由,不貪財,也不參與無效社交。他是大家眼中軟弱又沒出息的人,但他不聞不語,只專注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遊歷了諸多國家,他曾結識了蘇珊,一個周旋遊離在各個繪畫圈子裡的“放蕩”女子,他曾陪她走過低靡落魄的日子。

他最終去了印度,他在那裡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儘管偏執的讓人以為他要出家做僧侶,他卻如往日一般平靜迴歸喧囂的塵世。

索菲的出現,讓我在琢磨不透的拉里眼裡看到了激情,儘管索菲因為喪夫喪子之後變成了下三濫,但在大家對索菲評頭論足時,拉里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在他眼裡索菲永遠是兒時害羞,又有些自卑的青澀女孩,她熱愛詩歌,她是孤獨的,但他懂她。

拉里流浪的日子,伊莎貝爾與富商的兒子格雷結婚生子,她過上了有保障且幸福的生活,但拉里的每一次出現,都能感受到她的春心蕩漾及那份不曾減少的愛戀。

直到拉里宣佈他要與索菲結婚,她大失所望,她要想盡辦法“保護”拉里,她不要他一時衝動對索菲起救贖之心,她知道索菲是無可救藥的癮君子,但她真的不懂拉里。

索菲最終還是選擇了逃婚,她愛拉里,但她無法從菸酒中抽離,她習慣了用毒品麻木自己,或許死對她才是一種解脫。

這書如毛姆所說,故事結局很圓滿。

艾略特收到了宴會的請柬,做了宗教的洗禮,最後身著他最愛的服裝體面的離世。

伊莎貝爾和格雷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蘇珊遇到了願意陪他過餘生的人,還開啟了自己的繪畫生涯。

拉里找到了心中的答案,迴歸塵世。

索菲死了,雖殘忍,但對她來說是一種解脫。

這本書為何叫《刀鋒》?哪裡有一絲鋒銳?看到最後好像這本書裡沒有一個你會喜歡的人物,包括拉里。甚至到最後我覺得拉里有些病態,他一如即往的平靜溫和,永遠看不到其它情緒,他是神秘的,也是無趣的。但我又怎能枉評他的生活?就像《殺死一隻知更鳥》裡的那句話“你不可能真正瞭解誰,除非你進入他的鞋子,陪他走上一段。”

書中的人物用自己的方式選擇了自己的生活,這就是最大的鋒刃。

你無法對愛財的艾略特指指點點,不能說伊莎貝爾現實,也不能說索菲的死是報應,是她活該。

他們所有的不該,都是自己的選擇,他人無需插言。

這讓我想起尼采的話“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於適當的路,正確的路和唯一的路,這樣的路並不存在。”

這也正是毛姆寫作最高超的地方,他總是用一句精煉的話概括全文,像《面紗》裡的故事情節,他為讀者一層一層揭開現實的面紗,在我拍手稱讚之時,他卻平靜的用雪萊的詩做以總結“揭開面紗,芸芸眾生稱之為−生活”

像《月亮與六便士》裡丟下生活追尋夢想的人物高更,毛姆寫道“滿地都是六便士,抬頭卻看見了月亮”,讓人無法控訴現實與夢想到底哪個更為重要?

我終於明白了此書為何為《刀鋒》,他一貫地作風,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剃刀的鋒刃不易越過,因此智者說,得救之路困難重重”

拉里用腳丈量世界,用智慧探索未知,人活著的意義何為?直到從印度回來,他相信了最高實在的認識,他像被信仰衝昏了頭的年輕僧侶,一時相信極樂世界,我同毛姆一樣替他焦慮。

其實不然,一直以來他都追尋的是內心的力量。毛姆問他而後靠什麼生活?他說“靠平靜,剋制,熱情,無私和節慾!”

看到毛姆已經有些厭煩與無奈的時候,我也心灰意冷,甚至想罵拉里,他想要的,只要他願意,即觸手可得,何必如此?

這讓我想起《花園裡的處子》中寫道“有些彎路我非走不可,因為有些追求不可辜負!”

如此一來,也就釋然了,我們無法干涉他人的選擇與生活,我們該做的或許該像拉里學習,專注的做自己。

這很難,如不易越過的鋒刃,但拉里說“有時候一個人要做自以為對的事就不得不讓別人傷心。”我想這不是自私,如果我們強烈要求拉里按我們的生活方式生活那才是自私。

故事最後,我還是有點喜歡這個偏執的拉里,在塵世中尋求一絲內心的安寧實屬不易,分享一段他的話:

“我們的生命力是強大的,那種能量並不是要我遠離世界,而是讓我入世,愛世界上的事物,並不是為了事物本身去愛它們,而是為了暗含在事物之中的無限去愛它們。”

願我們都能越過重重障礙,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被他人左右,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

即使生活如越過剃刀鋒刃一般不易,也該擦亮雙眼發現塵世間的美好,縮小恩怨,放大幸福,用心去愛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