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美食(看完漲知識)

民國時期的主食基本上可分為三種,即米飯、麵食和糕點。米飯包括大米飯、小米飯、黍米飯等多種,其中以大米飯為主,這是南方人的主食。麵食包括饅頭、餅類、包子、餃子、餛飩、油條、麻花、窩頭和麵條等,北方人的飲食習慣是以麵食為主。糕點的種類則更多,可謂數以千計,但它只是一種輔助性的主食。

民國時期的美食(看完漲知識)

上海

上海的主食除了每日三餐之外,更值得注意也更有特色的是各種各樣的點心。上海的點心最初只有小圓子、小餛飩、米鬆糕等,後來隨著大量外地人湧入上海,各種不同風味的點心也在上海應運而生。蘇州糕團最先進入上海,它的最早經營者是南京東路的五芳齋糕團店,其人員皆來自蘇州。由於該店首先在上海經營湯糰、黃松糕、赤豆糕等四季糕團,所以很快就聞名於上海,“四季糕團”也成為上海人最歡迎的點心,併成為四時八節及結婚或壽慶的必備之品。緊接著蘇州糕團而登上上海點心舞臺的有揚州翡翠燒賣,淮陽湯包,黃橋燒餅,廣東雲吞、大籠糕、芋艿糕、倫教糕,寧波豬油湯糰,嘉興粽子,湖州粽子,天津狗不理包子,北方水餃等。再加上上海本地的南翔饅頭、生煎饅頭、排骨年糕、雞粥、麵筋百葉、春捲、八寶飯、大滷麵、小肉面、刀魚面、湯麵、炒麵、燴麵等,當時在上海市場上已雲集了上千種點心。這些點心都有著名的攤店,如南翔饅頭起源於上海嘉定縣的南翔鎮,因其形態小巧玲瓏,皮薄呈半透明狀,餡心選料認真,調味講究,蒸熟後飽滿並含滷汁,滋味鮮美,所以在全縣早有名氣。鎮上吳某於民國初期來到上海城隍廟,在 “船舫廳”開設長興饅頭店,專營南翔饅頭,數十年來一直受到中外顧客的歡迎。羅春閣的生煎饅頭也是三十年代上海最著名的點心之一。

民國時期的美食(看完漲知識)

羅春閣開設於二十年代初,其製作的生煎饅頭與眾不同,皮子採用全發麵,餡與調味考究,每十斤肉用糖半斤,味精七錢,再用鹽醬和肉皮凍拌制,每個饅頭放肉餡四錢。生坯制好後放入平鐵鍋中油煎,然後加少許水燜煎幾分鐘即好。饅頭底面金黃焦脆,上面白嫩鬆軟,皮薄餡美,別有風味。小常州的排骨年糕是將豬大排用刀平拍後,再加酒、醬油、薑末、蔥花拌勻稍醃後放入油醬熱鍋中氽至斷生,最後同用油醬氽煮的年糕一起食用,軟熟糯韌,非常可口,也是三十年代上海最著名的點心之一。還值得提及的是興於四十年代的小紹興的雞粥,最初由個體攤販經營,至今仍大受上海人歡迎。它是用肥嫩的母雞和大米為原料而製成,活雞被宰殺洗淨後,先放入開水鍋中煮熟,再用雞汁加淘淨的大米煮成薄粥。食用時將雞切成小條塊,蘸作料與雞粥一起品嚐,口味十分鮮美。

民國時期的美食(看完漲知識)

山東濟南

五穀以麥為上,黍次之,蜀秫又次之。鄉間常以蜀秫飼養牛馬。近水之地也有種稻的,但效果不佳。市肆所賣的大米多來自南方,並非當地所產。麥磨成面後常用酵發之,等面高起成蜂窩狀則為適度,加鹼用力揉之做饅頭,稱為“饃饃”。這是貧富之家常食之品。用發麵做寸許厚餅烙之,稱為鍋餅,主要供貧而用力者食用。用生面和水做紙厚之餅稱為單餅。浣面作條或細如線、或寬如韭葉的稱為麵條,在市肆上食用者最多。春節用面製作餃子,濟南人多用素餡。有的地區稱之為水包子、扁食、水餑餑或餶飿等。小米用水浸透,磨推如糊,用鏊攤之,其薄如紙,幹而脆,稱為煎餅。夏秋時,用新麥制此者稱為麥子煎餅。鄉間貧家用高粱製成的,稱為紅煎餅。沂屬一帶在夏間晨制而晚攤,稍帶酸味的稱為酸煎餅。農曆六月六日炒白麵, 用糖拌食,稱為吃炒麵;夏日用小米炒而食之,稱為炒谷 。

廣西平樂

城市中的上等家庭每天早晚各進一頓正餐,一般以精細的油粘米飯為主食,並佐以豬肉、牛肉、魚、蔬菜及腐乳、鹽蛋、酸菜等。午餐和夜餐大多在酒樓、茶館或沿街叫賣者的食品中隨意擇取。城市中的中等家庭和農民也是早晚兩頓正餐,只是質量相對次些,佐餐品中肉類較少,主要是豆豉、豆腐、鹹菜和一般蔬菜。午餐一般只進些粥。農民因體力勞動強度大,下午還要再進些粥,稱為“假餐”。至於常年以玉米、白薯、芋頭、竹筍、穀皮或野菜充飢者也為數不少,許多人甚至終日辛勞卻不得一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