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環保”變得可持續,而不至於淪為空洞口號?

隨著時代的發展,總會出現一些棘手的問題擺在人類面前,而當前對於人類,對於整個地球來講,急待人類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環境問題”可謂任重道遠!

自人類有史以來,“環境問題”從未像今天這樣變得嚴峻,究其緣由,乃科技進步激發生產力爆發帶來的物質豐富,不斷刺激人類的慾望,導致無休止的揮霍造成的。

如何讓“環保”變得可持續,而不至於淪為空洞口號?

人類社會在科技不發達之前,物資匱乏,哪有什麼環境問題?即使有,在地球的自我淨化之下,也變得無足輕重,而不會像如今這樣,把這道課題擺在我們面前,拷問全人類!

人類自認為是“上帝”的寵兒,自封是“萬物之靈”,卻給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地球,不斷製造汙染,帶來麻煩,可謂實實在在的打臉。

如何讓“環保”變得可持續,而不至於淪為空洞口號?

不過,好在人類雖是地球麻煩的製造者,倒也並不是一無是處,起碼還有自知之明,有點羞恥心,揮霍差不多的時候,還知道自我反省。

也許這也是“地球媽媽”看在我們人類還有藥可救的情況下,容忍人類自我救贖,而不至於“暴跳如雷”,像抖“蝨子”一樣,把我們甩出地球,在真空中把我們一個個捏爆。

“地球媽媽”雖讓我們死罪可免,但也活罪難逃,各種胡亂發展所帶來的後遺症,讓人類叫苦不迭,無論是天災也好,各種莫名其妙的疾病也好,都夠人類喝一壺的!

所以,痛定思痛之下,也不斷在啟發著人類的智慧,各種解決環境問題的辦法層出不窮,其中就有最近在網上炒得火熱的“垃圾分類”。

如何讓“環保”變得可持續,而不至於淪為空洞口號?

“垃圾分類”對於一些發達國家來說,早已不是什麼熱點話題,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一個生活常識,而且在“垃圾分類”的處理上,技術層面已相當成熟,當然,這絕非是一日之功,也走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普及過程。

所以,我國在推行“垃圾分類”措施的過程中,也必然不會是那麼一帆風順,除了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外,還必須要講究好方式,方法,發達國家做的好的地方,我們要好好借鑑,不適用於我們的地方也不要死搬硬套。

特別是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56個民族,天南地北,民風民情,差異巨大,或許根據地域的不同,應當由各地自行因地制宜,制定適合當地的“垃圾分類”和解決環境問題的相關工作,不應該用統一的標準來制約各地開展“垃圾分類”的普及工作。

讓每個地方有自己發揮想象,發揮創新,創造,制定規則的空間,如果某一個地區,或某一個省份做的非常出色,其他省份也可以借鑑學習,有了“領頭羊”的作用,更能帶動環保事業的良性發展。

這叫看似無標準,實則容易成就高標準,走出有中國特色的環保之路。

再者,城市的推廣可能還好,但農村地區可能不是那麼容易落實,“垃圾分類”在農村地區或許不必著急上馬,當以宣傳教育,落實“垃圾分類”觀念為主。

先廣而告之,讓人們知道“有垃圾要分類”這麼回事,採取潛移默化,循序漸進,不強加干涉的方式,有別於城市的強制執行方式,讓老百姓不至於產生牴觸心理而偷奸耍滑,把垃圾往深山老林裡一埋,往河水裡一倒,更加破壞環境,

如何讓“環保”變得可持續,而不至於淪為空洞口號?

對待普通老百姓,我們總是要耐心些,溫和些,“和風細雨才能潤澤大地,良言善導方儘教化之道”,凡事商量著辦,走中國特色的民主,也讓人們體會到國家的良苦用心。

最後,我覺得更有必要探討一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問題,不能讓“環保”只是淪為一個短期工程,甚至只是一句口號。

其實“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人的“德行問題”,如果不從根源上導正人的觀念,做到物盡其用的良好習慣,明白浪費的可恥,只怕對於環境問題的解決,永遠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因為人的慾望是無窮的,無窮的慾望就會產生無窮的垃圾。所以,在想方設法,絞盡腦汁想各種保護環境的方法的同時,更應從根源上修正人的三觀,減少垃圾的排放。

如何讓“環保”變得可持續,而不至於淪為空洞口號?

有人可能會說,在如今這個消費時代,減少垃圾排放何其之難?垃圾排放少了,說明消費放緩了,消費低迷,如果人人都不消費了,還怎麼發展經濟?還怎麼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是不是挺矛盾?

其實一點不矛盾,只要大家正常消費,不盲目消費,合理利用資源,更能讓市場環境變得健康,經濟發展更加良性,可持續。

而鋪張浪費的消費觀才會造成市場經濟的紊亂,商家為了投消費者所好,大賺特賺,瘋狂開發一些奢華而又不適用的產品,低質劣質的產品,轉眼就成了垃圾,造成資源更大的浪費。過度開發,導致資源匱乏,原材料飛漲,間接導致商品價格上漲,人們消費不起,更加阻礙經濟的發展。

所以,減少垃圾排放,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消費觀,而怎麼樣才能樹立人們正確的消費觀?最好的辦法唯有教育,而教育之道最好的著眼點,就是古聖先賢傳給我們的“節儉美德”。

如何讓“環保”變得可持續,而不至於淪為空洞口號?

而教育最好的時機,地方,當然是在孩子們的課堂上,所以一切當從娃娃抓起,社會教育在行為上用規則約束人們,學校教育在觀念上用思想導正三觀,治標更應治本。

除了注重孩子們的“節儉”教育外,更應讓“環保教育”融入課堂,讓中華傳統美德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加入創新,創意,讓“環保”更具人文思想,變成一種文化,只有讓“環境保護”變成一種文化象徵,有了豐富內涵之後才能變得長久,變得可持續。

所以,我國的環保事業如何才能走得更長遠,變得更有力度,更有特色,唯有賦予中華文化的獨特內涵,融入文化元素,或者說讓“環境保護”本身成為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去影響千秋萬代,護佑“地球媽媽”永遠年輕!

如何讓“環保”變得可持續,而不至於淪為空洞口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